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冷凝汽器的主要防冻措施

空冷凝汽器的主要防冻措施

空冷凝汽器的主要防冻措施1)设置逆流式空冷凝汽器,防止凝结水在空冷凝汽器下部出现过冷进而冻结的可能性,另外可使空气和不凝结气体比较顺畅地排出,不致形成“死区”变成冷点使凝结水冻结而冻裂翅片管。

2)设置挡风墙,挡风墙高度从空冷凝汽器平台到管束入口水平蒸汽分配管的标高。

3)加强系统监控,在每个散热单元中每一组凝结水出口、每个散热单元进汽口、凝结水出水管以及在逆流散热器风出口处分别设温度、压力、流量等测点,在冬季寒冷期,系统运行必须为自动控制。

在冬季运行中如出现异常,控制系统将发出指令,调整运行,同时发出警报,提请运行人员注意。

4)考虑到现场冬季寒冷的情况(极端最低气温-32.8℃),选取较短的管束,为9.25 米,大大降低了结冻的风险(府谷电厂与我厂空冷凝汽器基本一致,其管束为9.5米)。

5)定期进行做真空严密性试验,确保机组泄漏量低于100 Pa/m,此值越低越有利于防冻和空冷性能(SPX标准为30Pa/m)。

否则,大量泄漏冷空气存于管束内无法被抽真空系统抽出,导致蒸汽过冷凝,甚至于冻结。

故需定期进行做真空严密性试验以确保空冷冬季的安全稳定运行。

6)考虑冬季工况最小防冻流量的要求,在蒸汽参数未达到要求前,不向空冷凝汽器排汽。

禁止长时间向空冷排小流量蒸汽。

7)将空冷置于自动运行方式,确保顺流防冻保护、逆流防冻保护以及回暖加热循环一直处在正常投用状态。

确保先启逆流单元风机,后启顺流单元风机,停运时的操作反之,并时刻保持逆流风机转速高于或等于顺流风机的转速,以确保蒸汽、凝结水自然流动畅通,防止形成汽阻。

冬季运行,将背压设定值提高,以保证较高的蒸汽温度,不易于冻结。

9)注意抽真空管道及冷凝水管道温度的过冷度,正常情况下冷凝水比排汽温度约低2~3℃,抽真空温度比排气温度低5~10℃。

10)ACC系统中蒸汽隔离阀、凝结水管道、抽空气管道、热工仪表管等部位敷设电伴热带或保温设施,冬季运行期间可靠投入。

并检查切除列的立管阀关闭严密,防止向空冷岛内漏汽。

11)冬季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设专人对空冷岛各排散热器下联箱及散热器管束进行就地温度实测,异常时增加检查和测量次数,并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12)若排汽温度过低,自动控制的防冻保护没起到有效的防冻效果,可以手动操作逆流风机反转,以形成局部热风再循环以缓解局部过冷。

13)进入严冬时期,将空冷岛周边列的风机或过冷的风机单元停运,并遮盖风机口及管束外侧(提前准备防冻材料:诸如棉被、帆布等)。

注意这些停运的风机一定断电以防误启动,它们损失的换热会由其他单元补偿(如果ACC在自动运行)。

14)机组在冬季启停机过程中应将空冷岛有防冻蝶阀的冷却单元(一、二、七、八列)退出运行,并确认蝶阀在完全关闭状态。

15)锅炉点火后应维持低背压,投入旁路时,注意机组背压升高,并尽量降低。

当进入ACC流量大于最小流量要求时,根据曲线提高机组背压。

16)控制高低压疏水扩容器温度70~80℃。

根据排汽缸温度投入低压缸喷水,水幕保护减温水,控制排汽缸温度90~100℃。

18)环境温度低于-3℃时,机组正常启动必须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极热态除外)。

19)低压旁路投运后,应尽快增加低旁流量至≥252T/h(4排散热器的进汽量),并控制低旁减温后温度100~150℃,在保证空冷岛进汽温度<120℃情况下,尽量提高空冷岛进汽温度。

20)风机在凝汽器进汽后尽可能不投入运行,需要投入风机时,应根据机组背压、凝汽器出口热风温度、各列散热器下联箱凝结水温度以及各排抽空气口温度等参数,综合考虑后决定开启某台风机。

21)某风机需要投入运行,应就地实测各排下联箱凝结水温度大于35℃且各单元散热器温度均已上升达到并超过35℃后,方允许投入风机。

22)投入第3、4、5、6排的2、6排风机反转时应确认空冷岛出口热风温度各测点显示均大于35℃且本排抽空气口温度不低于20℃。

23)风机投入运行后应注意监视各列两侧的凝结水出水温度均不得低于20℃,且各排抽气口温度均不得低于15℃。

24)冬季运行期间每班应就地实测各排散热器及联箱温度不少于两次,尤其应注意各排凝结水温度测点对侧的联箱温度。

25)低负荷情况下尽可能保持各排中风机多投、低频运行(防止在自动调节过程中造成局部过冷),尽量保持每排中各列风机的运行频率相同,在同排中绝不能出现由于某一风机频率过高造成局部过冷现象;即冬季ACC尽量在自动方式。

冬季启停机过程中应监视空冷岛各外侧排下联箱(凝结水温度)及散热器温度实测,有异常时应增加就地检查和测量次数。

某厂空冷凝汽器防冻措施空冷防冻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3℃时,直接空冷系统进入冬季运行,无论任何情况只要当冷却空气温度降到-3℃延时5分钟后,ACC防冻保护启动,凝结水的过冷保护成为空冷凝汽器重要的内容。

凝结水的过冷很容易因结冰导致空冷散热器基管的堵塞,如果频繁发生,散热器基管就可能变形甚至被损坏。

因此,直接空冷机组在接近冰点的温度下运行期间,要严格采取一切措施避免凝结水过冷现象。

在正常运行期间并且当环境温度低于某一结霜点时,在逆流凝汽管束的上部会发现结霜,这是由于那里有不可凝气体的过冷现象发生。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一段时间,比如在24小时内环境温度始终低于冰点,就可能会逐渐地堵塞逆流散热器基管的下端,并且妨碍不可凝气体的排出。

空冷凝汽器正常运行时的防冻措施ACC防冻保护是用于在设备运行期间防止管道冻结。

当测量的环境温度持续低于-3℃延时五分钟后,防冻保护启动;当环境温度持续高于+3℃延时五分钟后,防冻保护停止。

1)当运行中的半数列管排(蒸汽阀打开时)的凝结水温度低于25℃,汽轮机背压设定值增加3KPa。

2)如果凝结水温度仍然低于25℃,则需要在30分钟后将汽轮机背压再增加3KPa。

3)在汽轮机背压设定值改变后,当所有8列凝结水温度都高于30℃,则在延时60分钟之后将汽轮机背压设定值降低3KPa。

4)当所有56台风机转速低到15HZ时,按1-7-2-5-4排的顺序停运顺流空冷风机(每次停8台),若机组背压设定值不变时检查停运第1排顺流风机后剩余6排×8列共48个顺、逆流风机的频率同时升高(大于15 Hz),当剩余6排×8列共48个顺、逆流风机的转速减速到15Hz 时停运第7排顺流风机,若机组背压设定值不变时,检查剩余5排×8列共40个顺、逆流风机的转速同时升高(大于15 Hz),依此类推直到直到只有3和6排×8列共16个逆流风机在运行。

如果所有逆流冷却单元(共16个)运行冷却风机(此时检查所有顺流冷却单元40个冷却风机应已经停运)从原运行速度减速15Hz,则按照8、1、7、2、6、3、5、4列的顺序停运对应列的逆流冷却风机(3、6号)并且隔离该列,若机组背压设定值不变时检查停运第8列逆流风机后剩余7列14个逆流风机的转速同时升高(大于15 Hz),当剩余7列逆流风机的转速减速到15Hz时,停运第1列逆流风机若机组背压设定值不变时,检查剩余6列12个逆流风机的转速同时升高(大于15 Hz),依此类推直到第4列逆流风机停运,启动防冻第4列逆流风机反转程序。

5)在加热期间,ACC控制系统将不会改变运行工序。

6)机组正常运行时防冻注意事项:(1)运行中注意监视各列凝结水出水温度不低于25℃,抽气口(抽真空处)温度不低于25℃。

每班就地检查不少于两次。

(2)启动过程中设专人每小时对空冷各排、各列凝结水温度就地用红外线测温仪实侧一次,有异常及时汇报并且增加检查次数。

(3)炉点火后保持两台真空泵运行。

(4)并网前空冷风机尽可能不投。

(5)炉点火至并网前,在保证低压缸排汽温度不超120℃情况下,尽量提高排汽温度。

(6)若凝结水温度低于5℃,启动备用真空泵,保持三台真空泵运行。

(7)并网后严密监视各列凝结水温度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机组背压设定值与测量值的情况按照ACC的规定投入风机运行。

(8)空冷岛正常运行期间,尽量保持所有列风机的频率相同,低负荷时尽可能保持各排风机多投、低频运行(应大于15 Hz)。

(9)在同列中绝不能出现某一风机频率过高现象。

(10)机组正常运行时,应尽量控制机组负荷高于空冷岛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机组运行的最低负荷。

(11)机组正常运行时,依靠设定背压与测量背压的比较自动调节风机转速,使各列空冷凝汽器下联箱凝结水温度均高于35℃(最低不得小于25℃)且各列空冷凝汽器凝结水过冷度均小于6℃。

(12)机组正常运行时,调节空冷风机转速,尽量维持机组在真空10~15Kpa(a)运行。

(13)运行中空冷散热器凝结水的任一温度降至25℃以下时,应及时查找原因,温度继续降低至20℃以下时,使机组背压设定值增加3KPa,必要时将该列风机切手动降低风机转速,若30min内温度不上升,则增开一台真空泵运行,当空冷凝汽器凝结水温度上升至25℃且空冷岛进汽温度与空冷凝汽器凝结水温度之差小于6℃时停运。

(14)空冷岛运行期间关闭空冷岛各列散热器端部小门及同一列中各冷却单元之间通行小门。

(15)冬季运行期间,每班就地实测各列空冷凝汽器及联箱表面温度至少两次,并按要求记录各空冷凝汽器最低温度值,发现投运空冷凝汽器列凝结水联箱外表面温度低于0℃时,立即汇报。

当所有56台风机频率低到15HZ时,按1-7-2-5-4排的顺序停运顺流空冷风机(每次停8台),当空冷风机未停运列的两端空冷凝汽器凝结水或联箱外表面温度低于0℃时,必要时可将该列1、2、7排风机切手动运行并停运。

(16)每班就地实测各空冷凝结水回水管外表面温度两次,发现温度偏差较正常运行时偏大较大时,及时查找原因。

(17)冬季运行期间,加强对除氧装置、排汽装置的补水量及水位的监视,发现除氧装置、排汽装置水位下降,补水量异常增大时,应分析空冷凝汽器以及凝结水管道是否冻结。

(18)根据试运期间的实际情况,第一列和第八列风机停运隔离,就地派人检查蒸汽隔离阀与凝结水阀的严密情况,如果蒸汽隔离阀不严,应手动校紧(下次开启前必须就地手动松开),如手动校紧无效,恢复该列运行,并及时汇报;如果凝结水阀门不严,手动校紧,并检查凝结水旁路手动门处于开启状态,所有阀门管道的电伴热良好,发现电伴热故障及时联系检修处理;(19)机组运行时每两小时依次将每列顺流风机转速降至15Hz运行10min后恢复自动;低负荷(负荷小于60%)时每一小时执行一次。

(20)机组运行时每两小时依次将每列逆流风机停运5min后恢复15Hz运行。

(21)每班定期检查空冷凝汽器进汽蝶阀、凝结水及抽空气管道拌热带的投入情况。

进汽蝶阀拌热带在蝶阀关闭时投入,蝶阀开启后退出,管道拌热带在管道内温度低于15℃时投入,高于50℃时退出。

机组启动时空冷系统的防冻措施(1)冬季启机过程中应设专人对空冷岛各列散热器下联箱及散热器管束进行就地温度实测,有异常时应增加检查和测量次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