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开天辟地(课堂实录)

13.开天辟地(课堂实录)

《开天辟地》课堂实录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

(板书:大)这是什么字?生:大!师:我要请几个同学把这个“大”字表演出来。

看看你们是不是会表演。

(老师邀请学生上台)师:有一个要求,各自做各自的动作,让人一看就清楚这是“大”。

不要看别人哦!开始!(生用各种动作表示“大”)师:你觉的谁表演的最像?生:第二个同学最像。

师:像在哪里?生:她用她的身体把“大”的意思做出来了。

师:原来“大”是一个伸开手臂,岔开两腿,站立着的人,对不对?这样的形状跟大字差不多。

这叫象形。

再看这位同学在那里不停地用手大幅度晃动,你觉得是不是“大”?生:我觉得她也能表现大,因为她把手势表现得这样扩大,也能表示“大”。

师:当然喽,这就叫意会。

一个“大”字,让我们四(4)班的同学一演,就那么丰富。

用掌声送他们下去。

师:我在这个“人”的上面加一横,这是什么字呢?生:天。

师:这一横代表什么呢?生:代表天空。

师:(板书:天)好,咱们就来说说天。

生:天是蔚蓝的。

生: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看我在这个“人”的下面加一横,认识这个字吗?生:不认识。

师:这个字呀后来作了演变,它就是我们现在认识的(板书:立)生:立。

师:下面这一横表示什么呢?生:下面这一横代表大地。

师:这个人就站在了大地上(板书:地)我们简单地聊聊“地”,你觉得“地”怎么样?生:地非常的厚。

生:地非常的大,而且很辽阔。

生:地上面有很多生物。

生:地的颜色是很多的。

生:我觉得地上有许多稀奇的植物。

师:广袤的大地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当然,地不经意的一抖动,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古人要把表示人的“大”字放在天之下,地之上呢?生:因为有个神话叫《开天辟地》,那个人代表盘古,他手托起的是天,踏着的是地。

师:也许古人造字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人本来就是在天之下,地之上生活的。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走进一个又一个的关于天与地的故事。

(板书:开天辟地)一起读。

生:开天辟地师:我们读过童话故事,也读过寓言故事,《开天辟地》是什么故事?生:神话故事。

师:对,它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神话,它主要讲什么呢?生:主要讲了盘古开辟了天地,后来盘古死后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师:说得真好,既简练又清楚。

这个《开天辟地》神话故事告诉我们世界是怎么来的,像这样的神话故事,是我们人类第一个关于世界最初本源的故事,所以这样的神话又叫创世神话。

(板书:创世神话)这创世神话是怎样千古流传下来的呢?生:应该是一代一代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师:比如说爸爸妈妈讲给谁听?生:讲给他们的孩子听。

师:孩子长大了,做了爸爸妈妈后又讲给谁听?生:又讲给孩子听。

师:对呀。

一代一代这么传下去,我讲你听,你讲他听,这叫什么呀?生:流传。

师:嗯!这种方式就叫口耳相传。

我小的时候,我妈妈就给我讲《开天辟地》的故事,我听了一遍就记住了。

于是我就讲给我的小伙伴听,他们也记住了。

我做妈妈了,我就讲给我的孩子听,他一听也记住了。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等你们做了爸爸妈妈以后讲给你们的孩子听呀?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口耳相传讲故事,首先我们进行第一轮讲述,就讲我们熟悉的《开天辟地》的故事。

师:请你们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到前面来讲。

生:我想讲盘古站起来之后开天辟地的样子。

生:我想讲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的样子。

生:我想讲盘古临死时身躯化成万物的样子。

生:我想讲盘古头顶天脚踏地的样子。

(四位学生按故事的先后顺序到台前排列)师:第一轮口耳相传讲故事就要开始了,请你们评出这四位讲述者中你最喜欢的一位。

(学生绘声绘色讲故事)师:同学们,第一轮讲述结束了,你最喜欢谁的讲述?生:我最喜欢听最后一位同学的讲述,她讲得不仅有动作有表情,而且声音很好听。

师:依你理解口耳相传最关键的是讲,但不一定全部靠嘴巴讲,还要配以什么?生:还要配以动作,这样别人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故事的意思。

生:我最喜欢第二个同学讲的故事,因为他讲的绘声绘色,很生动,而且动作也很优美。

生:我也喜欢第二个同学讲的故事,因为他讲的声音有高有低的,动作也很刚强,显示出了盘古的阳刚之气。

生:我最喜欢第三个同学的讲述,因为他讲的那段很全面,而且吐字很清晰。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四位同学,因为他们不仅把书上的内容变成了自己的语言,充分地消化,而且把自己的语言变成了口头语言,生动地讲述出来,所以让我们觉得听神话故事是一种享受。

师:你觉得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什么地方最有意思?生:我觉得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最有意思。

师:噢!你对这个大神的开天辟地最感兴趣。

(板书:神)生:我对盘古开天辟地后身躯化成万物这段感兴趣。

(板书:化生)生:我对盘古开天辟地时头顶天脚踏地感兴趣。

生:我对宇宙混沌一片感兴趣,因为我想看看地球还没有开辟的时候是怎样的。

师:课文中告诉我们:宇宙还没有分开之前像什么?生:像个大鸡蛋。

师:你对混沌的蛋感兴趣?生:是的。

师:(板书:蛋)师:你觉得这个蛋有意思在哪里?生:我觉得这个蛋很大很大,而且混沌一团。

师:那混沌一团会是什么样的呢?生:乱七八糟的。

生:我觉得这个蛋很神秘,而且课文里没有仔细地描写,我对它很感兴趣。

师: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生:蛋清在上面,蛋黄在下面,盘古睡在中间。

师:混沌一团是啥样的呢?生:到处都是黑乎乎的一片,而且里面有一些烟雾在缭绕。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看来这不是一般我们所见的大鸡蛋,它是一只神奇的宇宙蛋,那么混沌一团,没有光,没有声音,可以说无规无序。

有的同学说对大神盘古开天辟地感兴趣,你们觉得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有意思在哪里?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显示课文片段)生:他开天辟地的时候左手持凿,右手握斧,描写的很仔细,所以我对这段感兴趣。

师:我听出来了,你是对作者的描写感兴趣,开天辟地过程中你觉得什么有意思?生:我觉得他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一阵猛劈猛凿,大神的神力很强,我觉得大神很有意思。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大神的神力的话,用什么来形容?生:身强力壮。

生;我觉得应该是神力无比。

生:力大无穷。

生:法力无边。

师:好!看来这真是一个超凡的大神。

还有一段写盘古开天辟地的,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段也很有意思呀?生:我对他的身体随着天的变化和地的升高而变化感兴趣。

生:我对大神产生了几分敬意。

师:只有几分敬意?生:很多敬意。

师:那你说一句话来赞美他。

生:我觉得能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盘古创造的。

师:感谢得好!你看他顶着天,立着地,用一个成语就是?生:顶天立地。

师;他既像一个巍峨的巨人,又像一根长柱子似的,或者说简直就是一根擎天柱。

还有同学认为这化生很有意思,它有意思在哪儿呢?生: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人没有这样的神力,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我觉得他的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亮的月亮,那么盘古的眼睛该有多大呀!师: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范围了。

是呀,盘古垂死化生以后,化成了天地万物。

(播放大自然景色录像)师:你们觉得盘古垂死化生以后,化成了一个怎样的世界?生:化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生:化成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

生:化成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生;化成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师:还是无规无序的吗?还是无规无则的吗?生:不是。

师:它那么的美丽,充满生机,那么的有规有序。

盘古真的很伟大!同学们,当我们看着这神奇的蛋,说着神开天辟地的故事,看着这神开天辟地化生以后的景象,你们觉得这神话故事有意思吗?生:有意思。

师:喜欢神话故事吗?生:喜欢。

师:这神话故事和你以前读的童话、寓言等故事比有什么不一样的?生:它是人们编出来的。

生:我觉得神话故事篇幅很长,而且都和神有关,很神奇;童话故事都是写植物呀,动物呀!师:(板书:神奇)生:神话故事都是一代一代人传下去的。

师:神话故事里的角色,譬如盘古是怎样的?生:他是威力无边。

师:(板书:超凡)当盘古化生成天地万物,你读到这里还觉得怎么样?生:还让人们勇于探索,好像包含一种感情在里面,让我们展开无尽的想象。

师:用这样的话来说,故事的结局很圆满,也很浪漫。

(板书:浪漫)这只混沌的宇宙蛋,这个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以及垂死化生的神奇浪漫为神话故事产生出无尽的想象空间,神话真的很伟大。

我们把这个神话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可以吗?我觉得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尤其有英雄气概。

师:接下来让我们进行第二轮讲述,我请一个孩子来讲,要讲得很有英雄气概,你们推荐一个。

(掌声有请同学上台演讲,这位被推荐的同学把故事讲得非常棒。

)师:如果我们创建一个神话故事团,那你一定是——生:团长。

师:你们有没有想过,《开天辟地》的故事是谁创造出来的呢?生:是我们的祖先。

生:是我们的人类。

师:那就让我们把时光倒流,来到很久很久以前。

(显示远古时代的场景)师:地球上有了人类,人们在地球上生活,他们去森林里打猎,在江河里捕鱼,去草地上放牧,在大地上舞蹈。

忽然有一天,他们意识当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世界上,这天和地是哪儿来的呀?这世界是哪儿来的呀?这万事万物又是哪儿来的呀,于是先民们就大声地问天空——生:这天是哪儿来的呀?师:他看着天上的朵朵白云大声地问着——生:这天是哪儿来的呀、这地是哪儿来的呀?师:他们看着这天上的太阳,百思不得其解地高声问——生:这太阳又是哪儿来的呀?师:他们看着江河疑惑不解地问——生:山河是从哪儿来的呀?师:他们对着高山大喊——生:江河是哪儿来的?高山是哪儿来的呀?师:然后他们还要问自己——生:我们是哪儿来的呀?师:于是先民们有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或许在这世界还没有开始之前是一个大鸡蛋,或许在这个大鸡蛋里面有一个英雄大神,他的名字叫盘古——生:也许他正睡在里面,有一天醒来把大地开辟了,头顶天,脚踏地处在天地之间。

师:也许盘古死了,这天上的太阳——生:是他的左眼。

师:明媚的月亮——生:是他的右眼。

师:是呀!这天上的风和云呢?生:是他呼出的气;他的声音是轰隆隆的雷霆。

师:同学们,先民们就是这样也许、也许……想象着、想象着,于是有那么一天有了《开天辟地》的故事,代代相传,传到我们这儿,我们也知道了——生:“开天辟地”的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想象怎么样?生: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生:我觉得很伟大。

生:他们的想象很丰富。

师:多么神奇、多么浪漫,而且想象是那么的合理,你看这口中呼出的气——(显示最后一段文字)生:(学生齐读)变成了风和云。

师:发出的声音——生:变成了轰隆的雷霆。

师:左眼——生: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

师:右眼——生: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

师:隆起的肌肉——生:变成了三山五岳。

师:流淌的血液——生:变成了奔腾的江河。

师:筋脉——生: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

师:皮肤——生:变成了万顷良田。

师:就连流出的汗水——生: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师:你看咱们的先民们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把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和自然作比较了,让我们现在读起来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自然,先民们真的太伟大了!同学们,读着我们汉民族的开天辟地的故事,你们有没有想起其他的创世神话?读过吗?生:读过,我读过印度创世神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