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1专题二 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必修1专题二 气候类型

专题二气候类型
一、气候概况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2.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
(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
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6)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3.气候差异主要影响因素的判断方法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是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二、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1)判断半球
(2)以“温”定带
(3)以“水”定型
2.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从经纬度确定已知地点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及温度带,结合下面的全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图(以北半球为例)定位判断。

3.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图中M、N两气压带无关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图中P点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 1.C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纬度位置可以看出M、N两气压带分别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与这两个气压带无关;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

第2题,P点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应该为地中海气候。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4.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②乙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东岸④丁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3.D 4.C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小于0℃,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最冷月气温大于0℃,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丁地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所以成因相同的是甲和丙,D正确。

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是温带季风气候,只出现在亚洲,①对;乙是地中海气候,在南极洲没有分布,②错;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③对;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欧洲没有分布,④错。

C正确。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6.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
B.西南季风盛行西风
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答案 5.B 6.C
解析第5题,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且最湿月降水丰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且年降水量丰富,最湿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左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位于亚热带,且最湿月降水量较小,属于地中海气候;丁地最热月气温不太高,最冷月气温也不太低,再加上其最湿月降水量并不是太丰富,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B正确。

第6题,甲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由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带来;丁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主要是由盛行西风带来,C正确。

7.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

答案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欧大陆略图。

材料二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1)将材料二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对应: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列表比较D、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成因及气候特征的差异。

(3)A、B、C、D四地气候海洋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地,简要分析其成因。

答案(1)①③④②
(2)
(3)A常年受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影响;西部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且暖流的势力较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海岸线曲折,陆地轮廓破碎,加深了海洋对陆地气候的影响。

解析第(1)题,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知,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7月和1月降水量降水距平值较接近;1月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7月份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符合A地气候类型的是①;据此方法对比分析可知,B对应③,C对应④,D对应②。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在判断B、D气候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因及特征差异。

第(3)题,A位于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陆地轮廓破碎,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还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在四地中,气候的海洋性最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