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之河南状况调研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形势
(1)整体情况
根据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截止2011年,河南省现有中小企业约39万余家,比2010年增加3万余家,其中中型企业3万余家,小型企业13.2万家,微型企业22.8万家,中小企业约占全部的92%。
目前,河南省人均企业数量较少,每万人拥有中小企业数量为38家,远低于全国每万人83家的平均水平。
2011年,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营业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26%左右,完成增加值、营业收入分别约占全部中小企业的77%和79%,整体发展水平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对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2年,虽然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佳及资金、成本等要素的制约,河南省中小企业经济总量仍保持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
同时,小微企业表现突出,对河南省中小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贡献率均超过了一半。
据河南省中小企业局7月3日发布的运行情况分析,截至5月底,全省中小企业单位数超过了40万家。
全省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5211.99亿元,完成总产出17508.9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7231.01亿元,三项指标环比增速均在15%左右。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活跃。
2012年前5个月,实现出口交货值60多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全省中小企业出口交货值连续8个月保持40%以上的增幅。
2012年1-5月份,在中小企业主要指标中,小微企业贡献过半。
其中,完成增加值2824.83亿元、营业收入9410.38亿元,均占全部中小企业的一半以上。
(2)民营经济发展良好
2011年,河南全省民营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1%以上;民间投资1.3万亿元以上,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8%以上。
2005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有65%以上来自民营企业;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中有70%以上来自民间投资;外贸出口的增量中有39.1%来自民营企业(不含外资企业)。
截至2011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199.55万户,民营企业总量达到34.95万户。
2003年,河南民营企业的户均注册资本87.69万元,到2011年底,全省民营
企业的户均注册资本达到275.16万元。
(3)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居多
目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河南省中小企业优势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食品、纺织业、纺织服装等行业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38%、44%和49 %左右;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30%、34%和51%左右;中小企业装备制造业也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和11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和55%,分别高出全省平均增幅的19和22个百分点。
(4)中小企业贡献巨大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2011年,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全省GDP的61%,上缴税收为全省税收总额的51%;中小企业拓宽了社会就业渠道,85%以上的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也为高校毕业生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同时,中小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在河南省发明专利占65%、开发新产品占80%以上,在诸多领域,中小企业的创新十分活跃。
(5)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明显
河南省企业户数与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相比,总数上有差距,百万人均企业数差距更大。
百万人均企业数广东10823户、浙江12500户、江苏13156户、上海18485户、台湾53478户、山东6265户,而河南省仅3800户,与河南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次不相适应。
而且河南省企业、产业构成中,资源型企业局多,初加工企业多,专、精、特、新企业少,中小企业产业小而散、集而不群,缺乏技术支撑,大量的中小企业只能做简单的初级加工,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较低,整体竞争力偏弱。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问题
(1)融资难
“贷款难”问题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着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扶持,但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看,“贷款难”问题依然表现突出。
根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局2011年上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94.1%的中小企业认为贷款难问题依然广泛存
在,且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55%的中小企业认为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92%的中小企业认为是资金不足造成其生产规模难以扩大,技术改造难以进行;84.3%的中小企业认为其主要资金借贷来源依然是民间融资。
(2)创新能力不足
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不足已经制约了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的提高,限制了中小企业市场领域的开拓,阻碍了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其原因集中表现在:一是核心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新产品研发难以独立完成;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严重不足,创新与维权成本过高,极大挫伤了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创新人才供求严重失衡。
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然而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小企业的客观需求严重脱节。
(3)管理层次低
河南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居多,内部结构简单,管理层次低下。
尽管在企业创建时期,这种简单的内部结构曾在经营上具有较高的效率性和灵活性,在管理效率和监督成本方面具有过优势。
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劣势方面还是暴露无遗,极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下的现象较为严重,所导致的管理混乱局面严重,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4)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资源开发型是河南省中小企业的主要产业类型,产业结构历经长期以来的发展和调整,改善的结果还没有成熟,产业结构矛盾在市场需求方面仍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困难。
首先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河南省中小企业整体产业结构以“二、三、一”其中二产业约占65%,服务业所占不到35%的分布状态未有改变;其次企业内部结构的合理性不够完善:高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高的行业占百分比较少,劳动密集型和能源消耗型还有资源开发型以及产品初加工型所占百分比依旧较多;最后是中小企业的服务行业内部结构依旧是传统方式和低层次的层面,高端先进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
(5)科技服务体系亟须布局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
一是在中
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严重滞后,弱化了社会化服务中在提供创业指导、技术支持、管理咨询、市场开拓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极度不利;其次在政策措施的落实执行问题上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反效果。
(三)河南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生产成本高,企业融资难,劳动用工缺等问题,河南省一方面充分利用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
近期河南省公布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26“减、扶、增、引”多项减税措施齐发力,取消多项不合理收费;开展政
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工作,拓展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
购活动的融资渠道;争取多项扶持资金,支持小微企
业发展;运用引导机制,支持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创
新发展
201252012年河南省减轻企
业负担工作实施意见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为重点,把企业减负与经济运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相结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全社会关心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
20124从六个方面强化服务助
推中小企业成长以创业型、创新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着力从政策、融资、创业、市场、信息、转型等六个方面强化服务
20123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
活动推动制度化常态
化以推动企业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为核心,以省、市、县三级重点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201110以贷款贴息鼓励中小企
业招收高校毕业生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应优先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
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保险补贴
20119《关于进一步做好普
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
业工作的通知》落实中小企业相关优惠政策,降低中小企业准入门槛,将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结合,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
资料来源:中科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