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3.举例分析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栖息地的概念,不同生物栖息地生物群体不同。
【教学难点】
栖息地不同,导致生物种类的差异。
课前准备
课件、不同栖息地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在地球上,种类繁多的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以及我们人类,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呢?
讲授新课
一、生物圈
与地球的体积及其大气层的厚度相比,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只是在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才有生物生存。
课件展示:如图所示就是形成生物圈的三个圈层。
可见,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做生物圈。
它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一切能够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相关链接:
岩石圈是地球表面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的一层,厚度约为60~12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