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A文】新高考政策解读之年夏季培训
【5A文】新高考政策解读之年夏季培训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2018年初)
中小学素质教育调研:
• 2005年夏,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痛陈应试教育之弊,在 当时中央主要负责同志的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多部 委牵头组织了中小学素质教育调研,其中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 会长谈松华负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调研”是一个重要内容。 • 提出: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 水平考试的功能;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行以高考为主 的多元录取机制。 • 这一目标定位在2020年。
......等共11个配套改革文件
国家层面5项重大改革任务和措施
•(一)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四)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五)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3项内容:
• (一)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 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 目成绩组成。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决定后,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先后经过了国务院常务会 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后 发布实施。
实施意见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特别是提出开展试点工作,出台了本地的改革方案,并从2014年秋季入 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其他省份则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分别于2017年至 2019年分步实施。经过近4年多的积极探索,改革平稳落地。
一、“怎么考?” 二、“怎么录?” 三、“怎么报?” 四、“怎么办?”
一、“怎么考?”
• (一)夏季高考统考科目如何考? • 一是统一高考的科目调整为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为所有 考生必考科目,保持各科目分值不变,仍为满分150分; • 二是3个统考科目不分文理,数学由文理分设改为不分文理;
新高考 新挑战 新机遇
——山东新高考政策解读
主讲人:李嘉庆 山东省教育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
定位: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综合改革,是教 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果说,1977年恢复高考,在我国国民经济 到了崩溃的边缘,经济社会百废待兴的背景下,向全社会发出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先 声,那么,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的关键时刻,启动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教育革命。
(为什么要不分文理?)
• 三是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其中听力部分有2次考 试机会,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取最高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 笔试部分有1次考试机会,安排在6月份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 取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考生的外语高考成绩由听力部分和笔试 部分考试成绩相加组成。
•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高考科目按 照文科、理科分别设置。文科考试科目: 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试 科目: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没 有开考外语科目。 • 1978年实行全国统一命题,还是按照文 理分科考试,开考外语科目,但外语成 绩仅作为录取参考,未计入总分。 • 1979年外语科目按10%,1980按30%, 1981按50%,1982按70%,到1983年, 外语成绩已按100%计入高考总成绩,之 后外语科目成绩一直保持较高权重。
• (二)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 (三)开展改革试点。选择有条件的省(市)逐步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 点。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 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 份开展高考综合改革,2018年多数省份进入,2019年宁夏、甘肃、广西 3个省份进入。
山东省考试招生改革的顶层设计
“1+1+11”的制度体系
A
B
《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实施方案》2016年3月5日印发 《山东省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2018年3月23日)
C D E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2016年5月)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6年5月) 《关于组织开展普通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2016年5月)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一是充分尊重并切实回应全社会对教育公平的高度关切,坚定保障教育公平的改革方向。(区域公 平、城乡公平、规则公平)
二是充分正视并切实解决全社会对克服“应试教育”顽疾的热切期盼,坚持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 改革方向。(文理分科、应试、能力立意)
三是充分尊重并积极响应全社会对高校招生尊重人才选拔规律的强烈呼唤,坚持有利于科学选才的 改革方向。(招生自主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
基于以上考虑,在对山东高考改革方面的探索进行详细 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山东教育发展的现状,各方理所当 然达成了共识,山东要积极争取成为上海、浙江试点后 的首批省份开展高考综合改革。 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公 平公正、科学高效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为办好人民满 意的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提供强 有力的支持,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及主要任务
• 国家层面:一个总体改革文件 •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3 日) • 四个配套改革方案 •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2014年底) •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2014年底)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2014年底)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2014年 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