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故案例讲稿杨月芳

事故案例讲稿杨月芳

典型危险品的危害性及事故案例第 1 类爆炸品爆炸品系指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或其它外界作用,能够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运输中的爆炸品还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作用的烟火物品。

不包括那些危险性太大,以至不适宜公共运输工具运输的物品,也不包括主要危险性为其他类项的物质。

爆炸品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爆炸品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2) 具有很高的爆炸敏感度;(3) 具有较低的安定性。

第 2 类气体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在运输过程中,以较高的压力将其压缩后盛装于容器内,故在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的压力会急剧增大,而易于引起容器的破裂爆炸,或容器泄漏而酿成火灾或中毒等事故。

气体的物理危险是物理爆炸。

气体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容器受热或撞击易发生爆炸;(2) 易燃气体泄漏后遇火花或明火易发生燃烧、爆炸;(3) 腐蚀毒害性和窒息性;(4) 氧化性。

注:第2 类危险货物中还包括了“喷雾罐” (气溶胶)类物品,如发胶、摩斯等。

气溶胶的项由所装内容物的性质决定。

第 3 类易燃液体第3 类包括:(1) 易燃液体:在闭杯闪点试验60.5 C (相当于开杯试验65.6 C)或在60.5 °C以下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处于溶液中或悬浮状态的固体或液体(如:油漆、清漆、真漆等,但不包括由于其它危险性已另列入其他类别中的物质)(2) 液体退敏爆炸品:是溶于或悬浮于水或其它液体物质,形成均一的的液体混合物以抑制其爆炸特性的爆炸性物质。

还包括:(1) 交付运输的液体在闪点温度或高于闪点温度;和(2) 交付运输的液体物质在加温条件下运输,这些物质在温度等于或低于最高运输温度时会放出易燃的蒸气。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高度的挥发性;(2) 蒸气的易燃易爆性;(3) 很高的流动和扩散性;(4) 具有较大的蒸气压;(5)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6) 窒息性或毒性;(7) 对静电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第 4 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本类货物包括了具有易燃危险性的固体货物,具有自燃危险性的货物和具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三种不同燃烧危险性的货物。

一、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物质,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在运输中遭遇的条件下容易燃烧或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可能发生强烈放热反应的自反应物质;不充分稀释可能发生爆炸的固态退敏爆炸品。

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燃烧速度快(2) 燃烧温度高(3) 燃烧时能产生有毒气体或有害的烟雾(4) 与氧化剂或强酸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5) 飞扬的粉末可引起粉尘爆炸二、易于自燃的物质易于自燃的物质是指自燃点低(一般都低于200C),在空气中易于被氧化并放出热量,而自行着火燃烧的物质。

易于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不需受热和明火,会自行燃烧;(2) 自燃点较低;(3) 受潮后,会增加自燃的危险性;(4) 大部分易自燃物质与水反应剧烈;(5) 接触氧化剂会立即发生爆炸。

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或受潮时, 将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放出较大量的易燃气体及热量的物质,有时甚至不需明火,也能够引起燃烧或爆炸。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遇水或酸反应剧烈,并放出易燃气体甚至引起燃烧、爆炸;(2) 自燃性;(3) 爆炸性;(4) 毒性和腐蚀性。

第 5 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危险品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在不同条件下,遇酸、碱、受热或接触有机物、还原剂即能分解放出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燃烧。

有机过氧化物更具有易燃甚至爆炸的危险性。

氧化性物质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强烈的氧化性;(2) 不稳定性,受热撞击易分解;(3) 可燃性;(4) 吸水性;(5) 毒性和腐蚀性。

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分解爆炸性;(2) 易燃性;(3) 腐蚀性。

第 6 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毒性物质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毒性;(2) 易燃易爆性;(3)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4) 氧化性;(5) 腐蚀性。

6.2 项感染性物质指的是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包括生物制品、诊断样品、基因突变的微生物、生物体和其他媒介,如病毒蛋白等。

这类物质无法给出衡量标准,也无法用化学试验确定,而由卫生防疫部门认定。

这类物质的运输需经有关卫生检疫机构的特许。

对于感染性物质,包装十分重要。

必须通过包装试验( 跌落试验,穿透试验等)程序,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人体或动物造成危害。

第7 类放射性物品在危险货物运输中,放射性物品的主要特性是它会不断地发射出各种射线,而且这些射线不为人的感官( 眼、鼻、耳、舌和皮肤等)所觉察,过量的射线照射可能引起机体损伤,但这种损伤往往不是立即表现出来(急性大剂量照射除外) ,而是有一定的“潜伏期” ,有的射线引起的伤害甚至要到下一代才表现出来。

因此作为安全运输的重要部分的射线防护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除了射线有危害效应外,有些放射性物质本身具有极强的化学毒性,例如超铀元素镅—241的化学毒性就很大(属极毒性物质) ,因此在出现可能有放射性内容物外逸时。

必须特别注意其化学毒性一面。

以上特性决定了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中,应配备必要的射线探测仪器,才能发现其危害因素的状况,确保运输安全。

第8 类腐蚀性物质第8 类“腐蚀性物质”系指通过化学作用能严重损伤生物组织,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它货物或运输工具的物质腐蚀性物质的危险特性主要有:(1) 腐蚀性;(2) 毒性;(3) 氧化性;(4) 易燃性。

第9 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不能包括在前8 类中的危险货物。

事故案例1. 运输硫酸二甲酯泄漏事故2007年1 月30 日晚,一辆载有20吨硫酸二甲酯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途经湖北省孝感市时发生泄漏,造成130多人中毒,1人死亡。

2. 2007 年北京液化气罐车撞桥泄漏2007年3月31日晚10时37 分,一辆由天津发往北京市三家店的液化石油气运输车“冀J37276”,在穿过西五环主路石景山衙门口桥下时,由于司机错误估计了高度,罐体与桥顶部发生蹭撞卡在桥下,罐体顶部与桥体发生剐蹭,造成顶部法兰破裂,不断向外喷出白色气体,罐车内装23.5 吨液化石油气。

司机随即报警。

3. 环氧乙烷罐车侧翻爆炸起火2006年4月17日晨7时50 分,一辆装有18吨剧毒气体环氧乙烷、从广东开往四川隧宁的一辽宁化学品运输罐车(辽K07187 )在319 国道铜梁境内西泉段侧翻、爆炸起火。

4. 无知大意造成的化学品伤害事故2000年5 月19 日,吉林吉运公司一辆载有50 吨丙酮氰醇的罐车,在途经宁河县境内205 国道大北开发区路段时,与从唐山方向开出的大货车相撞,罐阀被撞断,丙酮氰醇喷洒在地面和河沟。

4 名驾乘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行堵漏,2 名司机的衣服和鞋被浸湿。

堵严罐口后,4 人到附近旅店冲洗,其中1 名司机冲洗不彻底,又没有及时更换衣服和鞋,于次日凌晨发生头晕、手抽搐、呕吐现象,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3 人也有相同症状,经治疗好转。

5. 汽车罐车倾覆造成氰化钠泄漏事故2000 年10 月24 日,一辆载有10.8t 33%浓度的氰化钠液体解放牌平板车,在通过205国道紫金山矿山修路施工路段时,车辆翻入17.8m深的山沟中。

翻车过程中,紧固罐体的绳索断裂,使罐体与车辆脱离,罐装口倒置,液罐出口阀被折断,导致氰化钠液体外泄。

事故发生后,驾驶员虽用衣服堵塞折断的阀门口,但因罐口倒置,盖板脱略,8t 氰化钠溶液泄漏并流入小溪,引起90多名村民中毒,经济损失300 多万元。

6. 违章运输一甲胺泄漏中毒事故1991 年9 月3 日3 时左右,江西省贵溪县农药厂租用的一辆个体车辆,运载装有2.4t 一甲胺的临时固定罐体,在行经上饶县沙溪镇时,将车辆开进人口稠密的街道,罐体上部的液相管阀门与伸进马路的树杈相撞,导致阀门下部接管部位折断。

2.4t 一甲胺迅速外喷,导致周围23 万平方米范围的居民和行人中毒。

中毒人数达595 人,累计37 人死亡。

事故现场附近牛猪鸡鸭等畜禽和鱼类大批死亡,树木和农作物枯萎,环境被严重破坏。

7. 静电引起的汽车罐车爆炸起火事故2003年7月22日,广西某物质公司桂林分公司一辆汽车罐车,到铁路专用线上装卸外购的46.5t甲苯。

利用火车与汽车罐车约4m的高度差,采用自流方式,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塑料罐流入汽车罐车。

在装卸第二车时,汽车罐车靠近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

冲击波将塑料罐抛出罐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使汽车罐车周边一片大火。

由于消防扑救及时,火车罐车基本未受损害。

8. 氯气泄漏毒倒300 村民2005年3月29日19时左右,在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满载35吨液氯的大型槽罐车左前轮突然爆胎失控,穿过护栏后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两车均翻倒,解放牌汽车司机当场死亡。

槽罐车中的液氯泄漏后弥漫了现场周围的3个乡镇,造成大约300多名村民氯气中毒,其中27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紧急组织疏散了附近近1 万名村民群众,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也因此关闭20 个小时。

9. 违反危险品规定高温运输钢瓶爆裂2005年7月4日中午12时左右,在上海南汇区惠南镇惠东路,一辆危险品运输车辆装载着10只液氨钢瓶,其中一只发生爆裂,导致液氨泄漏,周围行人及居民百余人受到气体影响并送医院观察、救治。

其中, 1 00人经短暂治疗后出院;中毒和疑似中毒各4 人。

10. 违规运输雷管爆炸事故1994年10月23日13时45分,西安庆华电器厂一辆载有140箱(共105 万发)雷管的解放牌卡车,沿309国道由西向东行驶至230km+192n山东省平度市洪山乡政府所在地,突然发生爆炸。

造成死亡5 人,受伤95 人。

爆炸处地面形成一个直径约6m深约1.9m的爆坑。

公路两边22m处电杆被熏黑炸断,杆上有被碎片击中的痕迹,80m范围内民房被炸毁,180m范围内民房墙裂缝1〜5mm 门窗框被折裂,民房和二层楼房木门及窗扇大量破坏,500m范围内民房玻璃有不同程度的破碎。

580m以外还有窗玻璃偶然性的破碎。

距爆炸点240m的邮电局程控电话交换机高压电线被炸断搭在通讯线路上而被烧毁。

据统计和评估,造成财产及人员伤亡的直接经济损失约826万元。

11.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燃烧爆炸事故2004年5月14日下午6点多,一辆载有25吨电石的晋B9851大货车从山西出发,连夜运往保定一化工厂。

15 日凌晨6 点30 分左右,在京石高速上,雨越下越大,因怕塑料布漏雨出事就将车停靠在路旁,两名司机都下车检查覆盖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