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生活动的说明(200)字
学生通过了解田世国为母捐肾的故事,提出所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学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再围绕肾脏的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内部结构组成的学习,把肾脏的形态和结构及肾单位理解清楚。
学生分析观察和分析血浆、原尿及尿液的成分,计算尿液和原尿在数据的区别,提出问题,在观察动画分析原因,并理解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
学生观察尿的排出动画,说出尿的排出过程,结合生活实际及尿的排出过程的示意图来理解大脑对排尿的控制关系。
最后,学生拓展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七、教学设计的创新说明
1、改进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教学,渗透学习方法培养。
在探究活动中,
老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提出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在老师的
引导下,学会观察,帮助学生分析判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共同
解决问题。
体现了生物教学的探究式理念。
2、在教具的选择上:A 采用实物演示观察,弥补了实物和图形上区别,
加强了直观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
B 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以动态的形式摆在学生面
前,有利于解决重点和难点。
C 自制教具,对学生对肾单位的理解起
到了重要作用,为尿的形成做好了基础。
3、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知道学习生物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同时提高了学生自身的
科学素养。
八、板书设计
第七章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人体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二、尿液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尿液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