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作文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作文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作文教学
【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学生最无从下手的课题。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愿意去写,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作文教学是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作文;兴趣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
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

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可以开始作文教学了。

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

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写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

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只能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

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不知从何处下手,教师指导不得力,批改费时、费劲,效果差。

但是如果我们运用以网络、多媒体等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助作文教学,就可以力避上述弊
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生活的范围大多是以学校和家庭为半径所作的圆。

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方面来看,这是不够的。

教师还要寻找各种时机,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
兴趣,让学生多方面地感知我们这个伟大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

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崛起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得以运用。

因此,习作训练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手段创设特定环境,激发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

这样,教师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

与此同时,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可以关掉片中的配乐及解说音响,只展示给学生直观、完整的画面),并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

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下笔成文也就比较容易了。

初稿完成后,教师重播被观察过的录像,并打开配乐及解说音响,让学生用自己的作文与片中的解说词进行比较,找出观察写作中的疏漏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足,再进行补充修改。

由此而写出的作文,质量往往比采用传统作文指导方法,由学生自由写出的作文质量要高出许多。

如果是要求学生写叙事、说理、抒怀类的作文,亦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或用投影映出作文材料(文字、图画等),或用录像展示客观事物的原貌(整体、局部、细节等)发展变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画面,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根据漫画进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可将报刊上发表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漫画用复印机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进行投影。

一幅并不惹人注意的小漫画被突然放大映现在银
幕上,能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感知,倍增写作的新鲜感。

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作启发性分析,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出写作的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一次习作训练课上,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刺猬背西瓜》的故事片。

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观看并进行了交流。

大家积极发言。

有的说“刺猬可以背枣,决不能背西瓜。

情况发生了变化,它不能再用妈妈教的‘背’的方法。

”还有的说“尽管小刺猬背西瓜闹出了笑话,但它不怕挫折和失败,终于学到了新的办法。

”经过交流讨论,同学们提高了认识,受到了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

教师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阅读实践展开联想,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文。

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只有凭借一定的内容,才能训练学生认识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要有丰富的内容可供选择,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和积累习作素材。

观察是所有感觉器官对特定事物的感知体验。

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化被动为主动,无疑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方法。

2.1利用计算机指导学生观察,易于使学生抓住观察重点
由于计算机的可控性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通过镜头的特写定格、闪烁、重播等手段,让学生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有侧重地观察。

例如在
《记一次体育活动或游戏》的作文时,学生虽然事先参加过拔河比赛、袋鼠跳等活动,但由于当时沉浸于赛事中,观察不够仔细。

此时教师如果播放当时比赛实况的录像,让学生观看比赛全过程,学生通过录像就能对全程了如指掌,之后再从面的观察切入到点,通过对某一典型人物的特写定格,引导学生对参赛者脸部表情、身体姿势、手脚的动作等方面作重点细致的观察,如此点面结合,学生再写起作文来便能言之有物,重点突出,而且能举一反三,将这种观察方法应用到写其它的作文中去。

2.2利用计算机指导学生观察,能增强观察的条理性
写景的文章,要求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范文《秋游景山》学过之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秋游。

回校后,指导学生写《秋游西山》。

但实地观察的无序性和无意性使学生在作文时颇觉棘手,为了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便可利用计算机将秋游时摄制下来不同景点制成课件,并在课件中设计了不同的观察顺序。

然后指导学生依照不同的观察顺序将景点重新排列进行观察。

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可以将景点按从近到远的方式排列,也可按移步换景的方式排列,或者按从中心到四周的辐射性的方式排列……排列方式的不同其实也就是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

确定观察点后,用鼠标按景点有序播放。

通过排列和观察,学生都明白观察景物时观察点可以变,
但必须有序。

3积累素材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好句、
精彩片段等。

3.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3.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

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新课程背景下的习作教学,要实施开放式,全方位拓展开去,引领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观察等。

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作文教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写得轻松。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收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