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参考:一题多体裁的满分作文讲评
【作文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有一则广告词说“尺度把握人生”,意思是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应该把握好分寸。
当然人生各异,尺度不一,究竟如何把握,并无统一的答案。
请以“尺度”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此题审题没有难度,题引中给我们讲明了写作的主旨:“无论对己、待人、处事,都应该把握好分寸。
”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进行写作。
人生,是一门艺术,它最讲究的是对“度”的把握。
尺度把握不准,有时可能会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局。
但人生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才能写好作文。
如拿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来说吧,这个尺度的把握就非常有讲究,近之一尺则嫌近,远之一尺则嫌远。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亲密距离,其范围在15厘米~44厘米之间;个人距离,其范围为46~122厘米;社交距离,其范围为1.2~3.7米;公众距离,其范围为3.7米以上。
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人们由陌生到熟识,由相识到相知,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
空间距离的缩短,人们心灵间的距离也在缩短,把握好距离的尺度,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灵的沟通。
当然,此题又不限于写人生,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只要能把握好尺度,就能在生活中左右逢源。
至于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还可以写成散文。
【评分标准】
一类卷(59-65分),要求文体特征明显;立意深刻(在把握好尺度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能辩证地分析,说明为何要把握尺度,把握尺度的实质是守住为人的原则,怎样才能把握好尺度,把握尺度的好处可以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语言生动形象,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构思新颖;感情真挚等。
(以上有一点突出者即可)
二类卷(54-58分),要求审题准确,结构完整,文体合乎要求,语言表达流畅。
三类卷(46-53分),审题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明显,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45分以下),文体特征不明,审题不准,结构欠完整(字数不足),语句不通顺。
另外,改动标题扣2分,错别每个扣1分,不重复计,扣完5分为止。
【考场佳作】
一、记叙类
尺度
301班杨讷
电视里正播着有关“非典”的新闻,说在广东已有多人被染上“非典”死亡。
王妈正为这些人感到伤心时,电话铃响了。
“喂,儿子啊,有什么事吗?”
“妈,我明天就回来了。
”
“怎么好好地就回来了呢?”王妈不解。
“没,没什么……”
突然想起儿子打工的地方靠广东很近,王妈便问:“是不是你也染上‘非典’”了。
“当……当然没有,只不过是发烧了,好了,明天你到村口接我吧,不要让……让别人知道。
”
挂了电话,想起儿子刚才的支支吾吾,又听到了电视里在说“染上‘非典’的主要症状有发烧,无力……”,她一下子呆了。
莫非儿子真患上了“非典”,这可怎么办不成呢?脑子里突然想起了村口的那块碑。
碑上刻有“公元227年,大战,村中壮丁都被抓走作战了,都染上了瘟疫,只有一人活了下来,并回到村庄……”
第二天早上,王妈领着村民们在村口等着她的儿子,村口那条河的水静静的流着。
儿子回来了,瘦了。
他见到妈,刚要越过那条河。
“别过来!”一个喊声让他停住了。
王妈说:“儿啊,你当着大伙的面说清楚,你究竟有没有染上‘非典’?”感觉到儿子的犹豫不定,王妈说:“儿啊,对不起,妈不能让你回来,害了村民。
”
作,整部电视作品融合了作者的原创思想与电视人的艺术头脑,获得了空前高的收视率,着实称得上是一个值得永久敬奉的经典。
电视剧很长,却远远无法满足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观众的胃口,于是颇有商业头脑的导演与演员们再度聚首,赶拍了《还珠格格续》。
由于观众心中憋闷已久,此剧刚一播出,便借着上部的余热,大红一把。
皇室成员是被追杀还是被寻回的悬念彻头彻尾揪住观众的心。
终于,收视率再度狂高。
至此,大家都满足了。
观众看到了圆满的爱情团圆,电视制作者收到了观众满意的笑脸,演员们凭借出色的演技与超高的人气从此走红。
这本应该是一个圆满的结局,皆大欢喜。
可有些人仍不收手,重整戏班,拍摄了新作,于是《还珠格格第三部》伴随着关于“止废”的议论应运而生。
结果,滥拍的第三部《还珠格格》完全失去了前两部的韵味,搞得太过离奇。
原来纯粹的清宫疑云突然飘过国界,跑到外国去了。
于是又是一场追杀打斗,动作雷同,只是换了地点。
事情既然发生,而且不甚成功,我们就应想想原因。
归根结蒂,还是在尺度的把握上出了问题。
聪明人应该把握好尺度,见好就收,这样在人们脑中留下的只有美好,别见其他。
可有人偏不,贪婪地动手,最终只让观众倒了胃口,大师琼瑶也坏了名声。
雪下了,人们说很美,白雪皑皑,令人陶醉,可一旦《还珠》一样失了尺度,便成了灾,人人厌恶,人人畏惧。
由此回归影视本身,原著的好看,续集精彩,可再续下去,就好像“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道理一样,难于登天了。
可观众在此说话何用?那就奉劝一句:别看续集!
简评: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美文。
作者从前些年热播的《还珠格格》说起,接着又讲了它一续再续的不同结果,侃侃道来,从正反对比角度阐述了文艺创作中尺度把握的重要性——把握好了可以达到既满足观众味口,又提高收视率,还捧红演员、导演、作者的三赢效果;把握不好,则倒了观众胃口,也让作者、演员等声誉扫地。
作者突破单纯写人生的套路,从艺术角度说事理,蹊径独辟,具有新意。
不足之处是没涉及到人生
三、议论类
尺度
302班于红慧
心是天平是衡量心灵的尺度,在与人相处或处理事务时,宽容是一把好尺,把握好它,可以更好地调节人际关系。
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和氏璧”问题上崭露头角,在渑池会上辉煌,蔺相如成功地完成了由“麻雀”到“凤凰”的转变,而正是他的一步登天,引起了廉君的不满,“相如素*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吾见相如必辱之。
”一系列的狂言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相如只是“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这引起了相如门客的不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君同列,廉颇宣恶言,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相如固止之,曰:“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如此宽大的胸襟,如此的待人尺度,成就了赵国的辉煌,若不是蔺相如宽容地对待廉颇,与他成为刎颈之交,若不是蔺相如大度地处事,怎能够成就赵国的辉煌?正是蔺相如把握住了待人、处事的尺度,才把握好了自己的人生。
松下电器的总裁松下幸之助是一个严格要求员工的人,哪怕你接电话的姿态不对,也会引来松下的呵斥。
可有一次,松下手下的一位部长却因工作失职,致使工作发生火灾,公司损失重大,而正当这位部长为赔偿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松下的电话到了。
他没有向他索赔,而是让他继续在厂里做下去。
松下说:“对待一个人要把握好尺度,他自己做错了事,自己会自省。
再责怪于他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结果令松下很满意。
那位部长办事尽心尽力,再也没有出过差错,志了松下的一位得力助手。
松下把握住了待人的尺度,才没有失去这位得力的助手。
由此可见,正确对待自己,宽容对待他人,不但是成就自己的事业,也是成就他人的一把好尺度。
让心灵的天平平衡,尺度是必要的。
简评:
此文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作者开头提出“在与人相处或处理事务时,宽容是一把好尺,把握好它,可以更好地调节人际关系”的中心论点,然后举蔺相如、松下幸助之二个例子对论点进行证明,得出“正确对待自己,宽容对待他人,不但是成就自己的事业,也是成就他人的一把好尺度”的结论,最后呼吁把握好尺度,让心的天平平衡。
论证层次分明,首尾连贯。
不足者,所用事例陈旧,没有新意,且记叙成分较多,似在展示自己的背书功夫,在议论说理方面反而显得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