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2018高考二轮复习课件经纬网与地图
(完整版)2018高考二轮复习课件经纬网与地图
1.图中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3.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
地,其走过的路程约为( )
A.6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km
B.5 000 km
C.3 330 km
D.4 200 km
考点一 经纬网图的判读和应用 1.经纬网图类型
2.经纬网的判读 (1)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度数往 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 大为西经。要尤其注意 180°东西两侧的经度。
(2)极地俯视图中极点的判读方法: ①字标法:在极地中心处标注“南”或“S”为南极,标注 “北”或“N”为北极。 ②自转方向法:极地图若画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可 以根据“北逆南顺”判定。 ③经度递变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 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 断南北极。 ④海陆轮廓法:极点处为陆地判为南极,极点处为海洋 则为北极。
3.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定“方向”:①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 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 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 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 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 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 若经度和大于 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③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 北,选择劣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
判坡度 较时,可利用“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 坡度越陡。等高线间距均匀,表示上下坡均匀一致; 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 为“凸形坡”
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每个地点的海
拔: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遵循“大于
判断海拔和相 对高度
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取;两条等高线 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 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相对高度计算公
(5)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仅要求脑中有图,而且要求脑中 有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解答这类问题的基础和 关键是掌握一些重要经纬线的位置、分布及沿线附近的典型 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加以推理、比较、排除、联想等思维方 法,得出正确答案。
(原创题)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 1—3 题。
疏——高原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 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 的低地——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等 判 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交会处——陡崖 地 形 部 位
判坡向 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 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 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不同图幅进行比较时,要 考虑比例尺的大小、等高距的大小等情况。综合比
式:(n-1)d≤h<(n+1)d,其中 n 为两地之
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 为等高距
在等高线图中,一般海拔越高的地方气温越
判断两地温差 低,对流层中海拔平均每升高 1 000 米,气
③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 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特别提醒 地球上最短航线一定是地球上大圆的劣弧。地球上的大 圆主要有:赤道、所有经线圈和晨昏圈等。在最短航线的方 向判读时,在俯视图中,经过两点大圆的劣弧部分形状可以 简单视为两点间的直线(如图)。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判断一个国家或
判地势
地区的地势特征;有时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也可根 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征,如台湾省河流多自东
向西流,说明地势东高西低
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平原;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 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海拔 判地形种类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 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海拔高,相对高 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
特别提醒 ①在地球仪上,只要是大圆,其弧度为 1°的弧长即为 111 千米;②所有经线都处在大圆上,纬线中只有赤道为大圆。
(4)利用经纬网比较面积大小和比例尺大小: 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 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 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在纬 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 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范围就越小。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 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圈)。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 (如右图所示弧 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 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 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 MPK,而 不是弧 MQK,赤道上除外)。
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3)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①任一经线上:纬度 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 111 千米。 ②任一纬线上:经度 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111 千 米·cosθ(θ 为该纬线的纬度数)。 ③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一 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 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例题试做 1】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设 A、B 两地和 B、C 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 L1
和 L2,则( )
A.L1 和 L2 相等
B.L1 约为 L2 的一半
C.L2 约为 L1 的 1.5 倍
D.L1 约为 L2 的 2 倍
(2)若飞机从图中 B 点飞往 D 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