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项目冬季施工专项方案

建筑工程项目冬季施工专项方案

建筑工程项目冬季施工专项方案一、施工说明:1.1冬季施工起始日期及目的: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定:室外日夜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夜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不因冬季温度影响施工质量、耽误工期,并加强冬季施工的综合管理,特编制以下方案。

1.2工程适用的时间与范围:此方案适用范围为本标段工程的施工,适用时间为盘锦市的冬季(11月~12月),需要在施工进入冬季之前制定相应的冬季施工措施。

1.3施工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03)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9、本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部分招标设计文件;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1996);11、《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12、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我单位施工经验、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相关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并学习了地铁参建兄弟单位的冬施经验。

1.4施工技术原则:通过充分研究工程内容和现场施工环境,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并采用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职业健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工程概况2.1总体简介:2.2工程适应气候条件: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为: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高原气候或温热气候只限于海拔较高或低洼河谷的少数地区。

境内包括省之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在内的占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而其余少数地区计有省之南部边缘的河谷低洼地带和省之北部赤水河谷地带,为18~19℃,省之东部河谷低洼地带为16~18℃,海拔较高的省之西北部为10~14℃。

各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

就全省大部分地区而言,7月平均气温为22~25℃,1月平均气温为4~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4.0~36.0℃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6.0~-9.0℃之间,但其出现天数均很少,或仅在多年之中偶尔出现。

由于贵阳冬季湿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度,而湿度每增加10度,气温实际就下降一度,所以,预报温度为零下五度时,实际温度为零下十五度。

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中心部位的贵阳市在四季划分上具有代表性,四季以冬季最长,约105天,春季次之,约102天,夏季较短,约82天,秋季最短,约76天。

三、工程施工部署:3.1冬季施工时间: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定:冬期来临时的判定,当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5℃,或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则此5日后的第一日为进入冬施的初日;当天气转暖,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5℃,最后一个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则此5天后的第一天为冬施的终止日。

根据常年气温资料,盘锦地区地区冬施期间为11月15日起,来年3月15日止,约120天。

3.2冬季施工部位: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冬季施工的主要项目:外墙保温、外墙涂料、基于上述的施工内容,冬季施工将以以下项目为主要控制目标,确保施工质量:(1)外保温工程(2)涂料工程3.3组织机构:项目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主管工程冬期施工的准备、实行、落实、检查等工作,具体人员组成及分工如下表:3.4前期准备:在11月15日前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冬施材料、仪器的采购,与商混站联系进行混凝土外加剂准备及交底。

对现场相关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四、施工准备4.1组织准备:4.1.1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在入冬前应组织专人编制冬期施工方案。

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

冬期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现场布置;设备、材料、能源、工具的供应计划;安全防火措施;测温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等。

方案确定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向班组进行交底。

4.1.2进入冬期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锅炉司炉工和火炉管理人员,应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4.1.2进入冬期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锅炉司炉工和火炉管理人员,应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4.1.3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4.1.4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暖棚内气温,砂浆、混凝土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4.1.5冬期施工的各项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

对进入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部位、工程量等进行核实,对所需的劳动力、资源、机械设备、冬期施工流向作出统筹安排。

4.2技术准备冬施前认真查阅施工图纸、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找出冬施中要进行的分项工程及所用的人、机、料、施工工艺、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作到冬施中重点突出、心中有数。

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冬期施工规程》进行冬施方案交底,提高冬施安全、质量、技术等意识,避免在冬施中造成损失。

对工人的冬施技术交底,培训测温人员,提高对冬施工作的责任心和操作水平(保证测温记录的真实性、完整、准确性,经常每日早晚拨打122与气象部门电话联系等)。

4.2.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有关冬期施工的规范、规程及公司的有关文件,组织所有参加冬施的人员进行冬施培训。

4.2.2冬施前应仔细复核图纸,对于结构保温性能较薄弱的部位应重点加强其保温措施。

4.2.3冬期施工培训:冬期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向施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工长及班组长作冬施方案交底和培训,明确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施工试验要求。

工长应进行详细技术交底,使所有操作人员都明确冬施期间的具体要求。

4.2.4冬施测温准备:(1)应安排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并应做好记录并做温度曲线图。

(2)认真绘制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布置于易于散热的位置,应做到逐点编号。

4.2.5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必须复核施工图纸,查对其是否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

如墙体的高厚比、横墙间距等有关的结构稳定性,现浇改为预制以及工程结构能否在冷状态下安全过冬等问题,应通过图纸会审解决。

4.2.6做好冬期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4.3现场准备冬期施工的各项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

对进入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部位、工程量等进行核实,对所需的劳动力、资源、机械设备、冬期施工流向作出统筹安排。

4.3.1根据目前的施工情况,熟悉掌握各部位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把各种费用降到最低点。

4.3.2通过计算并结合工程特点,根据初冬和严冬各时期的气温,选用合理的外加剂和保温措施。

4.3.3制订安全消防措施:施工现场成立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并确定一名现场负责人为防火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4.3.4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4.4安全与防火4.5.1冬期施工时,重新检查各类人行通道、马道的防滑措施。

4.5.2大雪后必须将架子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马道平台,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处理。

4.5.3施工时如接触汽源、热水,要防止烫伤;使用氯化钙、漂白粉时,要防止腐蚀皮肤。

4.5.4亚硝酸钠有剧毒,要严加保管,防止发生误食中毒。

4.5.5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天然气、煤气时,要防止爆炸;使用焦炭炉、煤炉或天然气、煤气时,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4.5.6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五、冬期施工技术措施:5.1临时管线、管沟管理进入冬施前根据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平面临水布置图(临时排水沟、临水管线等)及相关资料,认真查看各类临时地下地上管线、管沟平面位置及标高,找出要加深的地下管线、要保温的地上管线、及要保温的管沟等,并按施工方案实施保温工作。

非外露水管均埋入自然地面以下1.6m。

外露用水管周围用页岩砖砌500×500mm(高度为水嘴以下100mm)围挡,并满填锯末;所有外露用水管均用珍珠岩保湿瓦包裹至主干管。

所有临时管沟(包括临时排水沟、化粪池等)均用盖板盖严,并经常检查保证排水通畅。

5.2水暖、管道工程5.2.1对结构施工时预埋的各种管道要将端口封严,防止进入雨水冻胀。

5.2.2安装的铸铁管用水泥捻口时,应尽量在正温下操作,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用高强度普通水泥,用热水随拌随用,捻好的口应及时遮盖保温。

5.2.3给水管用石棉水泥接口时,采用热水拌合接口材料,水温不小于50℃;用膨胀水泥接口时,用35℃热水拌合。

当气温低于5℃时,不宜采用以上两种接口形式。

排水管道用水泥砂浆接口时,应用35~70℃的热水拌合,施工好的接口应覆盖保温材料养护。

5.2.4避免冬期进行管道的水压试验作业。

5.2.5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的水管、泵管应进行保温。

5.3生活安排项目部办公室、劳务承包方办公室采用锅炉加热水循环供暖。

项目部统一给工人宿舍增加被褥和御寒衣服,保证工人不受冬寒(不得使用煤炉和电炉等易产生火灾的方式采暖)。

5.4混凝土工程5.4.1基本要求(1)混凝土工程的冬期施工,要从施工期间的气温情况、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出发,在保证质量、加快进度、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冬期施工措施。

(2)新浇筑的混凝土如果遭冻,拌合水冻结成冰,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增加约9%,同时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停止进行。

在恢复正温养护以后,会使水泥浆体中的孔隙率比正常凝结的混凝土显著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全面下降。

如抗压强度约损失50%,抗渗等级降低为零,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也有大幅度的降低。

因此遭受过冻害的混凝土不仅力学强度降低,而且耐久性能严重劣化。

如在施工时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虽然抗压强度可以相应增加,但耐久性仍得不到改善。

因此从保证混凝土工程全面质量出发,在冬期施工中必须防止混凝土在硬化初期遭受冻害,并尽早获得强度。

(3)混凝土的温度降至0℃前,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抗冻临界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