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本章为非重点章,主要介绍成本性态及本量利分析等知识,各种题型均可能出现,平均分值在5分左右。
【主要考点】1.成本性态分析2.变动成本法3.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4.保本分析与保利分析5.利润敏感分析第一节本量利的一般关系知识点: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如产品产量、销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提示】成本性态只在特定的期间、特定的业务量范围(相关范围)内保持稳定。
(一)固定成本1.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成本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
【提示】一定期间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即对于业务量来说是稳定的,并不意味着每月该项成本的实际发生额都完全一样。
2.固定成本的类型——发生额能否为管理层的决策所改变(2)酌量性固定成本【例题·单项选择题】(2015年)下列各项成本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A.广告费B.运输车辆保险费C.行政部门耗用水费D.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酌量性固定成本指的是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而改变数额的固定成本,包括科研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所以选项A正确。
(二)变动成本1.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比例系数)是稳定的。
2.变动成本为产品生产的增量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保持相对稳定,业务量增加所引起的总成本增量,只是变动成本的增量。
3.变动成本类型技术性(约束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含义与产量有明确的生产技术或产品结构设计关系,利用生产能力必须发生单位变动成本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而改变;主要效用是提高竞争能力或改善企业形象示例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销售额一定的百分比开支的销售佣金、新产品研制费、技术转让费等【例题·单项选择题】(2013年)下列各项中,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的是()。
A.直接人工成本B.直接材料成本C.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D.按销售额一定比例支付的销售代理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酌量性变动成本的发生额是由经理人员决定的。
例如,按销售额一定的百分比开支的销售佣金、新产品研制费、技术转让费等,选项D是答案;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属于与业务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技术性变动成本。
(三)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外的成本,因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关系。
1.半变动成本:在初始成本(相当于固定成本)的基础上,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呈正比例变化(相当于变动成本)。
2.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相当于固定成本),超过特定业务量则开始随业务量呈正比例增长(变动成本)。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9年考生回忆版)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10元保号,可免费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主叫国内通话每分钟0.2元”套餐业务,若选用该套餐,则消费者每月手机费属于()。
A.半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阶梯式成本D.延期变动成本『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半变动成本,是指在初始成本的基础上随业务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这类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成本,一般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础上,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呈正比例变化,又相当于变动成本。
这两部分混合在一起,构成半变动成本。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9年考生回忆版)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29元不限流量,可免费通话1000分钟,超出部分主叫国内通话每分钟0.1元”套餐,若选用该套餐,则消费者每月手机费属于()。
A.固定成本B.阶梯式成本C.延期变动成本D.半变动成本『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出特定业务量则开始随业务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在某一业务量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业务量则成为变动成本。
3.阶梯式成本: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呈阶梯式增长,亦称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4.非线性成本: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变化率是递增或递减的;在业务量相关范围内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变动成本或半变动成本。
(四)混合成本的分解1.基本思路(1)把所有的混合成本都近似地看成是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用y=a+bx(2)估计的结果只适用于相关范围内的业务量水平2.回归直线法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3.工业工程法(1)含义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究确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2)特点——不依赖历史成本数据①可以在没有历史成本数据、历史成本数据不可靠,或者需要对历史成本分析结论进行验证的情况下使用。
②在建立标准成本和制定预算时,比历史成本分析更加科学。
【示例】以某车间的燃料成本作为研究对象。
燃料用于铸造工段的熔炉,具体分为点火(耗用劈柴和焦炭)和熔化铁水(耗用焦炭)两项操作。
对这两项操作进行观测和技术测定,按照最佳的操作方法,每次点火要使用劈柴0.1吨、焦炭1.5吨,熔化1吨铁水要使用焦炭0.15吨;每个工作日点火一次,全月工作26天,点火燃料属固定成本;熔化铁水所用燃料与产量相联系,属变动成本。
劈柴每吨价格为500元。
焦炭每吨价格为1800元。
每日固定成本(点火燃料成本)=0.1×500+1.5×1800=2750(元)每月固定成本=2750×26=71500(元)每吨铸件变动成本(熔化每吨铁水的燃料成本)=0.15×1800=270(元)设燃料总成本为y,产量为x吨铸件,则每月燃料总成本为:y=71500+270x知识点:变动成本法1.变动成本法(直接成本法、边际成本法)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全部作为制造边际贡献(销售额与变动生产成本的差额)的扣除项目,即固定制造费用一次计入当期损益。
2.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3.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使企业内部管理者更加注重销售,更加注重市场,便于进行更为合理的内部业绩评价,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为企业预测前景、规划未来和作出正确决策服务;(2)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3)便于分清各部门经济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4)简化成本计算,便于加强日常管理。
知识点: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的相关假设知识点: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一)损益方程式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二)边际贡献方程式1.边际贡献的形式(1)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2)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变动成本率【提示】多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各产品边际贡献/ ∑各产品的销售收入2.制造边际贡献与产品边际贡献(1)制造(生产)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其中:变动生产成本(产品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2)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提示】“边际贡献”通常指产品边际贡献,即扣除了全部变动成本之后的边际贡献。
3.边际贡献的意义(1)形成利润的基础,边际贡献弥补固定成本之后形成企业的利润;(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销量增加所引起的利润增量,是边际贡献的增量。
4.边际贡献(率)方程式(1)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2)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该公式表明边际贡献的用途,首先用于补偿固定成本,剩余部分形成企业利润。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9年考生回忆版)某公司月销售收入为50万元,边际贡献率为30%,该公司仅有K、W两部门,其中K部门变动成本为30万元,边际贡献率为25%,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K部门的变动成本率为70%B.K部门的边际贡献为10万元C.W部门的边际贡献率为50%D.W部门的销售收入为10万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所以K部门的变动成本率=1-25%=75%,选项A不正确。
K部门销售收入=30/75%=40(万元),则K部门边际贡献=40×25%=10(万元),选项B正确。
W部门销售收入=50-40=10(万元),选项D正确。
该公司边际贡献总额=50×30%=15(万元),W部门边际贡献=15-10=5(万元),W部门边际贡献率=5/10×100%=50%,选项C正确。
第二节保本分析知识点:保本点分析1.保本点(盈亏临界点)的含义使“息税前利润=0”、“收入=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的经营状态,通常用一定的2.保本点的意义——越低越好保本点越低表明盈利能力越强,经营安全程度越高(或经营风险越低)。
3.与保本点有关的指标(1)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上式表明,影响保本量的因素包括:单价(反向)、单位变动成本(同向)、固定成本(同向)。
(2)保本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存在多种产品时:综合保本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保本额=综合保本额×各产品的销售比重(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保本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点作业率用于反映保本状态下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知识点:安全边际分析1.安全边际的含义及指标(1)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或实际订货量(额)]=1-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经营杠杆系数【提示】安全边际率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关系可推导如下:由“息税前利润=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可得:安全边际率=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1/经营杠杆系数2.安全边际的意义——越高越好(1)表明经营的安全程度(或经营风险程度),即销售量(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亏损(2)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息税前利润是安全边际创造的①息税前利润=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②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例题·单项选择题】(2018年)甲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变动成本率为30%,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为40%,甲公司销售利润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