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完成版)

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完成版)

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马璇5120209158进化思想源远流长。

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和希腊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就早已孕育了朴素的进化思想。

我国古代早期的唯物主义者管仲就提出。

水是万物本源。

《管子水地篇》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

”无独有偶,古希腊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等哲学家的著作中,也都含有一些进化思想。

众所周知.进化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期间,拉马克、达尔文等知名学者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正。

这些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在进化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最早提出系统进化论的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

他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拉马克进化理论。

他认为生命具有向上发展的必然趋向.并且强调动物意志、器官用进废退及获得性状遗传在进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代科学进化论的奠基人是英国学者达尔文,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则是科学进化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标志。

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原理,他认为进化的动力在自然界内部,并把进化的机制归结为自然的原因。

这就科学的说明了生命自然界发展的主要过程。

在过去的近一百五十年期间,较其他自然科学理论而言,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越了自身的领域,许多社会科学学科都在借鉴、使用进化概念。

随着生物进化论研究的纵深和发展,进化论还将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影响社会和科学的进步。

总结进化论对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具体影响及其得失,重新认识和审视进化学说,将其用于对科学和社会的探索及实践,有着理论创新的意义。

说到生物进化论和社会的关系,不得不说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是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演绎而来。

它是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的思想,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当中的一种社会理论学说。

其核心概念是,由于生存竞争所造成的优胜劣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中也是一种同样普遍适用的生存适用法则,并在人类的社会进化和社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达尔文进化论,是达尔文通过深入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种生存的变异过程,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科学总结得出的。

在1859年出版了体现以“自然选择”为主导思想的《物种起源》一书。

而后来《自然选择》的进化论思想,被斯宾塞定义的《适者生存》的理论在社会的理论发展中所取代。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创立者赫伯特•斯宾塞把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上,特别是在教育学与不同的阶级斗争方面。

斯宾塞远比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时期的观点更有依赖性。

他认为无论是对于物质、自然的世界,还是人类社会,同质性都是无条理的,不稳定的。

保守主义思想家萨姆纳认为生存竞争是社会生活的核心特征,如果有人在路上倒下,这不应该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但我们的社会道德伦理要求的是关心弱势群体,救死扶伤的一种人道主义的救助美德。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错误之处就是,将达尔文的一般意义上的动物之间的进化思想移植到社会当中,在社会中广为使用,是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理论的一种误读。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表明了“人是道德的生物",人类社会的进化是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生物进化。

社会达尔主义的滥用,给社会带来了更深程度的负面影响,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后果,影响了社会正常的进步与发展。

使得社会处于混乱的竞争之中,带来了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及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奴役与掠夺恶果。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西方的影响,导致了早期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的压榨行为,并向全球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为后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达尔文指出“野蛮种族的灭绝,犹如南美洲的土生原始马被西班牙马取代一样"。

这表明了,达尔文的理论也有许多错误的地方,但后来被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误用。

皮尔逊在《社会主义和自然选择》中也曾引用过达尔文的理论:“通过自然选择使社会主义和进化结合似乎是多么愚蠢的观念。

"在政治方面,出现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军事化实力的竞争,以及对殖民地国家的疯狂掠夺。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导致了早期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的压榨行为。

近代社会,由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的生存斗争依然明显。

比如对非洲和亚洲的民族争夺,为贸易路线的所有权、阶级产品的价格、夺取资源与市场,实际上都运用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定律。

但现实社会中的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及人道主义所描述的个人、文明社会和野蛮社会的不断斗争,表征的也是最适者幸存的原理所表明的适者生存定律。

把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的理论观点直接引入社会,把生存竞争作为社会发展的定律,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差异做出了错误的定位,进而给社会造成了许多危害的一系列事件,都说明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反社会、反人性、反科学的反动理论学说。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和后果诸如:种族主义、种族性别歧视、战争、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等要给予深刻的批判。

同时,又要看到社会达尔文主义某些有价值的东西诸如:透过对达尔文主义思想的最令人不满的、时而恐怖的应用、返回到接近达尔文本人出发点的地方,来探究达尔文关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原初信条与涵义。

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与生物界的历史渊源关系,但同时又以“进化树”形象图景强化了这样一种哲学意识:自然界向人生成,人类是高居于整个生物进化系统顶级的“万物之灵”,自然界演化的历史目的是人过去的进150年,恰是科学技术以空前速度和规模突飞猛进的时期,是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扩张的时期,是人类利用技术力量空前开发自然资源、人为打乱了自然界自发的生态平衡和生态节律、加剧全球气候灾变和大气水域污染的时期,是生物界的物种、亚种、变种以平均每天消亡约100种的速度大量加速灭绝的时期。

这种生态悲剧是达尔文写《物种起源》时难以预料的。

因此,我们不能不对现代技术进步观作深刻反思。

1、反思现代技术改变人与环境之间适应关系的危机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全名是《通过自然选择或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

竞争、变异、适应、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原理的核心概念。

生物界的物种是依靠基因突变、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异、行为的调整来适应环境的变迁和挑战,从而发生进化的。

而人类则主要依靠自己发明的技术延伸身体的器官,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体外的器官——技术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迁和挑战,实现文明的进化。

从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哲学观点看,这种技术进化、知识进化就必然意味着进步。

但从《物种起源》发表以来150年间全球生态环境看,技术进化、知识进化并不必然意味着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它带来了自然环境退化和衰败、逆反自然进化、逆反生物进化的危机。

这种危机就在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基本满足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造就了无限扩展的人工环境(亦可称人工自然、人化自然),使自然环境不断适应人类的种种“发展”的需要和无节制的欲望。

现代技术进步改变了达尔文进化论中有机体适应环境而生存(适者生存)的逻辑,而是创造了让自然环境适应特殊物种——人类需要而存在(为人而存)的逻辑;改变了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物竞天择)的逻辑,创造了人类选择(物由人择)的逻辑。

在这种万物为人而存在的人择逻辑支配下,使得技术进步成为人们追逐经济利益和满足物质财富占有欲的手段,由此导致了反自然进化规律、生态环境急剧退化的灾难性后果。

人类为维持今天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和“进步”水平所消耗的地球资源,所改变的生态环境,远远胜过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物种,以至于人类面临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短命的高级物种的危险。

难道我们不该停止一下盲目崇尚“进步”的狂热,冷静地按照自然界进化逻辑,深刻反省近150年来的技术进步的价值标准、价值观念出了哪些问题?2、反思现代技术进步带来人类自然体质、体能退化的危机现代技术进步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够更多地享用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技术提供的便利、速度、效率、舒适和愉悦。

现代化的生活越来越多地依赖人造环境和技术装备。

这导致了人们越来越与自然疏离和隔绝,体力活动的机会愈加减少,人依靠自身体质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应对自然选择压力的能力在衰退,人越来越依靠发展技术手段、技术产品和技术系统来应对自然选择压力。

技术进步虽然不断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机会从事智力劳动,但不断更新的知识、快速变革的技术,以及由此带来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给人们的心理造成猛烈冲击,形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技术进步创造的人工环境和时间节奏,使现代社会生活急速改变了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节律相同步的生活规律,急速改变了人类在漫长农业文明社会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和季节性劳作与休闲的生活节律,引起了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紊乱和不适。

技术进步本来可以使人们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但以竞争为动力的技术进步,却使人们为学习、适应不断创新的技术而牺牲更多的休闲时间,为有经济能力消费和享用新技术成果而忙碌挣钱。

在心血系统疾病、癌症、精神障碍等疾病增多的技术文明社会,我们难道不应回到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与自然形成的亲密接触、节律同步的关系,来反思现代技术进步的悖论吗?3、从达尔文进化论反思社会进步观1898年,《物种起源》问世将近40年时,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

这年,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中国早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出版了他根据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编译的《天演论》。

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认为,自然界中生物物种之间弱肉强食、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不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人类有“善相感通”的本性高于动物天性,生物进化论不能移用于社会伦理学。

然而,在当时中国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亡国灭种的严峻形势下,严复为了唤醒国人救亡图存、救国保种、自强自存的意识,认为生物进化论关于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也适用于人类种族和社会。

《天演论》在中国出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科学意义,具有强烈的社会历史观意义、社会革命意义。

从此,变革、斗争、竞存、自强、自立,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关于社会“进步”的核心概念。

虽然国内学术界长期批判过用“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生物学规律来解释社会历史进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但在近二十年来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效率和发展而提倡竞争,企业之间、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竞争淘汰愈演愈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竞争、效率竞争、岗位竞争等一切竞争中被强化起来。

事实上,过度竞争不仅会造成社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弱肉强食的反人道主义的社会风气恶化,导致社会不和谐、不安定的后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