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教材要求,本期我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开发智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重视审美教育和加强工艺设计教育,力图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二、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

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对美术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

从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

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

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有个别学生学习美术有困难、有惰性。

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不足之处:1、学生对于活动作业的认识态度有所偏颇,对于回家进行作业的投入度不高。

学生乐于参与探究活动,但对于自己准备各类身边常见材料的投入度很低。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三、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19课,选修课2节。

其中造型·表现14节,设计应用2节,欣赏评述3节,综合探索2节,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美术学科很难像数学、英语一样分成若干个等级,总体是块状的,尽管内容从1—6年级也有递进,但很难截然分清。

有的内容在四年级出现,在六年级还会出现。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教学深浅。

因为是六年级,所以内容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没有充分的备课是上不好六年级的课的。

四、教学目标:1、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抓课前准备。

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

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几位学生,找出学习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

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部分学生,特别是部分男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6、利用欣赏、复习、直观教学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五、课题研究及措施课题:如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措施:1、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作引导,丰富想象力。

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语言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把学生带入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同身临其境般地被陶醉迷恋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着独特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2、用直观形象的教具作引导,丰富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比成人的想象力更奇特,更天真无暇更淳朴。

一旦触动学生那想象的翅膀可以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美术学科的课程标准和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能感受美、鉴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所以,在每节美术教学中都有必要提供一些直观形象有趣的教具。

3、用肢体动作和表情作引导,丰富想象力。

肢体动作和表情是无声的,但能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而且我相信每个学生对各自看到的肢体动作和表情都有着不同的诠释,这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去塑造各自心中的艺术形象。

4、用活动贯穿教学始终,丰富想象力。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做游戏。

如果能把每个教学内容编成童话并让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就会一直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国里。

明与暗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铅画纸、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

(出示课题)(二)新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总结: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四)主动参与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四、欣赏讲评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将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寻找美的踪迹第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2、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肌理的美2、合理构图3、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2、揭示课题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

(板书课题)(二)新授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

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4、欣赏图片。

学生讨论: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作业评价: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拓展:(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

(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

教学反思:泥浮雕第3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具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欣赏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2、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2、揭示“浮雕”的概念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二)新授:学习制作泥版浮雕1、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2、制作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6)塑造形象局部: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评析作业:小组互评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六、拓展: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2、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

教学反思:画扇面第4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3、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2、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3、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教具学具准备:收集各种扇子。

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2、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扇子)3、揭示课题: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

(板书课题)(二)新授: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

同学们,请将你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扇子的形状、材质、画面有什么不同。

每组选一位代表代前面来介绍。

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1)折叠扇面形(2)圆扇面形(3)鹅毛扇面形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

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纸、草编等等。

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