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数字的文化、文学常识教学内容

带数字的文化、文学常识教学内容

带数字的文化、文学常识带数字的文化、文学常识古今中外,有很多的文化、文学常识,人们爱将其中有着某些共同特征的人和事集中在一起,冠之以数字,易于记忆,易于流传。

因而,也就有了所谓的带数字的文化、文学常识。

下面,我们将其中最为重要的提供给积极备考的同学们。

称谓中带“二”带“三”的指的是《诗经》中“国风”部分里的《周南》和《召南》。

指的是《诗经》中“雅”里的“大雅”和“小雅”(也叫“大小雅”)。

指的是西晋文学家陆机与他的弟弟陆云。

补充内容如下:陆机曾写过著名的《文赋》。

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有:“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前人有诗曰“文章西汉两司马”,于是有了“两司马”的说法。

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和文学家司马相如。

补充内容如下:①司马相如曾写过著名的《上林赋》和《子虚赋》。

②在《子虚赋》里司马相如塑造了两个形象,即“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

成语“子虚乌有”就出自他的《子虚赋》。

“三言”,指的是明朝冯梦龙编著的三本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它们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指的是明朝的凌蒙初写的两本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它们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补充内容如下:①教材中的《灌园叟晚逢仙女》就出自“三言”。

②《喻世明言》又叫《古今小说》。

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出自“三言”。

如《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即,曹氏父子三人,曹操、曹植、曹丕。

即,班氏父子三人,班彪、班固、班昭。

补充内容如下:班超,也属于班氏父子中人,但为什么不算在“三班”之列,因为他没有参加《汉书》的写作。

班超在历史上的贡献是“投笔从戎,建功西域”。

指的是杜甫的六首诗。

“三吏”是《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补充内容如下:①“三吏”、“三别”都属于古体诗。

③它们又都属于叙事诗。

④它们也都属于五言古体诗。

指的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几庇得斯。

中外有许多作家写出过“三步曲”,最著名的有下列作品:1、“自传体”三部曲作者为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三部曲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分别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三部曲也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分别为《两姊妹》、《阴暗的早晨》、《一九一八年》。

3、《蚀》三部曲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三部曲是由三部中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幻灭》、《动摇》、《追求》。

4、“农村”三部曲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三部曲是由三部短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春蚕》、《秋收》、《残冬》。

5、“激流”三部曲作者为中国现代作家巴金,三部曲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家》、《春》、《秋》。

6、“爱情”三部曲作者为中国现代作家巴金,三部曲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雾》、《雨》、《电》。

7、《欲望》三部曲作者为美国作家德莱塞,三部曲是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它们是《巨人》、《金融家》、《斯多噶》。

称谓中带“四”的指的是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还得补充几句话。

①所谓“二十四史”指的是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②“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史记》,而最后一部是很容易被说成是《清史》的,其实不是;最后一部是《明史》。

即便说到“二十五史”,那最后一部也不是《清史》,而是《新元史》。

只有在“二十六史”的说法中,那最后一部才是《清史》。

③《资治通鉴》不算在“二十四史”之列的原因是它属于“编年体史书”。

④《史记》的作者是人所共知的,是西汉的司马迁,而《汉书》的作者却很容易被简单地说成是班固。

其实,《汉书》的作者,准确地说,应是“三班一马”,即班氏父子三人:班彪、班固、班昭,还有一个外姓人叫马续。

《后汉书》的作者也是极容易出错的。

张嘴就来“范晔”,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

因为在南朝私家可以写史,所以,有很多人为后汉写过历史,包括范晔。

后人将众多书中写得最优秀的两本合在了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后汉书》。

那两位史学家,一个是范晔,另一个是南朝司马彪。

《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

⑤还必须指出一点,在历史进程中,后汉早于三国,而《后汉书》与《三国志》这两本史书的成书时间却相反。

《三国志》的成书时间是西晋,《后汉书》的成书时间却是晚于它的南朝宋代。

所谓“四书”,指的是下列四本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需要再补充几句。

①《大学》、《中庸》本不是两本独立的书,而是《礼记》中的两篇。

②第一个提出“四书”这一说法的是宋朝的理学家朱熹。

是他首先从《礼记》中将《大学》、《中庸》抽取出来,然后与《论语》、《孟子》合刻在了一起,于是有了“四书”的说法。

③《论语》与《孟子》两本书的性质与作者。

记住:孔子并没有参加《论语》的写作。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弟子们言行的书;属于“语录体”著作。

《孟子》一书也属于“语录体”著作;是孟子与他的弟子万章之徒合写的。

指的是初唐的四位有着杰出贡献的诗人,简称为“王、杨、卢、骆”。

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相传是因为杜甫写过一首诗,题目为《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于是有了“初唐四杰”的说法。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凡一代存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皆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在这句话中的“元之曲”,指的就是繁荣于元朝的文学样式。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类。

“元曲四大家”说的是在杂剧创作上有着巨大成就的四位剧作家,他们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还需要补充几句话。

①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六十余种,多已散失,现仅存十五六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列篇目:《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全名为《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拜月亭》(《闺怨佳人拜月亭》)等。

②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全名为《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荐福碑》(全名为《半夜雷轰荐福碑》)等。

③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全名为《迷青琐倩女离魂》)。

④白朴的代表作是《梧桐雨》(全名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墙头马上》(全名为《裴少俊墙头马上》)。

⑤更应强调一下的是元代的杂剧家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也许有人会问:“王实甫的成就不是很高吗?为什么不算在“元曲四大家”里?”原因很简单,因为王实甫是需要另提别论的。

他在杂剧的创作上,论成就远在“四大家”之上,尤其在杂剧的结构上(传统的杂剧结构一般是四折加一个楔子,而《西厢记》,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的重大突破,对后世戏曲文学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四位公子。

他们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指的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四部悲剧作品,它们是《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也有人说是《柔密欧与朱丽叶》)。

应该补充几句。

①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戏剧作品三十七部。

这些作品可以分为三类:喜剧、悲剧和历史剧。

②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的代表作中,下列篇目最为重要:《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驯悍记》、《第十二夜》、《捕风捉影》等。

③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代表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亨利四世》、《理查三世》。

指的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法国作家莫泊桑、美国作家欧·亨利和我国清代作家蒲松龄。

再补充几点建议。

①契诃夫一生写作短篇小说300余篇,我们在中学学过的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②契诃夫还创作过多部戏剧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

③《变色龙》中的主人公叫奥楚蔑洛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叫别理科夫。

④莫泊桑一生写作短篇小说也在300篇以上,我们在中学学过的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⑤莫泊桑还创作过六部长篇小说,它们是《温泉》、《一生》、《漂亮朋友》(也译为《俊友》)、《我们的心》、《如死一般强》、《比埃尔和让》。

⑥欧·亨利在一生中创作了近300篇短篇小说,著名的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四百万》、《两快面包》等。

⑦蒲松龄在一生中创作了800余篇文言短篇小说,全部收集在《聊斋志异》中。

据说,一场战火平息后,他在当时埋书稿的地方只挖出了其中的一箱,所以,现在我们读到的《聊斋志异》中只剩下了405篇。

⑧《聊斋志异》中最优秀的作品有《促织》、《画皮》、《陆判》、《席方平》、《青凤》、《狼》、《劳山道士》、《聂小倩》、《婴宁》等。

指的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他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的葛朗台、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法国十八世纪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在他的讽刺喜剧《悭吝人》中塑造的阿·巴公、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灵》中塑造的泼留希金。

再补充几点意见。

①《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人公是“欧也妮”,但小说中写的最成功,的形象却是老葛朗台的形象。

老葛朗台是一个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暴发户的典型。

②《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作品中所写的“威尼斯商人”并不是夏洛克,而是安东尼奥——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的人文主义者。

③莫里哀的喜剧代表作除了《悭吝人》之外,还有《伪君子》、《太太学堂》、《丈夫学堂》等。

④《伪君子》是莫里哀的著名讽刺喜剧,在这部作品中他塑造了一个伪善的典型形象——答尔丢夫。

“答尔丢夫”已经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

⑤《死魂灵》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叫乞乞科夫的投机商人,到五个农奴主那里去买死去却没有到沙皇政府注销户口的农奴的“魂灵”,然后到沙皇政府去领取救济金的故事。

泼留希金是其中的一个庄园主。

他是一个农奴制走向没落时期的吝啬鬼典型。

在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曾把下列四部诞生于晚清的小说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于是有了这一说法。

它们是:刘鹗的《老残游记》、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

补充意见如下:①刘鹗又叫“洪都百练生”。

教材中节选了《老残游记》中的一回,命名为《明湖居听书》。

②李宝嘉又名“李伯元”。

教材中也节选了其中一回,命名为《制台见洋人》。

③吴趼人又叫“吴沃尧”。

指的是我国明朝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的四部传奇剧。

它们是:《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

补充下列内容:①《牡丹亭》全名为《牡丹亭还魂记》。

句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为柳梦梅和杜丽娘。

②“临川四梦”又称为“玉茗堂四梦”。

③“玉茗堂”是汤显祖的书房。

除了上述四部戏剧作品外,汤显祖还有一部著名的剧作《紫箫记》,与上述作品合在一起,被收入在《玉茗堂集》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