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醛酸途径与糖异生

乙醛酸途径与糖异生

乙醛酸循环
2乙酰CoA
2H2O 2CoA
琥珀酸
NAD+
NADH+H+
有些微生物因具有乙酰辅酶A合成酶,能利用 乙酸作为唯一碳源,使乙酸生成乙酰辅酶A,进 入乙醛酸循环。
• 从乙酸开始的乙醛酸循环总反应:
2乙酸
ATP AMP
琥珀酸
NAD+
NADH+H+
乙醛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 可以二碳物为起始物合成三羧酸循环中的二羧 酸与三羧酸,作为三羧酸循环上化合物的补充;
• 再植物和微生物内,脂肪转变为糖使通过乙醛 酸循环途径进行的。两个乙酰辅酶A合成一个 苹果酸,氧化变成草酰乙酸后,脱羧生成丙酮 酸可合成糖。
其它糖进入酵解途径
半乳糖 1-磷酸半乳糖 UDP-半乳糖 UDP-葡萄糖 1-磷酸葡萄糖 糖原或淀粉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酵解
S 3 糖的合成代谢——糖的异生作用
反刍动物糖异生途径十分旺盛,将纤维素分解为乙酸、 丙酸、丁酸等,脂肪酸转为琥珀酰CoA,然后异生为糖。G NhomakorabeaP GD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 丙酮酸
phosphoenolpyruvat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ADP
ATP
pyruvate(丙酮酸)
×
acetyl-CoA(乙酰辅酶 A)
乳酸 丙氨酸
草酰乙酸
凡能生成丙酮酸的物质均可转变为葡萄糖;
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的乙酰CoA不能逆转为丙酮酸,因 而不能异生为葡萄糖;
• 糖的异生作用: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及某 些氨基酸转变为糖的过程。
• 糖的异生途径: 基本按酵解逆行过程进行;并非完全使酵解的逆
反应。
甘油
Glucose(葡萄糖)
酯酶
Glucose-6-P(6-磷酸葡萄糖)
Fructose-6-P(6-磷酸果糖)
酯酶
1,6-Fructose-P(1,6-二磷酸果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