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家乡介绍讲解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莫言以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 富豪榜第20位。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莫言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 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 山东省政府2011年1月6日通 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 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 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 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 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城市
群包括济南、青岛、烟台、淄博、 威海、潍坊、东营、日照等8个 城市,土地面积近7.4万平方公里, 人口4244万,是全省经济发展的 重心,这一城市群GDP总量约占 山东省总量的2/3。
• 1、山东的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潍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工农业的发展
3、潍坊文化:潍坊风筝 • 4、潍坊文化:历史名人和莫言 • 5、潍坊旅游:沂山、云门山、白浪河、亚星桥介绍 • 6、潍坊特色: 杨家埠木板年画和潍县萝卜 • 7、寿光蔬菜大棚、蓝宝石之乡-昌乐、诸城恐龙博物馆 • 8、潍坊滨海新区
白浪河是流经山东省潍坊市城区的一条 最为重要的河流,白浪河的前身是潍坊 老城的护城河,白浪河是潍坊市的母亲 河,也是贯穿市区南北的主要绿化景观 轴线白浪绿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先后拥 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 景区”山东省十佳水利风景区”等殊荣。
杨家埠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 杨家埠)之一,自古至今盛产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 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杨家埠木板年画浑厚粗犷、造型夸张,装饰性 强,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其形式也多种多 样,有大门画、福字灯、四条屏、窗顶等。。
• 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 大产业,成为亿万农民增产增收的 重要渠道。王乐义,任村党支部书 记28年,发明和推广冬暖式 寿光 蔬菜大棚。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科技推广 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结束了冬 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萝卜的历史;
• 中国宝石城(山东昌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于1993 年,是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命名的国内唯一冠“中国”名称 的大型宝玉石首饰专 中国宝石城是国家工商局批准的国 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宝玉石及金银饰品、工艺品批 发市场,是山东省唯一获国家级冠名的专业市场,被山东 省旅游局确定为省重点旅游购物点。
2001年 5月9日,我国第一个县市级恐 龙博物馆在山东省诸城市建成,并展 出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巨型鸭嘴龙化 石骨架和100多件恐龙化石。位于山东 省中南部的诸城市,以出土巨型鸭嘴 龙化石而闻名,被称为“鸭嘴龙的故 乡”。自60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发现、 发掘出土鸭嘴龙、霸王龙、鹦鹉嘴龙 和原角龙等多种恐龙化石,出土地点 多达20余处。
面积1472平方公里,人口126万。市域地势南高
北低,南部是山区丘陵,
中部为平原,
北部是沿海滩涂,山区、平原、滩涂面积分别占
总面积的28.7%和13.6%。海岸线长113公里。
• 潍坊地处于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属暖温带季风型半
湿润性气候。四季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 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 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 • 潍坊市年平均气温12.6℃,极端最高气温40.7℃,1982年5 月25日出现在潍城,极端最低气温-24.2℃,1985年12月9 日出现在昌乐。 1月平均气温在 -5.9℃~-0.5℃之间, • 潍坊市年平均降水量615.3毫米,降水量最多年出现在1964 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268.8毫米, 其中昌邑多达1412.2毫 米;降水量最少年出现在198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357.5毫 米,其中高密最少仅252.5毫米;日降水量极大值为619.7毫 米,1999年8月12日出现在诸城。春季降水量在25.9~ 176.1毫米之间,夏季降水量在232.5~629.7毫米之间,秋 季降水量在22.6~205.8毫米之间, 冬季降水量在3.0~ 72.6毫米之间
风筝之都——潍坊
•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
35°41'~37°26',,东经118°10'~120°01',东
邻青岛、烟台市,西接淄博、东营市,南连临沂、
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辖奎文、潍城、坊子、
寒亭4区,青州、诸城、寿光、安丘、昌乐、昌
邑、高密6市(县级),昌乐、临朐2县。总面种
15859平方公里,总人口835.79万。其中,市区
在环渤海地区,天津港、大连港、秦皇岛港、青岛港、烟台港等国际化 贸易港口犹如一颗颗珍珠。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在我市交汇融合,潍坊北部沿海地区,迎来了千 载难逢的发展时机。 潍坊港海岸线长69公里,浅海滩涂20余万亩,地下卤水、石油、天然气、 地热、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盐溴生产基地。可直接 开发利用的工矿存量用地近500平方公里,可以直接建设工业项目,办理 土地手续方便快捷,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区内企业现有900多家,规模以 上企业200多家,主要工业产品300多种,其中纯碱、溴化物等14种产品 产能居全国乃至世界首位,原盐、溴素分别占到全国的1/5和1/2 。
• 潍坊萝卜既可生吃又宜 熟用,作水果或蔬菜皆 可谓佳选,且又有药用 价值。其药用价值以消 食、健胃效果最为显著。 又有“吃萝卜喝茶,气 的大夫蹽街爬”的戏言。
• 潍坊萝卜之传统名谓 “潍县萝卜”,因源于 老潍县。
• 寿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 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 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蔬菜产业 寿光
• 清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潍县做过七年的县令,他 为官清廉,诗书画并称“三绝”,他在此留下了不少诗文和书画,至 今流传于世,为世人称颂。
• 清代内阁大学士、书法家刘庸(1719-1804)也是潍坊(原属诸城) 人。
莫
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山东 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 主义影响。
农业:潍坊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山东省农副产品集中产区之一。全 市已形成粮食、棉花、油料、烟草、蚕茧、果品、水产品、蔬菜、食 用菌、花卉、肉鸡等 16个具有一定商品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技术产业 重点产品,建成各类龙头企业1200多家,建成了寿光蔬菜、诸城肉鸡 、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乐西瓜和肉鸡等一大批名优农产品生产 基地。潍坊的小吃也是比较出名的,比如 火烧, 烧饼,鸡鸭和乐.马宋饼.
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从此,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 风筝会在潍坊举行,至2006年,潍坊已经连续举办了23届。 1987年4月,潍坊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
风筝都”。国际风筝联合会还作出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 的总部设在潍坊。世界的风筝之都,故称“鸢都”。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而潍坊是发明风筝和放飞风筝最早的地 方。风筝是潍坊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她历史悠久,从有 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山东省简称鲁。
在中国东部沿海、 黄河下游、京杭大 运河的中北段,省 会济南。西部连接 内陆,从北向南分 别与河北、河南、 安徽、江苏四省接 壤;中部高突,泰 山是全境最高点; 东部山东半岛伸入 黄海,北隔渤海海 峡与辽东半岛相对 拱卫京津与渤海湾,
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 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 2000年,《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 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工业:潍坊工业发展较快。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 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现已初步形成以海洋化工、动 力机械、农用运输车、服装及装饰面料、电子通讯及信息处理、化学 纤维、新型建筑材料、医药及保健品、食品饮料、造纸包装等十大产 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主要有原盐、纯碱、柴油机、空用车、程控交 换机、氯化聚烯等108多类,5000多个品种。 主要工业企业:潍柴集 团、海化集团、新郎集团、晨鸣集团、仙霞集团、巨力集团等。
• 沂山居中国五大镇山之 首,在山东省临朐县境 内,属国家级森林公园, 省级风景名胜区,沂山 山体蜿蜒,气势磅礴, 奥谷深幽,钟灵毓秀, 具有南险、北奇、东秀、 西幽之特点, 其峰峭、 石奇、谷翠、 水秀、古刹、 “松涛”“云霭”相映 成趣。总面积65平方公 里,最高海拔1032米, 被誉为“鲁中仙山”。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就诞生在这里。山东
经济发达,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有九分之一强,综合经济实力
居全国省份前三位。山东省行政区划,全省辖:17个地级市,49
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
济南市、青岛市、
临沂市、日照市、
威海市、烟台市、
潍坊市、淄博市、
东营市、滨州市、
德州市、聊城市、 菏泽市、泰安市、 莱芜市、济宁市、 枣庄市、
鸢 都 潍 坊
历史名人
•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有广泛的农事经典,
• 北宋画家张择端,擅长画车马、舟船、桥梁、城郭和街道,现存<<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年汴梁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 象,画面形象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