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
(二)
开课单位: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
单元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课题第1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授课地点学时2学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
2.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生应该能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但具体到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上,可能对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不到位,甚至可能更多强调客观条件。

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主观要符合客观。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
教学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
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程度
教学进程及安排
第1课时
导入:
看图提问:读漫画“宝宝快跳”,你对该父母的要求有什么看法?
该父母犯主观主义。

不从实际出发。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出发点问题,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
花鸟鱼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宇观物质,社会事物、文化现象、人类自身,
故事1: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

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称赞。

原来文与可在他居住的地方遍种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他对竹枝竹叶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他画竹时能下笔有神,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下一首诗,称赞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从此胸有成竹作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

如果文与可不与竹子打交道,不论他怎样构思也不会胸有成竹即没有形成竹子的意识。

故事2:两只老虎的启示
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

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

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它不用再为一日三餐而发愁了。

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

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第一,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第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故事3:随机应变的烟灰缸
浙江省一厂家曾生产了一种质地和造型均不错的烟灰缸,大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过了一段时间产品渐渐受到冷落,原来这些国家寓所里普遍安装了电扇,电扇一开烟灰就飞起来很不卫生,他们马上试制了一种口小肚大底深的新式烟灰缸,果然又受到欢迎,但好景不长销量再次下降,原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有些国家的居民室内安装了空调,虽然烟灰飞不起来但主妇们嫌口小的烟灰缸不好清洗。

为此,厂家又设计出一种口大而底深的新样式再度占领了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