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发动机拆装评分标准(裁判赛场用yu)

2017发动机拆装评分标准(裁判赛场用yu)


2
选择专用工具拆卸指定的某一汽缸全部 选择大赛提供的三套气门弹簧拆装工具中的其中一 进排气门 套。准备拆装某一指定气缸的进排气门组
2
四、拆卸指定的 使用专用工具释放松开汽门座圈 某一汽缸的全部 进排气门组(小 计10分) 拆卸该气缸的全部进排气门组件
按照手册要求使用专用释放工具,用橡胶锤短暂敲 击气门座圈,松开该气缸所有气门座圈。 佩戴护目镜(含眼镜)。正确使用汽门拆装专用工 具拆卸该气缸的全部进排气门组,并按照规定位置 在零部件板上摆放。 调整专用工具并逐一拆下全部四个气门油封 气门座部位(锥面)点蚀 气门余量厚度检查 气门杆弯曲 气门杆点蚀或严重磨损 气门锁片槽磨损 气门杆顶端磨损 清洁与记录
3
项目
作业流程
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
分值
扣分说明(每栏内扣分值不能超过左侧分值) □未清洁润滑排气凸轮轴承座扣1分 □未吹排气轴承盖螺栓孔扣1分 □ 未预紧排气凸轮轴承盖螺栓(至少一次)扣1分 □ 未按装配顺序上紧螺栓扣3分 □ 未按装配顺序上紧螺栓扣0.5分 □未分两次上紧到规定扭力扣0.5分 □未检查确认凸轮轴轴承盖标记扣1分 □进排气凸轮轴错位或轴承盖标记错误 扣该项否决分8分 每漏一项扣1分 □始终没有打开维修手册扣3分 □打开手册后没再查过扣2分 □打开手册后只查过一次扣1分 □打开手册后查过两次以上不扣分 □ 工具跌落一次 扣2分 □ 零件跌落或丢失损坏 一个扣2分 □未带护目镜或眼镜拆装进排气门锁片扣2分
3
□ 未按1/2至1转的增量(分2~3次)松开螺栓扣1.5分 □ 未按照拆卸顺序松开螺栓扣1.5分 □ 未使用磁铁棒专用工具拆下挺柱扣1分 □ 未按照规定位置放置挺柱扣1分 □混用气门拆装专用工具扣2分 □未按照指定的气缸进行拆卸操作(扣第四、五、七大项全 分,否决项总分10+29+7分)。 □ 专用工具选择错误扣1分 □未使用橡胶锤敲击气门座圈扣1分 □ 未用专用工具松开气门座圈扣2分 (否决项) □未佩戴护目镜(或眼镜)转扣安全项分 □ 未正确调整和使用气门拆装专用工具 1分 □ 未按照规定位置摆放气门组件扣1分 □ 拆卸时损坏或遗失气门锁片扣2分 □未调整拆油封专用工具扣1分 □拆卸旧油封后未妥善处置扣1分 □ 检查时没有旋转气门360度扣0.5分 □检查时没有旋转气门360度扣0.5 分 □ 检查时没有旋转气门360度扣0.5分 □ 检查时没有旋转气门360度扣0.5分 □ 检查时没有旋转气门360度扣0.5分 □ 检查时没有旋转气门360度扣0.5分 □检查前未使用吸油纸清洁气门扣1分 □未测一道记录一道扣1分
3
1 1 8 3
十一、维修手册 使用维修手册查找技术标准 使用
3
十一、安全和5S 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5S (总分6分)
- 场地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 无安全问题
6
十二、维修工单 维修记录表填写 (总分10分) 总分共100分
按要求填写,记录值准确
10
□ 参考维修记录表填写内容每错一空扣0.25分
总得分
□完成
□未完成
用时:


裁判长签字:
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上汽通用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 发动机气门机构的检查、组装和拆解评分表
选手参赛号 项目 一、维修准备 作业流程 工位号 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 分值 扣分说明(每栏内扣分值不能超过左侧分值) □ 未检查确认工具扣0.5分 □ 未检查确认量具扣0.5分 □ 未检查确认零件或辅料扣0.5分 □未检查翻转架转轮和脚固定情况0.5分 □未按照顺序松开螺栓扣0.5分 □ 未用橡胶锤敲打扣0.5分 □未检查确认凸轮轴轴承盖标记扣1分 □ 未按1/2至1转的增量(分2~3次)松开螺栓扣1.5分 □ 未按拆卸顺序松开螺栓扣1.5分 裁判 扣分 扣分说明
扣分
扣分说明
清洁并润滑排气凸轮轴承座及吹螺栓孔,将排气凸 安装排气凸轮轴,按照装配顺序紧固排 轮轴放置在轴承座上,装上4个排气凸轮轴轴承盖及 气凸轮轴轴承盖螺栓 螺栓,用棘轮扳手按照规定的装配顺序预紧至少1 次,然后用扭力扳手按照规定顺序拧紧到8N.m 九、安装进排气 凸轮轴(小计8 按照装配顺序装上第一道凸轮轴轴承盖 按照手册给出的顺序安装第一道轴承盖螺栓,使用 扭力扳手分两次上紧轴承盖。第一次2Nm,第二次 分) 螺栓 8Nm 检查进排气凸轮轴轴承盖标记 否决项 十、作业后整理 清洁工具工作台场地 检查确认进排气凸轮轴轴承盖标记是否正确。 裁判最终检查进排气凸轮轴轴承盖位置装配错误或 进排气凸轮轴装配错位。 清洁工作台、工量具归位、处理垃圾。 应至少查阅三次,从打开手册开始计算为第一次, 其他在结果判断和处理时;应翻阅查找例如;气门 长度检测、气门头部直径标准值等。
扣分
扣分说明
2、进排气门长度测量
使用高度尺在平台上测量
4
3、进排气门头部直径测量 五、检查测量该 气缸中指定的其 中一组(前或 4、进排气门座接触面宽度测量 后)进排气门 (总计29分) 5、进排气门锥面接触面宽度测量
使用外径千尺测量 使用钢板尺或游标卡尺对气门座圈上的红印油痕 迹进行测量
4
4
使用钢板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气门锥面上的红印油痕 迹宽度
4
2
七、装配指定的 装配该气缸气门油封 某一汽缸的全部 进排气门组 (小 计7分) 装配该气缸的全部进排气门组件 八、装配气门挺 装配润滑气门挺柱 柱
3
4
2
清洁并润滑进气凸轮轴承座及吹螺栓孔,将进气凸 九、安装进排气 安装进气凸轮轴,按照装配顺序紧固进 轮轴放置在轴承座上,装上4个进气凸轮轴轴承盖及 凸轮轴(小计8 气凸轮轴轴承盖螺栓 螺栓,用棘轮扳手按照规定的装配顺序预紧至少1 分) 次,然后用扭力扳手按照规定顺序拧紧到8N.m
确认工具、量具、零件等
检查确认工具、量具、零件或辅料
2
按照拆卸顺序松开第一道凸轮轴轴承盖 按照手册给出的顺序拆卸第一道轴承盖螺栓,用橡 螺栓 胶锤轻轻敲打松开轴承盖,拆下轴承盖。 检查进排气凸轮轴轴承盖标记 检查确认进排气凸轮轴轴承盖标记是否正确。
1 1 3
二、拆卸凸轮轴 按照拆卸顺序松开排气凸轮轴轴承盖螺 以1/2至1转的增量按照拆卸顺序松开8个排气凸轮轴 及轴承盖(小计8 栓,取下排气凸轮轴,放置到工作台托架 轴承盖螺栓,取下排气凸轮轴承盖及螺栓和排气凸轮 分) 上 轴摆放到工作台上。 按照拆卸顺序松开进气凸轮轴轴承盖螺 以1/2至1转的增量按照拆卸顺序松开8个进气凸轮轴 栓,取下进气凸轮轴,放置在工作台托 轴承盖螺栓取下进气凸轮轴承盖及螺栓和进气凸轮 架上 轴摆放到工作台上。 三、拆卸气门挺 拆卸气门挺柱 柱 使用专用磁铁棒逐一拆下进排气门挺柱,并在零部 件板上按照规定位置摆放。
2
4
取下该气缸全部气门油封
2 0.5 0.5 0.5 0.5 0.5 0.5 2
五、检查测量该 气缸中指定的其 1、进排气门外观检查 中一组(前或 (小计 5分) 后)进排气门 (总计29分)
项目
作业流程
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
分值
扣分说明(每栏内扣分值不能超过左侧分值) □未清洁测量平台平面扣0.5分 □未清洁高度尺底座上与平台的接触面扣0.5分 □未清洁高度尺测量端面扣0.5分 □高度尺在平台上未做校零检查扣1分 □高度尺与气门底部未全接触扣0.5分 □未锁紧卡尺固定螺丝就读数扣1分 □未使用高度尺进行测量扣4分(否决项) □ 检测前未清洁外径千分尺测量端扣1分 □外径千分尺未做校零检查扣2分 □ 检测时棘轮没有转动2~3响扣1分 □ 红印油涂抹不均匀或有颗粒状印油一次扣1分 □测量点连线与接触印痕切线不垂直一次扣1分 □ 未使用红印油测量扣2分 □ 红印油涂抹不均匀或有颗粒状印油一次扣1分 □测量点连线与接触印迹切线不垂直一次扣1分 □未使用红印油测量扣2分 □ 红印油涂抹不均匀或有颗粒状印油一次扣1分 □转动气门时没有加压力扣1分 □转动超过45度扣1分 □检查气门锥面上接触面印迹是否有中断时,没有旋转气门 360度观察完整的接触面扣1分 □红印油涂抹不均匀或接触面有颗粒状印油一次扣2分 □未仔细观察接触面上下边距离一次 扣2分 □未按要求清洁全部(有漏项)零部件扣1分 □未清洁零配件扣2分否决项 □未润滑气门油封扣1分 □装气门油封专用工具选择不当扣1分 □未使用橡胶榔头敲入气门油封扣1分 □装旧油封扣3分 否决项 □未佩戴护目镜(或眼镜)扣安全分(转5s安全项) □ 未用机油润滑气门杆端部扣2分 □ 装配时损坏或遗失气门锁片扣2分 □ 未润滑挺柱扣1分 □ 未使用磁铁棒专用工具安装挺柱扣1分 □ 气门挺柱安装位置错误扣2分(否决项) □未清洁润滑进气凸轮轴承座扣1分 □未吹进气轴承盖螺栓孔扣1分 □ 未预紧进气凸轮轴承盖螺栓(至少一次)扣1分 □ 未按装配顺序上紧螺栓扣3分
4
6、进排气门对气门座同心度检查涂抹红印油后检查印迹4
7、气门锥面上气门与气门座接触面的位 涂抹红印油后检查印迹 置检查 六、清洁零部件 清洁零配件 使用气枪或吸油纸清洁全部零配件(包括:进排气 凸轮轴、凸轮轴承盖和螺栓以及气门零件板上的全 部零件。 用机油润滑气门油封,选择合适的专用工具将四个 气门油封装入气门导管头部。 佩戴护目镜(含眼镜)。机油润滑该缸四个气门杆 端部,并插入气门导管中,正确使用汽门拆装专用 工具装配该气缸的全部进排气门组。 润滑气门挺柱外表面或座孔,用专用(磁棒)工具 逐一装入气门挺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