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修改版本)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修改版本)

❖ 提出假设
▪ 针对问题提出某种具体的假设
❖ 界定分析单位
▪ 什么是分析单位? ▪ 如何解决界定分析单位出现的困扰 ▪ 前期研究文献可以成为界定分析单位的指南
❖ 连接数据与假设,解释研究成果的标准
16:44:49
8
2.2 研究设计质量的判定标准
2.2.1 建构效度 ❖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对所要研究的
▪ 研究的“蓝图”,至少处理4个问题:要研究什么问题?哪些数 据与要研究的问题相关?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如何分析结果?
❖ 研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证据与要研究的问题 无关的情况。
16:44:49
7
2.1 界定相关概念
2.1.2 研究设计的要素 ❖ 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
▪ 研究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分析你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 ▪ 提出“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 复杂时间序列 • 多个变量或者变量的发展趋势多变
▪ 大事年表 • 独特的时序模型,要避免流水帐
❖ 注:如果在有关的案例研究中运用到时序分析技术,那 么研究的基本特征就是找出特定的指标,划分合适的时 间段,提出几个事件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16:44:49
32
4.2.4 具体分析技术—逻辑模型
❖ 逻辑模型:原因—结果—原因—结果
❖ 建构性解释
▪ 特殊的模式匹配
• 建构一种关于案例的解释来分析案例研究的资料
▪ 建构性解释的重要性质
• 一系列不断修正的循环过程
▪ 建构性解释的潜在问题
• 可能会逐渐脱离原来的实际课题
16:44:49
31
4.2.3 具体分析技术—时序分析
❖ 时序分析:变量变化有时间阶段性
▪ 简单时间序列 • 只有一个自变量或因变量
❖ 发现问题:把潜在的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
▪ 第一个问题:发现案例研究设计存在的缺陷,或是发现对所要研究的 问题界定不够清楚。
▪ 第二个问题:发现研究团队之间的不相容性(主要是思想和研发理念 上的差异)
▪ 第三个问题:发现原有的研究设计对研究的最后期限或者研究资料来 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16:44:49
提出问题
案例研究者: 理想的技能技巧
摒除先入 之见
16:44:49
倾听
灵活性 收缩性
21
3.1 实施案例研究:收集资料的准备
3.1.2 为进行某一特定的案例研究而接受训练、进行准备
❖ 通过专题研讨进行训练
▪ 内容:涵盖案例研究的各个阶段,包括了解研究对象、理论架构以及 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 目的:是让所有参与者都理解相关基本概念、术语、方法论及与研究 相关的其他问题。
❖3.2.2 收集资料的三大原则 ❖ 原则1:使用多种证据来源
▪ 增强建构效度
❖ 原则2:建立案例研究数据库
▪ 案例研究记录、案例研究文献、图表材料、描述 ▪ 增强信度
❖ 原则3:组成一系列的证据链
▪ 增强内在效度和信度
16:44:49
26
目录
1 案例研究:一种研究思路 2 案例研究方案的设计 3 实施案例研究:收集资料
3 实施案例研究:收集资料
4 案例研究的证据分析 5 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6 小结
16:44:49
6
19
3.1 实施案例研究:收集资料的准备
案例研究的准备工作
案例研究者
接受训练、 进行准备
案例研究 草案
制定筛选案 试验性研究 例的标准
16:44:49
20
3.1 实施案例研究:收集资料的准备
3.1.1 案例研究者
11
2.2 研究设计质量的判定标准
2.2.4 信度
❖ 信度(reliabilty):表明案例研究的每一步骤——例如 资料收集过程——都具有可重复性,并且如果重复这一 研究,就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 信度检验的目的:研究步骤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 区分信度检验和外在效度检验
▪ 信度检验:可重复性 ▪ 外在效度检验:可复制性
特定问题,资料的呈现形式,能够回答特定问题的证据 的来源渠道 ❖ 指导撰写案例研究报告:案例研究报告的大纲,证据、 资料的呈现形式,其他记录材料的使用和呈现,研究者 的简介等
16:44:49
23
3.1 实施案例研究:收集资料的准备
试验性研究
❖3.1.4 试验性研究
❖ 选择试验性案例:便利性、可接近性和地理位置的相近 性
概念形成一套正确的、可操作性的测量
❖ 要通过建构效度来检验,研究者必须完成两个步 骤:
▪ 挑选你要研究的特定类型的变化,而且保证这些变化 与研究目的的关联
▪ 证明你所挑选的指标体系确实能够反映、衡量你所选 择的特定类型的变化
❖ 目的:检验指标对概念的阐释程度
16:44:49
9
2.2 研究设计质量的判定标准
析。(常用于临床心理学) ❖ 第三种情境:用于研究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案例。 ❖ 第四种情境:研究启示性案例。当研究者有机会去观察
和分析先前无法进行的科学现象时,适宜采用单案例研 究设计。 ❖ 第五种情境:研究纵向案例,对于两个或多个不同时间 上的同一案例进行研究。
16:44:49
16
2.3.2 多案例研究的案例选择
案例研究法 怎么样、为什么 不需要
是 是
是/否 否 是
16:44:49
4
目录
1 案例研究:一种研究思路
2 案例研究方案的设计
3 实施案例研究:收集资料 4 案例研究的证据分析 5 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6 小结
16:44:49
6
5
2、案例研究方案的设计
界定相关概念
制定判定标准
案例研究设计类型
研究设计的界定 研究设计的要素
建构效度 内在效度 外在效度 信度
单案例研究? 多案例研究? 整体性多案例? 嵌入性多案例? 封闭式设计? 开放式设计?
16:44:49
6
2.1界定相关概念
2.1.1 研究设计的界定 ❖ 研究设计的本质:把需要研究回答的问题和最终结论连
接起来的逻辑步骤。 ❖ 对研究设计存在两种界定:
▪ 研究设计界定为这样一种计划:这种计划能指导研究者按步骤 收集、分析并解释资料。研究设计是一种进行论证的逻辑模式, 它能使研究者对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推论。
LOGO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
16:44:49
1
目录
1 案例研究:一种研究思路 2 案例研究方案的设计 3 实施案例研究:收集资料 4 案例研究的证据分析 5 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6 小结
16:44:49
6
2
1、案例研究:一种研究思路
❖ 研究的问题类型:“怎么样”和“为什么” ❖ 研究对象: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 ❖对研究对象的控制范围:对于当前正在发生的
❖ 如何提高信度 尽可能详细地记录研究的每一个步骤,就如同有人在你 背后监督着你的一举一动一样。
16:44:49
12
2.2 研究设计质量的判定标准
检验 建构效度
Hale Waihona Puke 案例研究策略策略采用多元的证据来源 形成证据链 要求证据的主要提供者对案例研究报告草案进行检查、核实
策略适用的阶段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 撰写报告
10
2.2 研究设计质量的判定标准
2.2.3 外在效度 ❖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建立一个范畴,
把研究结果归纳于该类项下。 ❖ 外在效度的检验目的:就是要弄清楚某一案例研
究的成果是否具备可归纳性或可推广性,即是 否可以归纳为理论,并推广到其他案例研究中。 (复制法则)
16:44:49
案例选择的条件
逐项复制
用第一个案例的分 析方法来分析以后 的案例,通过复制 产生相同的结果
16:44:49
通常研究时 两者相结合
差别复制
用第一个案例的分 析方法来分析以后 的案例,由于可预 知的原因而产生与 前一案例不同的结 果
17
2.3.3 多案例研究设计步骤
界定与设计
准备,收集资料及分析
分析及总结
2.2.2 内在效度 ❖内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从各种纷乱的假
象中找到因果联系,即证明某一特定的条件将引 起另一特定的结果。 ❖ 局限性:内在效度检验仅用于解释性或因果性案 例研究,并不能适用于描述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 ❖ 通过内在效度来评价因果联系的推导的准确度
16:44:49
内在效度 外在效度
进行模式匹配 尝试进行某种解释 分析与之相对立的竞争性解释 适用逻辑模型
用理论指导单案例研究 通过重复、复制的方法进行多案例研究
证据分析 证据分析 证据分析 证据分析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
信度
采用案例研究草案 建立案例研究数据库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
16:44:49
13
2.3 案例研究设计基本类型
16:44:49
33
4.2.5具体分析技术—跨案例聚类分析
❖ 跨案例聚类分析:专门用于多案例研究的分析 ❖ 对一系列单个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贯穿于其
▪ 个体层面的逻辑模型:案例研究针对的是个体的人。
▪ 公司或组织层面的逻辑模型:案例研究针对的是组织 机构中发生事情(通常是线性序列)
▪ 项目层面的逻辑模型
❖ 注:运用逻辑模型时,关键是建立一个因果循环 的事件序列,而且各个事件能联结成一个整体。 实际运用中,要在收集资料之前选定逻辑模型, 然后通过考察资料是否支持这个模型而对其进行 检验。
3.2.1 六种证据来源
❖ 文献:稳定、确切、覆盖面广;检索性低 ❖ 档案记录:精确量化;隐私性 ❖ 访谈:针对性、见解深刻;问题设计、内省 ❖ 直接观察:真实性、联系性;费事耗力 ❖ 参与性观察:真实性、联系性、深刻;费事耗力误差 ❖ 实物证据:文化特征、技术操作;获取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