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演示文稿
1、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 样的选择。
2、人生选择是人的自我觉醒的表现,是对自我 价值的肯定。
能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是影响人一生事业成功和生 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3.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难点)
A、物质世界多样性决定了人生选择的多样性。 B、只有符合客观条件的人生选择才是正确的。 C、人生选择必然在一定生活范围内并受一定 客观条件限制。
作为中职生,你认为自己存在着哪些发展的可能?
4.人生选择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难点)
只有选择那种符合客观实际的人生道路,才能收获美好人生
他开始悔悟,决心改过自新,重新读书做人,特地拜当时有名 的学者陆云为师父,并投效军旅,后来做到了很高的职位,成为有 名的忠臣孝子。
( 二)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 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 将来。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过去、现 在和未来?
课后小结:本节我们懂得了选择人生道路要从客 观实际出发,了解客观实际的定义、要求和包括 的几个方面。 课后作业: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 2、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3、什么是从实际出发? 4、人生选择面临的实际有哪些?
问题: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 ?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定义(重点)
客观实际: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实际情况, 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 联系和关系。
(二)、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
线,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和保证。
唯物 主义 和唯 心主 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 字是指( )。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课后作业: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2页第1题 2、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3、什么是从实际出发? 4、人生选择面临的实际有哪些?
帕瓦罗蒂《我的太阳》
周恩来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
看光盘flash:第一课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预习学案 1、客观实际就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 ) ,即事物( )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 的种种( )和( )。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和( ) 相符合 。 3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必须探寻和把握客 观事物的( ),做到( ) 4、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 ( );其次还包括个人( );再次还 指人生( )阶段所具有的( )不同特点 、情况、问题。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 前提和基础
(一).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要从客 观实际出发。
1.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客观实际),也包 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主观实际)。
曾经有一只蚂蚁和一头大象,他们是好朋友,经常 再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洗澡。
有一天蚂蚁与大象之间有了一点误会,大象就去追 蚂蚁,蚂蚁撒腿就跑,跑啊跑啊,跑到一堆沙前,蚂蚁 钻到沙里了,只露出一条腿,一只老鼠看见了,就问蚂 蚁,说:"蚂蚁,蚂蚁,你为什么还露出了一条腿?大象 会看到你的。你真的很笨。" 蚂蚁没好气的说:"你才笨呢!我露出一条腿是想把 大象拌倒,你这只笨老鼠,别管我,等着看好戏吧!大 象怎么爬起来吧!"说完之后还坏坏的笑了几声。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 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前提和 依据。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 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 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 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 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 ,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 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讨论交流: ( 1)你是否后悔你买到的东西?为什么? (2)在拍卖的过程中,你的心情如何? (3)有没有同学什么都没有买?为什么不买 (4)你是否后悔自己刚才争取的东西太少? (5)争取过来的东西是否是你最想要的? (6)什么在影响和左右你的选择?
预习学案 1、能不能做出正确的( ),是影响人一生事 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2、物质世界的( )和( )为人生选择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 3、由于选择对象的多样性和选择主体目的的多样 性,人生选择存在着多种( )。 4、一个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首先使自 己的主观愿望符合自己的( );还要了解社 会发展的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 ),主动地承担社会历史赋予我们的( ); 还要主动选择,既要抓住选择的( ),又要 ( )选择。
鲁侯养鸟 有一天,鲁国城郊飞来一只罕见的海鸟。猎人们知 道鲁侯喜欢养鸟,就捉住海鸟献给他。鲁侯惟恐海鸟死 去,就把它当成贵宾,供养在庙堂里,下令高级厨师每 天给海鸟准备丰盛的酒席,叫乐队演奏高雅的乐曲,让 海鸟欣赏优美的歌舞。可是海鸟却被吓得神魂颠倒,连 一点东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饿 死了。鲁侯对海鸟真是关怀备至,尽心尽力,但是,他 是用供养自己的方法来供养海鸟,海鸟怎么受得了呢?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 与客观相符合。
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 主义、本本主义,一是经验主义。两者的共同毛病是主观认识脱离当 时的客观实际,因而也就做不好工作。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 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名言: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宣布游戏规则 每个学生手中有5000元(道具钱),它代表了一个人一 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人生的理解随 意竞买下表中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有底价,每次出价都 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 即成交。 1.爱情500 2.友情500 3.健康1000 4.美貌500 5.礼貌1000 6.名望500 7.自由500 8.爱心500 9.权力1000 10.拥有自己的公司1000 11.聪明1000 12.金钱1000 13.欢乐500 14.长命百岁500 15.豪宅名车500 16.每天都能吃美食500 17.良心1000 18.孝心1000 19.诚信1000 20.智慧1000 21.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500 22.冒险精神1000
张诺名---周恩来初恋; 云南大学教 授;中国第 一个留法女 博士
张若名,她家境好,人特别聪明,性情刚烈 ,心高气盛,在校期间的成绩据说是从没得过第 二,人又长得漂亮!张若名与周恩来一同坐牢。 周恩来和张若名惺惺相惜,才气本身都是不同凡 响,相貌又是难得人中龙凤。
“张若名因为出身问题,在党内受到审查。又因参 加政治活动,遭到法国警察几次跟踪盘问。她感到委 屈和不满,决定退出党组织,留在法国专心读书。 “我是认定马克思主义不变的,我的终生伴侣, 必须是志同道合,经得起艰难险阻的战友。于是我主 动与张若名说清楚,开始与邓颖超通信,还向她求 婚。”
公元前638年十一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 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 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 动截击,完 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 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 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 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 ,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 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 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 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 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 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 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 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 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 去世了。 一个人不从实际出发,可以葬送一个国家的前途,宋襄公大概就属 于这类人。
因为禾苗的生长与阳光、 空气、肥料、土、水等 等有着客观联系,正是 这些客观联系,构成了 禾苗的生长规律。
人要尊重植物生长 的自然规律,不能 人为助长。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 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解释:
母鸡下蛋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只母鸡,他非常关心 这只母鸡每天下蛋的情况,渴望这只母鸡下更多 的蛋。心急的主人就开始想办法。他想,如果多 喂食物给母鸡,那么它就能下更多的蛋。于是, 他每天给母鸡比过去多一倍的食物。结果,这只 母鸡并没有多下蛋。主人没有气馁,认为一定是 给母鸡喂的食物还不够。于是他又增加喂食的分 量,结果,这只母鸡长得太肥胖,再也不下蛋了 。
课本第五页思考题: 为什么走好人生路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客观实际存在是决定人的思想意识的第一要素, 物质决定精神,所以走好人生路要从客观实际出 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2.人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实际
婴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李老师讲故事:周处改过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