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修编)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修编)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修编)
为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公共交通建设,高新区管委会于2010年启动编制了《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

该规划较好地指导了高新区有轨电车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有轨电车1号线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随着高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部分线路已经不再适应高新区的发展需求,为协调有轨电车2号线、3号线及其他线路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原有的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进行优化调整,尽快稳定有轨电车线网,并结合线网对有轨电车线位进行规划控制预留,以适应高新区发展变化,形成具有高新区特色的有轨电车体系,指导高新区有轨电车规划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展《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修编)》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规划于2014年10月完成最终成果。

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4年10月30日——2014年11月28日。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与《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城乡一体化暨分区规划》范围一致,为苏州高新区行政陆域范围,总面积约223平方公里。

2、交通现状
根据高新区居民出行调查报告,高新区居民出行以通勤出行为主,在交通出行方式中以个性化交通出行为主,现状公交出行方式的承担比例不高,高峰小时交通需求较为集中,导致道路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居民对大容量快速公交方式普遍比较认可和期待。

3、现代有轨电车特点
现代有轨电车符合高新区“科技、人文、生态、高效”的发展主题,现代有轨电车不同于传统有轨电车,代表了现代交通发展趋势,能够弥补高新区在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运能之间的空档,成为高新区骨干公交网络的组成部分。

□科技:
●现代化:多种供电方式、智能化
●经济性:造价为地铁的1/6~1/4
□人文:
●舒适新颖、造型美观、100%低地板
●塑造城市形象、打造特色交通
□生态:
●噪音比机动车交通低5~10dB
●能耗:小汽车1/9、公交车1/4
□高效:
●客运能力大:0.6~1.5万人次/h
●速度快:营运车速25~30km/h
●周期短:2年左右,满足发展需求
4、线网修编原则
本次修编以原有规划线网为基础,在维持原有线网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部分线路的功能定位、走向及相关节点衔接进行调整和优化研究,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变化,修编方案深入分析了2号线建设方案变化对总体线网的影响,并重点对3、4、5号线的定位、走向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提高了规划线网的可实施性,强化了片区之间的交通通道联系,能够更好地指导高新区有轨电车的长远发展。

5、功能定位与线网优化方案
现代有轨电车是高新区内部公交次骨干系统,是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展示高新区特色风貌的生态公交系统。

本次线网优化后线路仍为6条,线网规模89.7km。

其中骨干线为 T1、T2、T3线,骨干线网长45.7km。

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修编)
6、功能分析与线位走向
1、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T1):18.2公里(已建成)
功能定位:与轨道交通1号线换乘,作为轨道交通1号线在高新区往西的延伸,联系中心城区与湖滨片区,与T3线一起构筑高新区东西向主干线。

串联节点:生态城、生态城枢纽、科技城中心、科技大厦、大阳山森林公园、
白马涧生态园、何山公园、苏州乐园枢纽、狮山片区中心。

2、现代有轨电车2号线(T2)及T2延伸线:18.5公里+1.9公里
功能定位:联系浒通片区与湖滨片区(科技城、生态城)骨干公交系统,与规划T5线部分线路一起构筑高新区另一条东西向主干线。

串联节点:生态城枢纽、生态城、科技城、大阳山森林公园、通安、浒通片区中心、新区城际铁路站、大白荡城市生态公园。

3、现代有轨电车3号线(T3):9.0公里
功能定位:承担湖滨片区东西向联系功能,促进生态城的发展,与T1线一起构筑高新区东西向主干线。

串联节点:太湖广场、生态城板块、生态城枢纽。

4、现代有轨电车4号线(T4):9.6公里
功能定位:承担狮山片区和浒通片区之间次要客流走廊功能。

串联节点:浒通片区中心、白马涧生态园
5、现代有轨电车5号线(T5):20.2公里
功能定位:与T2部分路段及T2延伸线形成湖滨片区环路线路,加强湖滨片区交通联动作用。

串联节点:湿地公园枢纽、湿地公园、生态城、东渚老镇区、科技创新区、大阳山片区。

6、现代有轨电车6号线(T6):12.3公里
功能定位:为环太湖旅游观光线,将环太湖主要景点串联,并通过湿地公园枢纽起到客流集散作用。

串联节点:湿地公园枢纽、湿地公园、太湖景观带。

7、近期建设
2020年前:形成线网主骨架,线网规模45.7km,建成T1线(已开通运营)、T2线、T3线。

(1)T1线
已建成。

(2)T2线
1、总体方案
①线位走向
线路全长18.5公里,其中:
主线:起自生态城,经龙康路——普陀山路——科正路——阳山西路——通浒路——文昌路,至文昌路站,线路长17.2公里。

支线:起自主线的鸿福路站,经风桅路,至城际新区站,线路长1.3公里。

②敷设方式
以地面敷设方式为主,过浒关运河、京杭运河等河道处采用桥梁方式上跨。

科正路站~阳山西路站区间采用高架线方式上跨绕城高速;文昌路段(虎疁路站~大同路站区间)为避免与道路平交对交叉口的影响,采用高架线的敷设方式。

2、功能定位
联系浒通片区与湖滨片区(科技城、生态城)骨干公交系统,与规划T5线部分线路一起构筑高新区另一条东西向主干线。

3、建设目标
强调快速服务功能,行程车速达到22—28km/h。

T2线线位走向
(3)T3线
1、总体方案
①线位走向
线路起自T1线龙康路站,经太湖大道,终点为太湖广场站,线路长度为
9.0km。

②敷设方式
以地面敷设方式为主,局部因跨越河道或工程需要采用高架方式。

2、功能定位
承担湖滨片区东西向联系功能,促进生态城的发展,与T1线一起构筑高新区东西向主干线。

3、建设目标
有一定的快速服务功能,行程车速达到20—25km/h。

T3线线位走向
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
2014年10月3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