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课件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5
3. 行动团体
行动团体是一个决策单位(可能是个人或团体、组织),它的 决策影响或支配制度变迁的进程。
行动团体可分为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6
4. 制度装置
制度装置,“是行动团体所利用的文件和手 段,当这些装置被用于新的制度安排结构时,行 动团体就利用它们来获取外在于现有安排结构的 收入。”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7
2. 制度和秩序产生与变迁的源泉
① 制度要给予参与人一个稳定的预期。 ② 连续行为之间的博弈,是制度改革完善的 一个必要条件。 ③高重复率的博弈限制非合作性策略,构成 了制度和秩序内生的源泉之一。 ④合作性策略比非合作性策略更能促进个人 利益。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制度环境是一国的基本制度规定,决定、影 响其他的制度的安排。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4
2. 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是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 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制度安排可能最 接近于‘制度’一词的最通常使用的含义了”。
一般来说,制度环境决定着制度安排的性质、 范围、进程等,但是制度安排也反作用于制度环 境。
14
6. 林毅夫对制度变迁的分类
制度的功能、制度不均衡的原因
制度变迁的类型: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 得到(即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引起的。
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实行的。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5
(三)制度产生和变迁的产权基础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2
4. 哈耶克的演进主义制度变迁观
将生物学上的自然选择和进化演进方法应用 于经济制度的变迁分析之中,认为制度的变迁是 一个自发的演进过程,而不是一个理性设计的人 为制造过程。
形成自然演进制度的前提是要保证个人的自 由选择权,加上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博弈与互动关 系,可以达到信息与知识最大限度的交流与共享, 从而自然选择式地逐步筛选出一个好的制度。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1
3.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以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从供给方面将产权理论、国 家理论和制度形态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比较成型的制度变迁 理论框架。
其中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是其理论的两个基本支柱,国家不是 中立的,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 率负责。
9
1.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在某个社会发展阶段上,当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发生社会变革,导致经济基 础连同上层建筑都发生变化。
制度变迁首先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偏好和简单的成本——收 益分析,而主要取决于客观物质条件决定的,对特定制度再生产的 经济支付能力。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8
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模型
• (一)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 (二)制度变迁的自我强化机制与路 径依赖
• (三)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 • (四)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 度变迁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9
(一)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1. 制度变迁中的组织 •2Hale Waihona Puke 制度变迁的源泉 •3. 适应效率
制度变迁本质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0
2. 舒尔茨对制度变迁的分析
我们假定增长进程改变了对服务的需求,并 且这种需求上的改变又导致了以长期成本与收益 来衡量的供求之间的非均衡。
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会引起人的 经济价值的上升,导致劳动力市场价格提高,人 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上升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 等,这些变化就构成了对制度变迁的需求。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3
5. 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
制度不完全是理性设计的产物,不同利益集 而的博弈才是决定一个制度优劣的根本原因。
制度也不是完全自由演进的,因为利益集团 显然是一个对制度变迁具有决定作用的,并且具 有明确利益目标的主体。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2
(一)基本概念
• 1. 制度环境 • 2. 制度安排 • 3. 行动团体 • 4. 制度装置 • 5. 制度变迁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3
1. 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 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
第四章 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模型 •三、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四、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五、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
一、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 (一)基本概念 • (二)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过程 • (三)制度产生和变迁的产权基础
•1. 产权与制度的产生和变迁 •2. 秩序和制度的产生与变迁的源泉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16
1. 产权与制度的产生和变迁
产权与制度的产生和变迁有关高度的内在关联性:
首先,制度概念是产权概念的延伸。诺思认为,制度是为使财 富最大化所作出的契约安排 。
其次,产权是使市场顺利运行的前提。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8
(二)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过程
• 1.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 2.舒尔茨对制度变迁的分析 • 3.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 4.哈耶克的演进主义制度变迁观 • 5.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 • 6.林毅夫对制度变迁的分类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4章-制度变迁理论
7
5. 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 首先,制度变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 的制度对效益较低的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其次,制度变迁还可以被理解为对一种更有 效率的制度的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际制 度供给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等于制 度的边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