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以知识分子群体为核心的士阶层兴起并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表明他A.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B.主张发奋读书以明道救世C.提倡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D.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要有书面的正式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

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A.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扩大孝廉举主的权力D.关注选拔的公正合理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了发展B.官营手工业世界领先C.商业发展打破地区界限D.盐业专卖制度已解体4.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

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到明代城门包铁皮,并筑砖拱门。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防御体系不断升级B.火药广泛用于军事C.社会浮华之风盛行D.城市经济功能强化5.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各金银章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

这说明当时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B.中央监察制度由此建立C.中央行政效率得以提高D.封建专制皇权得到强化6.AC.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持续上升D.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渗入到农村7.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浙江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士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白天,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在各个主要街道上游行,对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那些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

”当时“剪辫”A.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B.具有明显的政治革命色彩C.破除了封建守旧的思想D.实现了生活习俗的近代化8.刘伯承致电中央军委,就某一战役提出战略方针:“蒋军重兵守徐州,其补给只一津浦线……陈(毅)、邓(小平)主力似应力求截断徐宿间铁路,隔断孙(元良)兵团会兵徐州之形势。

”该军事行动为A.徐州会战B.平津战役C.挺进大别山D.淮海战役9.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

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

”这一讲话的重点是A.丰富“一国两制”的内涵B.设定香港自治底线C.肯定“港人治港”的方针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10.钱学森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过。

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据此可知,钱学森认为“两弹”研究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B.计划经济资源整合能力强C.工业化建设的成效显著D.“科教兴国”战略正确指导11.1950、1953、1958版中国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75版为中法英文对照。

这两个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修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到2005年我国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有80%是因私护照。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法英文对照的出现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结果B.修改的内容是为了方便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C.护照演变反映了我国外交事业随国内外形势而调整D.因私护照的增多推动我国外交向全方位的方向发展12.有学者提出:(雅典)“民主制度往往可能是低效率的,有时还可能是腐败性的,但它能把人民和政府以其他制度所没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该学者认为A.公民人人参政导致了政府的低效B.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腐败的根源C.雅典政治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D.民主制度提升了城邦至上的观点13.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

而佛教、伊斯兰教等古老的宗教伦理精神却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上述材料体现了A.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是宗教改革的本质所在B.只有合理安排伦理生活才能发展起资本主义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天主教会影响深刻D.新教伦理精神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精神动力14.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收益与经营管理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风险中解放出来。

这促使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敢于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殖民的事业中去。

东印度公司这种管理模式A.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B.成为后世垄断组织的最早起源C.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 D.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主导力量1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这从侧面表明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正逐步完善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和平斗争得到各国工人一致赞同16.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

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A.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 B.促使了民主思想的形成C.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D.掩盖了殖民扩张的罪恶17.“美国二战后的巨额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外清偿力不足,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而该政策正是要通过增强西欧的出口能力使之获得美元,从而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能力。

”材料所述的美国政策A.揭开了美、苏冷战对峙的序幕B.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C.使整个欧洲纳入美国势力范围D.客观上推动了欧洲的分裂对峙1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

为此,这些国家A.发展“新经济”的形态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D.推行企业公平经营章程19.右面是一幅关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的漫画。

其主要寓意可能是A.减少贸易壁垒,以便优势互补B.通过论坛磋商,融合矛盾分歧C.打破地域障碍,加强制度建设D.扩展合作领域,提升整体实力20.安德烈耶夫认为:“他是优越的浪漫主义者、伟大的天才,他或许是整个文学界的第一个无产阶级义士——他上上下下地滚动着现实主义的西西弗斯之石……他用自己的浪漫主义的伪现实主义制约生活。

”“他”的代表作品是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2分、 23题13分,第24题12分、 25题10分,共60分。

21.(13分)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威廉签署了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

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

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并正式命名为《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材料二《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

首先,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等,这有利于立法者时刻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维护其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权利宣言》所体现的基本理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5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特点及主要方式。

结合《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简述美国约束立法机关的主要措施。

(6分)▲ ▲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两部《权利法案》对世界各国实践依法治国的影响。

(2分)▲ ▲ ▲22.(12分)我们的“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其范围大于学术文化,包括了一切的传统文化与形式。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国学热的发生和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晚清到辛亥革命,以章太炎为代表,提出了“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著名口号,倡导保存、捍卫国学。

第二阶段是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国学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特别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关注的是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文化价值来发展现代中国的文化。

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北大、燕京等大学纷纷设立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是这一阶段的代表,国学研究不是关起门来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东方学研究连接在一起。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材料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

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

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

目前的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国学热发展变化的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阶段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 ▲(2)根据材料一、二,从兴起原因和推动力量的角度概括近代、现代国学热兴起的不同之处。

并谈谈你对现代国学热兴起的认识。

(6分)▲ ▲ ▲23.(13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

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

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

——摘自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材料二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