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硬件方面的知识知道可能不多,对硬件普遍有一种神秘感,觉得计算机高深莫测,本节课就是要对电脑软硬件进行深入“解剖”, 并对工作原理做讲解,让学生了解电脑各组成部分,更好的使用电脑。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山西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模块四《计算机的发展》第一节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理解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本节内容以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通过大量举例及用眼睛看、用脑想,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软硬件常识、发展有一定了解和比较清晰的认识。
通过学生看计算机组件和运行配合教材下发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打破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觉得计算机并不难学,而且非常实际,认识到计算机只是普通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理解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观察加教师讲授的方法完成本节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激趣导入师:观察图片并思考:从外观上来看,计算机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生:讨论、思考、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同学们对计算机的硬件有了直观的印象,初步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17-P20内容,边看书边思考:①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师生活动]1.学生自学2.教师辅以图片说明 3.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叫学生回答问题①② 4.归纳点拨: a.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b.计算机硬件由主机和外设两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⑴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心脏”,它安装在主机箱内。
计算机中的一切工作都通过它来处理。
⑵存储器主要用来保存计算机的运行指令及数据资料。
它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⑶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用来接受指令和数据等信息的。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等。
⑷输出设备是计算机负责传送处理结果的设备。
常用的输出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2、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①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一种管理计算机硬件和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的软件。
②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制的软件。
[设计意图]通过讲授法结合演示法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把握住本节课的重难点。
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师:议一议,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生:观查图示并总结,
小组合作画出图示[师生归纳总结]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
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
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美藉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这一结构又称冯〃诺依曼结构,其特点是: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并规定了它们的基本功能。
2)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将程序和数据从外存储器装入主存储器中,然后才能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调整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学生练习强化提高)
【作业】填写“冯〃诺依曼”工作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