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最快最有效的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一语言,因而,对程序的空间和时间要求很高的场合及需要直接控制硬件的应用场合,汇编语言的应用是必不可少三、课程目标
汇编语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
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内部的运行机理,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相关
知识,为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
上机实验,使学生受到软硬件实验的初步训练,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1) 为什么要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2) 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的数之间的转换
(3)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运算
(4)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5) 几种基本的逻辑运算
2.基本要求
了解机器指令、代码指令、机器语言、汇编指令、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源程
序、汇编程序、汇编等概念;掌握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的数之间的转换及
运算;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与”、“或”、“非”、“异或”等几种基本的逻辑运算;
第二章80X86计算机组织
1.教学内容
计算机系统概述、存储器、中央处理机和外部设备。

2.基本要求
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及其关系。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总线;存储器的内容、地址及存储器的分段;中央处理机的组成、80X86系列CPU工作寄存器构成和功能,特别是段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外设接口、端口和8086/8088的端口地址范围和访问方法。

第三章80X86的指令系统
1.教学内容(重点内容)
IBM PC机的寻址方式、IBM PC机的指令系统。

2.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IBM PC机寻址方式及物理地址的计算;数据传送、算术、逻辑、串处理、控制转移和处理机控制指令六组中的所有指令的格式、操作、及影响的标志位。

了解机器语言的指令组成;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1.教学内容
汇编程序功能、伪操作、汇编语言程序格式、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2.基本要求
掌握DEBUG程序和命令及能用DEBUG 程序调试和运行简单小程序;汇编语言上机步骤、汇编程序的功能;数据定义及存储器分配、表达式赋值“EQU”和“=”、段定义、程序开始和结束、对准、基数控制等六类伪操作;汇编语言程序格式中的名字、操作、操作数和注释等项。

第五章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基本结构、循环程序设计和分支程序设计
2.基本要求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制步骤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循环的设计方法和多层循环的设计;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并能编制相应的程序。

第六章子程序结构
1.教学内容
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嵌套与递归子程序、子程序举例和DOS系统功能调用
2.基本要求
掌握子程序的定义、调用及参数传递的方法;子程序的嵌套调用方法;DOS 系统功能调用的方法。

理解子程序的递归调用方法。

第七章高级汇编语言技术
1.教学内容
宏汇编、重复汇编和条件汇编。

2.基本要求
掌握宏定义和宏调用;重复宏定义。

理解条件汇编。

第八章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I/O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直接控制I/O方式和中断传送方式。

2.基本要求
掌握I/O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直接控制I/O方式的编程方法;中断、中断向量设置和取中断向量的方法、中断过程、中断分类、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制方法。

了解DMA方式的概念和步骤。

第九章 BIOS和DOS中断
1.教学内容
键盘I/O、打印机I/O和串行通讯口I/O。

2.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掌握键盘、打印机和串行通讯口的I/O的编程方法。

第十章图形显示
1.教学内容
显示方式、文本方式、字符图形、动画显示的基础和彩色图形。

2.基本要求
理解用汇编语言设置显示方式、及图形、文本编制程序。

五、课时分配表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沈美明温冬婵主编)

参考书:
1.《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年6月出版,顾元刚等编主编)
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吴向军,罗园明等主编)
七、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建议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中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指令和寻址方式,为了使学生尽可能早些上机开始编程训练,可把有关指令分散到其后各章节讲述,例如,把转移指令放到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一章,把中断指令放到输入输出程序设计一章等等,同是结合大量的习题练习强化学生对有关指令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在后续章节中能熟练应用
修订人 (签字)
审核人 (签字)
批准人(签字)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二、实验课程简介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技术、操作系统等其它课程的先导课,汇编语言实验是汇编语言教学中一个必需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和编程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实验目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编程,多上机操作调试,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才能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技巧,才能真正学好本课程。

因此,学生在课内学时之外,还要多进行课外上机练习,多做题,多实践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必须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微机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寻址方式和伪指令系统、系统功能调用的方法和使用等知识。

其主要目的是:
1.掌握程序基本结构以及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阅读、编写、调试汇编语言程序的能力。

3.掌握调试程序DEBUG的使用,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4.学会使用MASM、LINK、DEBUG等汇编工具软件。

5.通过上机实践,学会简单汇编程序的编程,调试方法。

6.通过上机实践,初步学会利用系统软、硬件资源及开发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

7.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四、实验内容与要求
1.掌握DEBUG的应用
2.掌握寻址方式
3.熟悉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即用EDIT建立ASM文件、用MASM产生OBJ文件和用LINK程序产生EXE文件。

4.掌握程序的调试方法。

5.掌握汇编语言指令和伪指令的基本功能
6.掌握分支程序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7.掌握循环程序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8.掌握子程序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五、主要仪器设备
安装MASM的计算机
注:综合性实验利用开放实验室时间
七、考核方法
考核内容:
1、实验操作:在实验进行中,老师考察学生的实验认真态度、实验操作技能
及实验结果给出实验操作分。

2、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学生书写实验报告,于下一次实验前提交。

教师根
据学生实验报告书写的完整性、调试数据的合理性,对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的问题分析、实验总结等方面给出实验报告成绩。

其中报告完整、字迹工整(30%)、实验步骤清楚(30%)、实验结果正确(20%)、分析总结认真(20%)。

3、实验考核:由平时学生实验和实验报告成绩作为本课程实验成绩。

本实验成绩所占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

八、教材及参考书
建议教材:
1.《汇编语言实验讲义》自编)
建议参考书:
1.《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年8月出版,沈美明温冬婵等主编)
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吴向军,罗园
明等主编)

制订人(签字)陈生庆
审核人(签字)
批准人(签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