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8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中断处理流程
非预料事件 CPU处理流程 中断服务程序 外部设备 中断服务 子程序 CPU 现行 主程序 启 动
中 断 请 求
中 断 响 应
中 断 启 请 动 中 求 断 返 回
中 断 响 应
启 动
中 断 返 回
19
林水生2010
先查询外设状态;若传输条件不满足时,CPU等 待直到条件满足
17
解决了CPU与外设之间的同步问题,可靠性高 CPU利用率低,低优先级外设可能无法及时得到响应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4 中断系统
中断的概念:CPU在执行现行程序时,为处理一 些紧急发生的情况,暂时停止当前程序,转而对 该紧急事件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完后返回正常程 序的过程 包括CPU内部配置的中断机构、外设接口中设计 的中断控制器及各类中断服务子程序 可以实现实时故障处理,实时响应外设的处理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四级存储系统

寄存器:CPU内部高速访问,直接与指令执行相关
数据寄存器:各种运算的操作数 控制寄存器:取指令时需要的存储单元地址


高速缓存:CPU的高速访问,一般为SRAM

有时分为二级结构,一级在CPU内部,二级在CPU外部
10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2.2 计算机组成原理

Computer organization:主要关注体系结构中 各操作单元的功能实现及互联
计算机系统各模块连接的总线结构
23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有多个主设备,总线控制器用于协调(仲裁)主设备对总线 的请求 仲裁总线包括总线请求线和总线授权线; 中断和同步总线用于处理带优先级的中断操作,包括中断 请求线和中断认可线 公用线包括时钟、电源/地、系统复位等
时序控制部件:产生各种周期的节拍,包含一
个脉冲源和一组计数分频逻辑

时序:指令周期、工作周期和时钟周期
林水生2010
27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2 数据通道(运算器)
组成:ALU+寄存器+内部总线
功能:基本的二进制算术、逻辑及移位
运算 根据运算结果设置状态标志(进/借位、 溢出等); 特性:
数据通路宽度:即字长,CPU单次传送和处 理数据的能力。 数据通路周期:ALU运算并将保存结果的过 程

28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CPU内典型的数据通路

ALU的实现: (1)由基本门电路实现 全加器; (2)由n位全加器构成 n位并行加法器; (3)以加法器为核心, 通过扩展输入选择 逻辑实现其它基本 算术和逻辑运算
ALU功能描述
30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2.2.3 存储器
双极型: 存取速度快,但集成度低,一般用于大型 计算机或高速微机的Cache;
林水生2010

不同点



15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3. 输入/输出子系统

计算机与直接相联的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过 程通常称为输入/输出(In/Out),而与远方设备进 行数据交换的过程习惯上称为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
16
林水生2010

3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0课时)

2.3.3 总线仲裁(掌握)

1.串行仲裁 2.并行仲裁 3.混合仲裁
2.3.4 总线带宽(掌握) 2.3.5 总线时序(掌握)



1.同步总线时序 2.异步总线时序 3.半同步总线时序 1.传输方向 2.传输距离 3.传输速率 4.差错控制 5.传输时序

7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指令集设计的考虑因素
根据应用初拟出指令的分类和具体的指令; 编写出针对该指令系统的各种高级语言编译程序;

对多种算法程序进行模拟测试,确认指令系统的 操作码和寻址方式的效能是否都比较高; 用硬件实现高频使用的指令,软件实现低频使用 指令
2.1.1
1.CPU指令集 2.存储器子系统 3.输入/输出子系统 4.程序控制方式 5.中断控制方式 6.中断系统 7.中断处理过程 8.DMA控制方式 9.I/O处理机

2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0课时)

11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
总线
CPU
12
Cache
林水生2010
主存
外存接口
外存
12/8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small endianness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13 2013-7-8
林水生2010
13/80
电子科技大学
29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S0~S3选择具 体操作类型; M逻辑运算/算 术运算;Cn进 /借位。“H”高 电平,“L”低 电平,“+”逻 辑运算“与” 移位运算功能, G移位使能; S0~S3选择具 体操作类型; M进/借位是否 参与移位 移位功能通常 由ALU的输出 端寄存器完成
需求驱动、模式驱动等其它驱动方式
6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1. CPU指令集
计算机是不断执行程序的过程,程序是指 令的有序集合 指令集结构(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是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之 一,其功能设计是确定软硬件的功能分配 考虑因素:速度、成本和灵活性 实现方式:硬件、软件 优化策略:RISC、CISC 实现内容:数据类型、指令功能、指令 格式、寻址方式
8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2 计算机存储系统

存储器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速度、容量、成本
一般系统的存储器结构
内存:半导体存储器,临时性存储,解决速度
问题 外存:磁盘、磁带、光盘等,较长时间存储, 解决容量问题
9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工作原理:存储程序/指令(控制)驱动


计算机开始工作后,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由控 制器自动、高速地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 行
林水生2010
5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2.1.2 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
CPU指令集:指令功能、指令格式、寻址方式 存储器子系统:分层结构(寄存器、缓存、主 存、辅存) 输入/输出子系统:总线/接口+多种I/O方 式 改变串行执行模式,发展并行技术 改变控制驱动方式,发展数据驱动、

2.2 计算机组成原理(3课时,掌握)
2.2.1 总线与接口 2.2.2 CPU组织


1.控制单元 2.数据通路
1.存储原理 2.存取方式 3.主存组织形式

2.2.3 存储器组织




2.2.4 输入/输出组织

2.3 计算机互连结构(4课时)
2.3.1 总线要素(理解) 2.3.2 总线组织(理解)
DMA控制
DMA特点:数据不通过CPU,而由DMAC直 接完成存储单元或IO端口之间的数据传送 程序/中断控制方式:以CPU为控制中心 I/O处理机:采用专用计算机(通道Channel、 外围处理机PPU)来负责I/O工作 智能终端、智能外设:多处理器分布处理

22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四级存储系统

主存:DRAM(存储数据和临时调入的程序)、 FLASH(存储引导程序、固化程序(固件)),占 用寻址空间
编址方式:字节编址
信息存放方式:大/小端(big/small
endianness)系

辅存:磁盘、光盘。文件/块存储,虚拟存储 介质 均衡速度、容量、成本、长期存储等要求而分 级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总线结构
24
林水生2010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型计算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
各部件通过总线连接时需要通过接口

接口一般具备的主要功能:
信号格式转换功能:电平转换、A/D转换、串/并转换、 宽度变换 寻址功能:接口必须能对总线送来的地址信号进行译 码确定是否参与数据传输 时序配合功能:设备与总线时序不同时,需要接口电 路进行时序转换 错误检测功能:在很多情况下,系统还需要接口能够 检测和纠正信息传输过程中引入的错误。 通信联络控制功能:如果需要,接口应能完成总线与 设备之间的通信挂钩任务,如中断方式下的中断请求/ 应答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