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试卷附答案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荒dàn zhēn 酌喧xiāo2、默写:5分⑴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⑵杜甫晚年登高发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情感慨,但他年轻时登泰山曾赋诗句“ ,”,表达他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真是造化弄人啊。
⑶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曾为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政治上失意与青年王安石“ ,”的精神恰成对照。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A 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以前在华语歌坛风靡一时。
B 星期五晚上,在附近镇上上学的儿子回家了,李阿姨忙了几道菜,为儿子接风洗尘。
C 近几年来,开发区建设突飞猛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投资者。
D 哪怕是一星废纸,也会被人捡起,这种现象在我们学校已是司空见惯。
4、近年来,媒体上屡屡出现一些工具书上没有的(有的虽有,但词意已变)的新词。
如《扬子晚报》2006年4月9日《周迅封后梁家辉称帝》一文中说:“昨晚的红馆除了明星和记者,更是粉丝的天下……”“粉丝”在这里其实是“迷”的意思。
请你再写一个新词,并用新词造句。
2分5、与名家商榷“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水准,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水准。
”请你就《都市精灵》中的这段话发一封手机短信给舒乙,委婉地指出这段话存有的语病。
(30字左右) 2分6、诗歌赏析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山居:山中的居所。
竹喧:指竹林中的笑语喧哗。
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是王维借以自称。
⑴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颔联的画面。
2分⑵结合尾联诗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说说诗人愿闲居山中,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情怀?2分7、名著阅读3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是以怎样惊人的毅力完成巨著《暴风雨所诞生的》?阅读理解54分阅读《月光下的探访》,完成下列各题 14分①今夜风轻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清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
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草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②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整理成一派柔和,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它,弹了几万年了吧。
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单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
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子在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
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协助。
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
不过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的协助就是不打扰它们。
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理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③我继续前行。
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有的底细,花的底细。
此刻它们是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的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口的绿色饮料?④我来到山顶西侧的边缘,一片树林寂静地守着月色。
偶尔传来一声鸟的啼叫,好像只叫了半声,也许忽然想起了作息纪律,怕影响大家的睡眠,就把另外半声咽了回去——我惊叹这小小生灵的伟大自律精神。
我想它的灵魂里一定深藏着我们不能知晓的智慧。
想想吧,它们在天空中见过多大的世面啊。
它们俯瞰过、超越过多么多么多的事物,它们肯定从大自然的灵魂里获得了某种神秘的灵性。
我走进林子,看见一棵橡树上挂着一个鸟巢。
我踮起脚尖,发现这是一个空巢,几根树枝一些树叶就是全部的建筑材料,它该是这个世界最简单的居所了。
不过就是它庇护了注定要飞上天空的羽毛;那云端里倾洒的歌声,也是在这里反复排练。
而此时它空着,空着的鸟巢盛满宁静的夜光,这使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微型的天堂。
⑤如果人生有来世,我期望我来生是一只太阳雀或知更鸟,几粒草籽、几滴露水就是一顿好午餐。
然后我用大量的时间飞翔和歌唱。
我的内脏与灵魂都朴素干净,飞上天空,不弄脏一片云彩;掠过大地,不伤害一片草叶。
飞累了,天黑了,我就回到我树上的窝——我简单的卧室兼书房——因为在夜深的时候,我也要读书,读这神秘的寂静和仁慈的月光。
8、整体感知作者叙写了一次充满诗意的月夜探访,作者探访的对象有:3分蝈蝈、虫子、、、9、体验情感第②段和第④段,作者流露的情感是不同的,请分别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2分第②段:第④段10、品味语言⑴“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有的底细,花的底细。
”这里的“宇宙飞船”一词是什么意思? 2分⑵比较第④段画线句子“不过”前后的内容,说说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2分11、主题探究一次月夜探访,竟让作者产生了做一只鸟的奇特想法,说说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分12、教材链接A、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
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
(《明天不封阳台》)B、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都市精灵》)C、飞累了,天黑了,我就回到我树上的窝——我简单的卧室兼书房——因为在夜深的时候,我也要读书,读这神秘的寂静和仁慈的月光。
联系上面三段文字,说说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3分答阅读《你见过那棵树吗?》,完成下列各题13分关于那棵树,最初是我的邻居加根太太告诉我的。
那天,我坐在后院欣赏着十月的暮色,加根太太过来问我:“你见过那棵树吗?”她接着说:“就是那边下去拐角的一棵,五颜六色的,漂亮极了,好多车路过都停下来看,你该去看看才是。
”我对她说我会去看的,可转眼我就把这事给全忘了。
三天后,我在街上跑步,脑子里牵挂着几件恼人的小事,昏昏沉沉的,忽然,一片耀眼的桔红色跃入眼帘,一时间,我还以为是谁家房子着火了呢,但我马上就想到了加根太太说的那棵树。
我朝那棵树走去时,不由逐步地放慢脚步。
这棵树的形状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仅仅一株不大不小的枫树。
但加根太太说得不错,它的颜色确实奇特。
整棵树就像画家手中五彩斑斓的调色板,树底部的枝丫是鲜艳的梅红色,树的中部则燃烧着明快的鹅黄色和桔红色,再往上,到了树梢,枝条又缓缓地过渡成绛红色。
在这火样的色彩中,流淌着浅绿的叶子汇成的小溪,深绿的叶子则斑驳点缀其间,竟似至今未曾受过一点秋天的侵袭。
这棵枫树集各种颜色于一身,它张开宽大的枝丫,历数着四季轮回,容纳着五湖四海,俨然是一个缤纷的地球。
深浅错落的绿叶,昭示着过南半球的春夏,灿黄的叶子和光秃秃的枝丫勾勒出北半球的秋冬。
整个星球就围绕这个时空的交集点和谐运转。
我慢慢走近这棵枫树,就像虔诚的朝圣者缓缓步向神殿。
我发现靠近树梢的地方有几根光秃秃的枝丫,上面黑乎乎的小枝像鹰爪一般伸向天空。
这些枯枝上落下的叶子一片猩红,像地毯似的铺在树干周围。
我不禁为这棵树无所不包的美惊叹不已。
这时我想起了作家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相关星星的那段评论。
他在《自然》一书中写道:倘若星座一千年才出现一次,那么,星座的出现是一桩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可正因为星座每夜都挂在天上,人们才很少去看上一眼。
对于眼前这棵树,我也有同感。
这棵树此时的华美只能维持一个星期,所以它对于我们相当珍贵。
可我竟差一点错过了。
有一次,当诗人埃米利·迪金森的父亲偶然看见马萨诸塞州上空一道炫目的北极光时,他立刻跑到教堂鸣钟以告知所有市民。
现在,对这棵树,我也产生了这种传颂的冲动。
我愿成为秋天忠诚的信使,让田园乡村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了解它的奇妙。
可我没有教堂的大钟,也没有快马,但我会在回家路上每遇见一位邻居,就去问他那个加根太太曾问过我的极其简单又极其重要的问题:“你见过那棵树吗?”13、具体感知文中说:“我不禁为这棵树无所不包的美惊叹不已。
”“无所不包的美”包括哪些美?2分14、语言拾奇“……,树底部的枝丫是鲜艳的梅红色,树的中部则燃烧着明快的鹅黄色和桔红色,……”句中加点的“燃烧着”一词好在什么地方?2分15、情感探幽“我慢慢走近这棵枫树,就像虔诚的朝圣者缓缓步向神殿。
”句中“虔诚的朝圣者”体现了我对这棵树怎样的心情?2分16、内容探究文章引用作家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在《自然》一书中关于星星的那段评论,其用意是什么?2分17、精妙构思文章结尾处“你见过那棵树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18、语文实践文中的那棵树的确是一道优美的风景,如果你是导游,领着一群游客来欣赏这棵奇树,你将作怎样的介绍?请写一段解说词。
(30字左右)3分阅读《敬畏每一棵树》,完成下列各题 13分树是一种静静的生命矗立。
当我不经意地从树下走过,总是微微觉出些长者气息。
我总以为草与树有着本质的不同,大家虽同属被子植物,但草的柔弱与树的坚毅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在树面前,草是低矮的,是长不高的随风摇摆的孩子,在树面前,草是幼嫩的。
树则不同。
哪怕是落叶树,它的枝干也依旧在寒风中倔强地挺立。
我将之视为一种精神,一种宇宙间难能可贵的精神。
人类喜欢同树居住在一起,人们经常这样谈论一户人家的住址,比如“他家门前有两棵老槐树”,比如“过了七棵柳树往东,再看见门前有株枣树的,就是了”。
《诗经·小雅·伐木》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一句也是证明了这个点的。
另汉字中有个“困”字,看上去就是四合院当中种棵树的意思,似乎不太吉利。
但人们照种不误,为啥?因为不种树就成了“囚”了,与其庭中无树而成为“囚”,则宁可庭中有树而遭“困”了。
再说倘若种的是果树。
到了秋天还可额外添些佳果,岂不是一桩好事!动物何尝不喜欢同树呆在一起。
世界上动物种类最繁盛的地方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那里树最多,所以动物也最多。
同样,热带雨林中,我们能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鸟,最漂亮的昆虫,最灵活的猴子,最毒的蛇以及最凶猛的鳄鱼。
树与动物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现代人在疯狂伐木,森林中的树被肢解用来做地板、做家具,或被粉碎用来造纸;另一方面,现代人又在大规模地植树。
比如在城市的街道边种上绿树,以清洁空气,美化环境;比如在荒山秃岭上种树,以防风固土,改善气候。
但无论如何,人造速成林终究无法同原始森林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