运输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分析报告院(部)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专业物流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运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分析报告院(部)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专业物流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12 月12 日至12 月17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2011 年12 月9 日摘要道路货物运输是道路运输业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连接不同经济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道路货运行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道路货运行业仍然存在诸如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低、运载工具结构不合理、运输组织化程度低、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发挥等结构性失衡问题。
从我国目前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和实际的经营效果来看,许多物流企业,特别是参与物流运输的公路运输企业的收益都很低,其中,物流运输过程中严重的汽车空驶现象无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某市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表,计算出车辆效率运用指标,根据具体的指标值,找出并研究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货运企业车辆利用率空驶运力改善目录1绪论 (1)1.1道路货运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1.1货运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1.2车辆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2道路货运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 实证分析研究 (4)2.1车辆运用指标效率的计算 (5)2.2汽车运输生产率分析 (8)2.2.1各使用因素的影响特性分析 (8)2.2.2各使用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9)2.3改善措施 (9)3 基于运力均衡的运力结构优化配置方法 (11)3.1区域运力结构均衡的思路 (12)3.1.1运力均衡的含义 (12)3.1.2区域运力结构均衡的计算步骤 (12)4结论 (14)5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的建议 (15)参考文献 (16)1绪论1.1 道路货运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1货运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道路货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货运总量中占绝对优势近几年,我国全社会道路货运量和周转量稳步增加。
2010年,全国道路货物运输完成货运量242.5亿吨,同比增长14.0%;完成货运周转量43005.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6%。
道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占五种运输方式货运总量和总周转量75.8%和31.3%。
由此可以看出,道路货运在全社会货物运输中占重要的地位。
2001年至2010年我国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占总货运量和总周转量的比例如表1.1所示表1.1 2001-2010年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占总货运量和总周转量的比例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图1.1 2010年公路货运量与其他四种运输方式货运量的比例关系(2) 道路货运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截止2009年年底,我国道路货运经营业户622,1万户,同比增长了14.7%。
其中货运经营企业64.6万户,占10.4%:个体经营业户557.5万户,占89.6%。
根据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界定经营范围划分,截止2009年年底,普通货运经营业户503.1万户,专用货运经营业户3.8万户,大件货运经营业户3252户,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业户8842户。
由以数据可看出,我国道路货运经营业户数量逐年增多,但是货运经营业户的自身货运供给能力不足,货运市场的集中度较低。
从道路货运市场来看,目前我国道路货运企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由“多、小、散、乱”来形容。
市场大、中、小型企业比例不合理,运输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利益的驱动是个体户进入运输市场的根本原因,道路运输属于投入少、周期短、风险大而见效快的行业,由于市场进入壁垒较低,因此市场经营主体很多;其次,从事道路货运的固定成本和其它运输方式相比投资数额和在所有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国家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无论单位、个人、国有或民营都可以购车参与运输。
(3) 主要问题从道路货运企业自身发展来看,企业服务水平没有达到质的飞跃,企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如经营方式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手段落后,科技支撑力不足,服务质量低等。
1.1.2车辆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车辆以中小型的普通货车为主截止2009年年底,全国公路载货汽车有906.6万辆,同比增加 19.1%。
按照经营范围划分,普通货车859.3万辆,占总数的94.8%;专用货车473万辆,占总数的5.2%。
按照标一记吨位划分,大型车287.1万辆,中型车 91.2万辆,小型车528.3万辆。
按照车型结构划分,栏板货车704.5万辆,厢式货车173.2万辆,集装箱车10.7万辆,罐车18.2万辆。
表1.2描述了2009年我国道路货运车辆结构情况。
由表1.2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型(包括重型)、中型、小型和专用营运货车的结构比例不合理,小型车所占比例很大,专用货车比例小。
国外经验表明,重型卡车具有低运营成本、低油耗和高效率的特点,有利于公路货运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因此,车辆的大型化发展是我国货运车辆发展的一种趋势。
目前欧美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车辆结构的构成比例分别是30%、40%、30%。
虽然近几年我国大型货车、节能型车辆发展较快,但从总体上看,小吨位车辆仍占货车总数的50%以上,各种车型的比例结构不合理。
(2) 我国道路货运车辆标准化程度低标准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就不可能进入现代化。
我国货运车辆种类多,技术等级低,相关参数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新换代缓慢,很难实现甩挂运输等高水平的运输组织方式。
(3) 公路货运汽车平均运距低公路设施不完善,加之车辆吨位较小,我国的公路货运汽车平均运距较低。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公路总货运量和周转量不断上升,货物运输的距离也在增加。
2001一2009年公路货运平均运距如表1.3所示。
从表中数值可以看出,2007年以后,我国道路货运平均运距增长较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通常是 3O0km左右的平均运距差距依然很大。
大吨位、大功率重卡是货运企业进行高效运输的必要选择。
表1.3 2001一2009年公路货运平均运距单位:公里1.2 道路货运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货运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滞后,货运场站实施设备等级偏低,数量少,规模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
从道路货运场站的规划、融资、建设、营运等过程来看,货运站场效益的发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货运场站的规划和建设要有一个适度的超前性,否则,货运场站就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道路货运通道基本形成我国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骨架网为主的快速货运通道、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的便捷货运通道、以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为主的配送货运通道。
截止到2009年年底,全国公路里程达386万公里,路网密度达40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到2010年年底,全国公路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万公里。
(2) 道路货运运输场站得到改善到2009年年底,全国已建成道路货运场站3432个,其中一级货运站246个,二级货运站320个,三级货运站912个,四级货运站1954个,货运站年平均日换算货物吞吐量逐年大幅度增加。
2 实证分析研究根据表2.1中给出的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指标计算车辆运用效率指标(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平均车日行程等)及车辆生产率,根据计算出的指标对该市运输业的发展提出改善措施。
2.1 车辆运用指标效率的计算 (1) 完好率 完好率是指统计期内企业营运车辆的完好车日与总车日的百分比。
是一种车辆技术管理指标,表示车辆的技术完好状况和维修工作水平。
(2—1)%03.87%10014821491289939%100=⨯=⨯=U U a a α(2) 工作率 工作率是指统计期内工作车日与总车日的百分比,反映企业总车日的实际利用程度,故又称工作车率或出车率。
%100%100⨯--=⨯=U U U U U U wn d d α (2—2)%53.68%10014821491015774%100=⨯=⨯=U U d d αaα%100%100⨯-=⨯=UU U U U n a aαdα平均车日行程是指统计期内,全部营运车辆平均每个工作车日内行驶的里程, 是以车日作为时间单位计算的综合性速度指标,计量单位为km 。
平均车日行程指标是一个反映营运车辆在时间和速度两方面利用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2—3) 式中 L ——车辆在统计期工作车日内的总行程(km );)km (53.1001015774101933313d ===d U L L(4) 里程利用率β里程利用率(β),是指统计期内车辆的重车行程与总行程的百分比,用以表示车辆总行程的有效利用程度。
计算公式为(2—4) 式中 L —统计期内车辆总行程(km ); —统计期内车辆的重车行程(km ); —统计期内车辆的空车行程(km )。
%05.57%10010193331358148315%100=⨯=⨯=L L l β(5) 吨位利用率γ是按全部营运车辆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运次,综合考察其载重能力利用程度。
可按下述公式计算:(2—5)式中 —统计期内所有营运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之和((t·km)或(人·km)); —重车行程载质量(吨位公里或客位公里)。
(6) 实载率ε实载率又称载质(客)量利用率,是按全部营运车辆一定时期内的总行程计算的载重能力利用指标,是指汽车实际完成的周转量占其总行程载质(客)量的百分比,用以反映总行程载质(客)量的利用程度。
实载率的计算公式如下:ddd U LL =%100%100⨯+=⨯=vl ll L L L L L βl L v L %100)()(%10000⨯∑∑=⨯∑∑=l l L q qL P PγP ∑0P ∑(2—6)%53.56%10059.15781629.89209%100'=⨯=⨯=∑∑P P ε(7)车辆运输生产率汽车运输生产率是汽车运输企业反映营运车辆运用效率的综合指标,通常用单车期产量、车吨(客)位期产量和车公里产量表示。
单车期产量是指统计期单位时间内平均每辆车完成的货物(旅客)周转量,它反映汽车单车运用的综合效率;车吨位期产量是指统计期单位时间内平均每个吨位所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它反映汽车每个吨位的综合运用指标:车公里产量是指统计期内车辆平均每行驶1km 所完成的货物周转量。
1)单车期产量指标单车期产量:按周转量和平均营运车数计算,计算公式(2—7)式中 A — 平均营运车数(辆),是指统计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营运车辆数,可按下式计算: (2—8)平均营运车数7.40603651482149===D U A则单车年产量kmt km t A P W pt.219689.7.4060892092900===∑2)车吨(客)位其产量指标车吨位期产量:按周转量平均总吨位计算,计算公式为(2—9)式中 N ——平均总吨(客)位(吨位或客位),是指统计期内平均每天在用营运车辆的总吨(客)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