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管说明

顶管说明

顶管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标准
1、《长兴开发区发展大道东延伸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核工业湖州工程勘察院 2010.04
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5、《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城建部分》
二、材料
1、混凝土、砌体
(1)沉井、井底板、井盖板用C30砼,井体、井底板混凝土抗渗等级S6。

(2)垫层素砼用C15,回填毛石砼用C20(毛石砼中可加不大20%毛石)。

(3)地面以下井外壁均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二道。

2、钢筋、钢材及钢筋绑扎要求
(1)各构件均采用I(φ)、II(Φ)级钢筋,埋件采用钢板和型钢为Q235钢时用E4315型焊条;钢材为不锈钢或16Mn钢时焊条用E5010型焊条。

(2)钢筋锚固长度:受拉区35d(C30砼),钢筋直径d>25时再增加5d;受压区为15d。

(3)钢筋搭接长度:除焊接注明尺寸外,其余搭接长度为:受拉区1.2La,受压区0.85La。

(C25:La=35d)。

(4)绑扎钢筋接头应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面积不得大于总面积:受拉区为25%,受压区为50%;正弯矩钢筋搭在支座,负弯矩钢筋搭在邻支座四分之一跨径外。

同一截面上的受力钢筋只能有一个接头。

(5)对于直径d>16的钢筋应采用双面焊接接头,焊接长度不小于5d,且同一截面钢筋焊接接头面积不得大于总面积的50%。

对于直径d>25的钢筋接头建议采用锥螺纹套筒连接。

(6)钢筋净保护层:除特别注明外,底板为35mm,井壁为30mm,梁、柱为25mm,现浇板厚δ>100时为15mm,δ<100时为10mm。

(7)预留洞钢筋:洞口直径≤200时,钢筋应绕洞而过,不得截断。

洞口直径≥200,则
应将被截断筋弯成直角后与洞口加固筋焊接。

(8)浇筑各构件前应根据相应的工艺留洞要求、顶管止水预埋件位置与规格,仔细地对照确认无漏、缺、碰、错情况下再浇砼。

(9)管外壁与井的预留洞孔间隙,接收顶管时用油麻、双组份聚胺脂嵌缝各1/3,两端用C30细石砼封口深100mm;其他洞口用油麻、双组份聚胺脂嵌缝各1/3,两端用自应力水泥封口深50mm。

三、接缝和二次浇筑施工要求
1、井壁竖向二次浇筑建议设凸缝,二次浇筑构件接缝处理要求:旧砼凿毛,剔除松动砼,
清除干净并保持潮湿,浇筑新砼前先铺20mm厚同标号的水泥砂浆。

2、沉井下沉时的井壁砼强度需达到70%,刃脚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

所有砼《沥青路
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必须严格捣实,并应有良好的级配,要保证砼的密实性、不透水性并需加强养护。

3、如冬季施工或施工工期紧张,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添加剂,但必须保
证结构设计强度要求。

4、在沉井沉至设计标高后,必须将沉井稳定住,不得超沉,在确保不再下沉情况下才能浇
筑底板。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应按先下后上,先深后浅顺序。

在施工深埋或开挖基坑(槽)时,应注意对邻近建
筑物土体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对已建构筑物产生不能安全使用等危害的隐患,并根据不同地基情况,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

2、沉井采用不排水下沉、水下毛石砼封底。

预留洞用砖砌体或其它办法封堵。

3、井内的土体应对称均匀开挖使其下沉,刃脚部位挖土不宜过深。

连续挖土下沉,中途不
宜过长停歇,挖土高差不宜过大。

弃土应及时外运,避免对沉井下沉与受力影响。

4、当沉井接近设计标高时,应注意加强观测自沉速率,根据实测情况预留自沉高度。

当下
沉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有效的阻沉措施,确保沉井不发生超沉。

5、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加强沉降和位移观测,及时作必要调整以防止倾斜和超沉。

6、制作沉井前,地基必须有足够承载力(衬垫层应做好)。

以防止沉井砼浇筑过程中发生不
均匀沉陷而造成井体开裂和沉井倾斜。

施工前应根据各实际地段的地质情况精心作好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注意作好施工排水措施。

7、工作井允许顶力为1500KN,但施工单位应根据顶管的覆土厚度、管材强度、顶进距离、
管壁摩阻力等综合因素确定设备与顶力,防止顶力过大产生管材爆裂。

应根据机具、注浆减磨效果酌情增设中继间。

8、顶进施工期间及顶板覆土前,各施工段必须根据沉井自重控制地下水位标高,防止沉井
漂浮事故。

9、穿越河浜段与民宅区域,应考虑下列情况对沉井、顶管施工的影响并应注意,采取措施:
(1)顶管段上部覆土厚度均匀性。

(2)河浜为近年疏通河道,各河床截面在顶管施工前应重新实测,确保顶管覆土厚度。

(3)顶进范围土层内及邻近是否有已建的公用地下(或军用)管线、废弃井坑等。

(4)注意有些沉井距桥墩基础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具体措施届时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施工现场汇商决定。

(5)顶管位于软、硬夹层土范围,土质物理、力学指标差别大,注意顶力控制、测量纠偏等措施。

10、如施工时发现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不符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
监理单位联系,以便作出相应的处理。

11、其它施工要求应按照国家《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要求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