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腹部CT与MRI诊断详解

上腹部CT与MRI诊断详解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5、CT表现(平扫)
密度 1)低密度: 2)等或高密度:(少见) 3)混杂密度:囊变、陈旧出血、坏死、
钙化、脂肪变性
精品课件
低密度
高密度
稍低密度
精品课件
混杂密度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5、CT表现(平扫)
间隔 宽窄不一、方向不定---间隔征(原来的 包膜由于癌瘤发展而残留在更为扩大的 病灶中) 肝表面凹凸不平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5、CT表现(增强)
门静脉改变
门静脉主干或主支侵
蚀破坏中断消失或腔内形成充盈缺损、
肝动脉---门静脉短路
肝门及肝内胆管扩张
癌瘤侵犯或
淋巴结压迫胆管形成梗阻性黄疸
肝门或附近淋巴结转移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三、MRI表现 信号
上腹部CT与MRI诊断详解
精品课件
肝脏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精品课件
肝脏的影像诊断
➢ 检查技术
✓ CT检查
1.CT平扫:
(1)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800ML
(2)层厚及层隔:10MM ,小病灶2-5MM (3)范围:肝顶至肝下缘
2.增强扫描:
(1)目的:增加正常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显示 等密度或可疑病灶;帮助鉴别病灶性质;显示肝内血 管解剖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4、临床表现
肝区疼痛、上腹肿块、消瘦等 胎甲球(AFP)增高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5、CT表现(平扫)
形态及边缘
(1)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2)边缘清晰—有假包膜(晕圈征-Halo sign)
纤维组织增生 病灶周围肝组织受压 (3)边缘模糊—肿瘤浸润性生长
精品课件
肝脏的影像诊断
正常CT表现 1.肝实质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CT值
5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0HU 2.肝动脉、门静脉、胆管进出肝门其密度
低于肝质 3、增强扫描:A.门脉期门静脉肝静脉明显
强化,肝实质开始强化B.肝实质期肝实 质强化达峰值。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肝脏的影像诊断
正常肝脏的MRI表现 ❖ 肝实质
1、信号均匀 2、T1WI像肝为中等信号略高于脾、 T2WI像肝 的信号明显低于脾 ❖ 门静脉主支及肝静脉主干因流空效应而呈低信 号 ❖ 肝动脉、肝内胆管不显示 ❖ 肝裂因含有脂肪T1WI像、T2WI像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肝实质均匀增强,肝血管增强明显, 肝内胆管无增强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脓肿
周边结节样或棉絮样强化,逐 渐向中心扩展,延迟为高信号或等信号 充填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在男性占第三位,女性 占第四位。
➢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细 胞类型。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 大体病理: 巨块型:单个或多个,直径≥5cm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直径<5cm 弥漫型:结节小,弥漫而均匀分布
1、 T1WI像低信号、T2WI像高信号 2、瘤灶中心可有脂肪变性、囊变、坏死、 出血等而出现不同的信号 镶嵌样结构: 纤维间隔或坏死灶将有活性的瘤结节分 隔使瘤内信号不均 重T2像:TE时间的延长而信号逐渐减低
临床与病理 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单发或多发,临床
主要为发热、肝大和肝区痛 CT表现: 1.平扫 (1)圆形低密度,密度稍高于水,CT值20-40HU,少
数可见气体影 (2)脓肿壁密度高于脓腔而低于肝脏, 2.增强扫描 (1)脓肿壁呈环状强化,环厚薄均匀,内外壁光整, (2)脓腔无强化,脓肿壁外周有低密度水肿带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 5、CT表现(增强)
供血
1)正常肝脏供血:20~30%由肝动脉供血、
2)肝癌供血:
70~80%由门静脉供血 90%由肝动脉供血
10%由门静脉供血
增强
1)动脉期:增强明显,条状、结节状或片絮 状。乏血管者无增强 2)门静脉期:轻或中度增强,病灶与正常肝 脏对比明显,瘤中坏死出血区无增强
(2)方法: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扫描叫增强扫描 肝动脉期(20-25秒),门静脉期(60秒)肝实质期 (2-3分钟)延迟期(5-精7品分课件钟)
肝脏的影像诊断
➢ 检查技术
✓ MRI检查
1.MRI平扫:
SE序列——横断面T1WI、T2WI
T2WI
冠状面T1WI、
2. MRI增强扫描:与CT同
3.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血管瘤
➢ 概述: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 般无临床症状,个别有发热、贫血、腹 痛等症状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血管瘤
➢ 病理: 1、大体病理:外观呈紫红色、质软无包膜、
切面为囊筛状似海绵而得名 2、镜下:由无数的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 根据瘤壁的厚薄分为---
2、增强区域进行性向心性扩展 3、延迟扫描呈高或等密度充填时间: 一般大于3分钟、通常7~15分钟、最高达20~60分 钟
精品课件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精品课件
延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CT平扫
CT强化
精品课件
延迟扫描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血管瘤
MRI表现:是最好的检查方法 1.形态及边缘-类圆形、边缘清晰 2.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 号,信号强度随TE时间延长(≤120ms) 而增高,称为灯泡征,一般瘤灶信号均匀, 大的病灶因血栓或纤维瘢痕而信号不均 3.增强扫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脓肿
MRI表现 1、形态及边缘:圆形、椭圆形边缘锐利 2、信号: T1WI像-低信号、但不均匀,脓肿壁信号略高于脓腔 而低于肝实质,厚薄均匀,外侧可见低信号水肿带 T2WI像-大片状高信号、中心信号最高类似于靶征, 部分脓肿为多房、腔内可见信号分隔 3、增强扫描: A.脓肿壁轻-中度增强,内壁光整可有分隔强化信号 略高 B.脓肿周围肝实质因充血可有高灌注异常
薄壁型(壁薄腔大) 厚壁型(壁厚腔小、个别呈裂隙状或完全闭塞)
精品课件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血管瘤
➢ CT表现 A.平扫
1、境界清楚的低密度、CT值30Hu 2、较大的血管瘤中央有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形 的更低密度(瘤内血栓形成、机化、纤维化、坏死、 囊变、陈旧性出血等所致)
B.增强扫描(特征为早出晚归) 1、早期病变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块状或棉絮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