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气候类例题解析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
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
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
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9—11题。
9.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10.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11. 丁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A.受沿岸寒流影响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雨天多,云雾多【解析】9. C 10. A 11. B9、根据图示经纬度范围可知此地位于南美洲北部,乙地附近的河流为亚马逊河。
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甲地为特殊的气候类型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其形成原因主要为:1)纬度低,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因此第9题选C。
10、丙地位于20°S大陆西岸,东南信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沙漠地区多晴朗天气,多裸地,空气稀薄,云量少。
因此,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11、丁地位于安第斯山脉上,海拔高,气温低。
补充:世界上主要的非地带性分布的气候类型及其原因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沿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
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
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8.巴塔哥尼亚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9.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
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10.古巴岛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
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
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11.中美地峡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圭亚那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12.黑海沿岸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13.印度河下游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读同纬度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示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1.图中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A.F和K B.E和G C.D和F D.K和H2.图中G气候类型的成因是()A.海陆热力差异 B.洋流因素C.受季风的影响 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解析】1. A 2. D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读出两幅图分别对应世界哪个地形区,以及其各地的气候类型。
左图为非洲南部,右图为澳大利亚南部。
1、非洲南部D、E、F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澳大利亚H、I、J、K、G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A。
2、G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为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
据此回答11—13题。
1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1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13.以下各项中,按地带性分布规律,前者对应两种自然带,后者对应两种气候类型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海洋性气候苔原带D.地中海气候热带荒漠带【解析】11、 A 12、 D 13、 B11、纬度高低看基带,丙地基带为雨林带,纬度最低,依次是乙、甲。
12、针叶林比灌木草甸所需降水量更多,北坡为针叶林而南坡为灌木草甸,则可能是因为北坡为迎风坡13、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有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两种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可能对应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
补充:自然带的地域分异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与气候的地域分异相似)形成基础——热量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沿纬线延伸,沿经度更替主要分布地区——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2、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热量,水分影响因素——海拔高度分布规律——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主要分布地区——海拔较高的山地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气温——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雪线高;降水——降水量大---雪线低;降水量小---雪线高。
山势——雪线及以下:陡---雪线高;缓---雪线低。
雪线及以上:平坦的缓坡,积雪易遭风吹蚀,而使雪线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发生雪崩,而使雪线下降。
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雪线较高,坡缓的地方则相反。
坡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
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垂直带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③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④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8.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地处南方湿润地区②地处西北干旱地区③位于湿润河谷一侧④位于干热河谷一侧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7. C 8. C关于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基带(纬度) 2、坡向(南/北坡、向/背阳坡、迎/背风坡) 3、降水量 4、海拔(温度)7、基带决定山脉所处的纬度位置,由于基带是常绿阔叶林,所以该山地处南方湿润地区,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且南坡是向阳坡,雪线高于背阴坡-北坡,所以③对。
该山的东坡、南坡自然带谱复杂,这是因为这两坡的山麓海拔低(A0地面高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差大、垂直方向上水热条件变化幅度大,所以①对。
西坡与东坡相比,东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东坡更湿润,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带更宽。
8、由于该山体的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又在我国,可知它一定位于南方湿润地区;但是该山山麓地带分布的是干旱河谷灌丛带,故它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补充: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坡度、坡向和降水量,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虽然是阳坡但是迎风坡,所以南坡雪线反而低。
垂直自然带的个数取决于纬度和相对高度。
基带决定了该山脉的大致地理位置。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回答5—6题。
5.图中25℃等温线向西弯向纬度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A.山脉的延伸 B.植被的稀疏C.沿岸的寒流 D.河流的流向6.图中①、②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解析】5. C 6. A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判断该大陆是哪里。
若图中的回归线为北回归线,结合大陆轮廓则可能为非洲大陆;若是南回归线,则可能是澳大利亚大陆。
在根据②地年降水量为2000mm,年均温在25℃以上,可知②地属热带雨林气候。
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南角没有热带雨林气候,而非洲大陆几内亚湾附近有热带雨林气候,所以该大陆为非洲大陆。
5、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的地区是因为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因为自北而南的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6、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发育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②地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了热带雨林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