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黑格尔的异化思想的区别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黑格尔的异化思想的区别


命实践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要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为 远的历史启示。
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 导致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的成功及党
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新 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的革命失败。
是与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对以后的中国 [6]刘明合.近年来“马克思与现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泰
为外源型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激进的现代化都表现 [3]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在革命的现代化历史过程中,使中国人的现代性显示了独特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的魅力。这种独特的现代性获得方式和所获得的现代性特征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 黑格尔 马克思 异化 扬弃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其他理论的对比之中显示出无比的 科学性、优越性和生命力,其异化理论更是如此。异化概念的 使用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早在霍布斯和卢梭那里,“异化”一 词主要指权利和财富的转让或让渡。在黑格尔的 《精神现象 学》中,异化才具有了哲学含义,他用异化来说明自我意识的 辩证运动历程。而到马克思那里,异化概念才有了科学性,在 论述异化理论的主要著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 的对象不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人的本质”,而是劳动。
民哲族学与与社历会史
《传承》2009 年第 12 期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黑格尔的异化思想的区别
□杨 芸
[摘 要] 黑格尔用异化来说明自我意识的辩证运动历程。马克思用劳动的异化来说明人的本质的异化,使异化具有了现实 性,从而拨开了笼罩在异化概念上的浓厚的思辨的“迷雾”。马克思在分析批判黑格尔的劳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视 阈,实现了对黑格尔劳动理论的超越,即异化劳动理论。
第一,恢复了人的劳动的实践本性。实践这一哲学范畴是 贯穿于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的始终,实践是其理论体系的一 条红线。马克思提出劳动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 的感性活动,人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生成现实中的人,确证人的 本质的存在。这与抽象的精神的劳动相对立,实现了实践视域 的根本转向。第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对象性活动。人区别于 动物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原则。人能够意 识到自己劳动的性质,自觉意识到自己劳动的意识,能够在劳 动中积极主动地改造外部的感性世界,并能在改造对象世界 的过程中自觉地调整控制、自己,不断地变革世界。第三,劳动 是社会历史性活动。“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
一、黑格尔的异化观点
黑格尔认为,异化的主体是自我意识或绝对精神,异化是 自我意识或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展开而造成的,这种绝对意 识或绝对精神是纯粹思辨的产物。对异化现象持消极态度,根 本不谈人在克服异化的过程中应该和可能作出些什么努力, 异化的克服是根据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进程而决定的。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实际上揭示了个性和共性,个别和普 遍一般的矛盾关系,他从意识现象中把个性和共性还没有达 到的统一的阶段称为异化,这种异化既见于个体意识发展史 中,也见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史中。从个体意识发展史来说:人 之初便有了自我意识,这时只知自己不知有他人。等自我在社 会生活中与他人接触、自我意识屡屡受挫时,便意识到了他 人。这种他人意识便是自我的放弃,便是异化。个体意识发展 的更高阶段是自我和他人的统一,这时,个性和共性、个别和 一般达到了统一,才是异化的克服。从社会意识的发展来说, 同样也存在异化的过程。“教化是自然存在的异化”,“语言是 异化或教化的现实”。教化之所以是异化,因为它造成了盲目 的信仰、迷信。然而反对迷信就是启蒙,但是启蒙并不是直接 导致异化的克服。在启蒙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旧的信仰崩溃 了,新的法则尚未确立,社会意识便出现狂迷的状态,这时社会 意识进入绝对自由和恐怖状态,这种狂迷也是异化。社会意识 只有经历伦理、宗教和绝对知识的阶段,才一步步走向异化的 克服。因此,异化的克服对于个体意识来说,意味着个人“知天 命”,对于社会意识来说,意味着进入绝对理性。而这些过程都 是绝对精神的否定运动造成的。既然如此,在黑格尔看来,异 化是自我意识或绝对精神本身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
马克思同时又分析了异化产生的条件,指出:在资本主义 条件下,个人本身形式上是自由的,同时又与生产资料相分 离。这两个事实是异化产生的最根本条件。而这两个条件在资 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是不具备的。因此,劳动异化是资本主义 特有的现象,其实质在于使劳动的客观条件与劳动者相分离。 只有在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相分离的阶段上才会产生异化。由 此可见,异化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它只是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阶段上伴随着私有制度建立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被消灭,异化也必将被克服。
[作者简介] 杨芸(1984- ),安徽铜陵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2008 级研究生。安徽芜湖 241000。
104
《传承》2009 年第 12 期
哲民学族与与历社史会
化的积极的扬弃”。只有消灭私有制,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实现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克服异化,恢复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 占有。显然,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克服异化的惟一途径。马 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是纯粹的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 化,批判了黑格尔实际上是把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变成了意识 发展的过程。只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才正确地揭示了异化的根 源和消除异化的途径,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整个社会历史就是在劳动中不断 生成的历史。从共时态看,劳动丰富历史的内容,历史不断地 确证劳动的价值,劳动与历史是同步的。人类社会在生产劳动 过程中,不仅生产它生产的对象,而且还生产“他人对他的生 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历史的维度 在劳动中不断延伸,并不断地积累劳动的成果,确证劳动的存 在意义。从历时态角度审视,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 的过程,劳动是形成历史的基石,在劳动实践中实现对外部感 性世界的改造,在劳动中形成历史性的关系,历史的河流在劳 动中不断地得到彰显。第四,揭示资本和劳动的对抗性的关系。 劳动直接满足服务于资本的需要,劳动成为被动式的、压迫式 的。劳动本身是无助的,成为资本奴役的劳动变得更无力,失去 了劳动的本质。资本的噬人本性就是榨干每一位劳动者身上的 血汗,劳动和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为对抗、冲突的关系。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要说明的不仅仅是人的本质的异 化问题,最终目的是以异化劳动为分析手段,得出否定私有 制、实现共产主义的结论。因为异化劳动不仅生产出了异化的 劳动产品,也生产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异 化的社会关系。要消除异化,就必然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 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
总之,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黑格 尔劳动观念的分析,指出了黑格尔对劳动本质观念理解的局 限性。马克思在黑格尔劳动观念的基础上,提出“异化劳动”理 论,并对黑格尔劳动观念有了本质的超越。使马克思的异化和 黑格尔的异化有了明显的区别。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三、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对黑格尔的异化思想的超越
马克思在分析批判黑格尔的劳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 个新的视域,实现了对黑格尔劳动理论的超越,即异化劳动理 论。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看到了劳动的本质,但是黑格尔理解的异 化和马克思理解的异化有着实质性的不同,黑格尔洞察到了资本 主义社会状况下的异化现象的不可逃脱和不可避免的客观必然 性,他也抓住了劳动的本质,但他对异化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的,认为异化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合理状态,是非批判性的。
二、马克思的异化观点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劳动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 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异化劳动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才能最终克服异化现象。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 思论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四种不同形式的异化:其一,劳动 者同其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为他人所占有, 物的世界随着人的世界的贬值而增值,劳动的产品成为不依 赖于生产者的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其二,同劳动自身 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不仅不是其自我实现的一个领 域,反而成了被迫的行为,劳动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只要对人们的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 动。其三,劳动者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 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其四,与他人相异化, 因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竞争关系。人与动物的 区别就在于动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而人则能有意识地控制 环境,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有意识的控制因素却丧失 了,劳动者又被还原到动物的地位了。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 概念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私有财 产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共 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的是理性与科学、群众路线指向的是世俗性),并作为党的指导 服从于最先进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
思想。历史事实表明,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现代 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
性理论来源于中国革命的实践、来源于中国革命者的鲜血。
喝下甜美的酒浆”[5](P773)联系在一起;把这种现代性与“人的解
马克思认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克服异化,“这是以生 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力这种普遍而高 度的发展之所以是必要的前提,是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 么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穷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 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 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只有在这种交往形式基础 上才能对生产进行共产主义调节,才能最终消灭“社会关系对 人的支配”。由此可见,克服异化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人们的 自觉自愿的活动,不是精神的批判,而是革命,不是“人的本质 的复归”,而是变革现存制度的实际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