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indl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工作内容及质量目标4、施工人员组织5、施工计划进度6工程配合及措施7、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8、验收依据和检验活动9、工程安全施工管理10、工程竣工移交11、质量记录归档12、建筑企业资质证书1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4、特种设备安装改装维修单位资格认可证明15、扶梯合格证16、安装项目经理任命书17、施工人员上岗证18、施工组织图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建设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工程地址:__________ 省(直辖市/自治区) ___________ 市________ 区/县___________ 路______ 号建设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承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设计及咨询单位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监理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装单位: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公司Schindler 2、编制依据2.1 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合同2.2扶梯及自动人行道施工的工艺安装及相关图纸2 .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2.4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2.5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 7024-1997)2.6安装合同中规定的其他要求3、工作内容和质量目标3.1工程内容本项目共有_____ 台扶梯和______ 台自动人行道需安装、调试并经技监局验收合格。
3.2质量目标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是A •安装质量为合格B •项目安装合格率为100%C •互检项目不合格项W 4项D •工装器具合格率为100%E •用户满意度大于95%4、施工人员组织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______ 分公司将派技术精湛,工作责任心强的施工人员承担本现场的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最终由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___________ 分公司进行调试,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的管理部门为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________ 分公司工程部。
5、施工计划进度本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工程计划于—年—月—日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结束。
6、工程配合及措施在安装班组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派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土建尺寸勘察及与业主方进行相关Schindler 的事项联系,具体包括:A •扶梯及自动人行道部件存放的仓库(可上锁相对固定,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M2)B •与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相关的土建后续工作及修改工作C •施工电源及调试电源D •与总包相关的配合工作E •相关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申报工作F •安全防范配合事宜G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的实际期限待上述问题得到解决,且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土建、施工现场符合安装要求后派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
如上述要求没有具备安装要求的,直至由责任方整改完毕。
7、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1)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施工前,施工人员应熟悉以下资料:(1)土建图(2)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勘察记录(3)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装工艺文件(4)安全操作规程(5)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随机文件(6)产品合格证(7)相关的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质量检验报告2) 现场勘察(1)所有的土建安装尺寸和运输尺寸可从土建图查取,安装尺寸应为土建最终完成面的尺寸。
可用铅垂和钢带尺等工具测量安装尺寸,并填写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勘察记录表,检查土建情况是否满足土建图上的所有要求,如存在问题应及时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2)上下支承台阶应能承受扶梯两端的支撑负荷,数值可从土建图上查取。
如有必要,可请建筑承包商及设计院出具支承台阶的承载强度分析报告。
3) 驳运起吊(1) 查清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驳运路线,及时清理现场和排除障碍。
Schindler (2)竣工后的地面及临时通过的地面应能承受运输载荷。
(3)吊运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时,受力点只能在扶梯两端的支撑角钢、起吊螺栓或吊装角上,严禁冲撞或拖吊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其他部位。
(4)在一个井道内有数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时要特别注意吊运的先后顺序。
4)空间位置的调整(1)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与井道边缘的间距可从土建图上查取,应注意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上下支撑梁必须与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中心线保持垂直,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中心线与建筑物中心线重合。
(2)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端部支撑角钢中,旋入深度不超过角钢的厚度。
将4个高度调节螺栓旋入支撑角钢中,旋入深度不超过角钢的厚度。
利用外面的两个高度调节螺栓将梳齿板表面调整到完工地面的高度。
利用外面的高度调节螺栓高速梯级,直至完全呈水平状态。
一、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护壁的安装1)在每个夹紧位置轻轻插入夹寸使之成为“V ”字形。
2)在玻璃结合处应用两块夹寸。
护壁板之间的空隙不应为1-4MM,并检查两块玻璃板的结合是否平行。
3)紧固夹紧座,夹紧力距MA =35Nm,用水平尺检测玻璃板是否垂直。
二、扶手带的安装1)展开扶手带放到梯级上;2)将扶手带安装在驱动端护壁端部,应确保扶手带滑脱;3)从驱动端开始将扶手带安装在返程轨道上;4)安装磨擦轮和侧向导轮;5)将扶手带安装在张紧端护壁端部;6)从驱动端开始将扶手带安装在扶手带导轨型材上;7)张紧压带,调节包括2个弹簧夹板厚度在内的弹簧压缩长度:651mm。
8)扶手带的初步张紧,水平段梯级数K型压缩弹簧的净长度为53± 1mm水平段梯级数M型和K型压缩弹簧的净长度为:48土1mm三、内外盖板及扶手带入口保护装置的安装1)将夹板封条安装在夹紧型材上,夹紧封条的标准长度为6200mm,两边的最后一根夹紧封条必须现场截割3)调整橡胶套并检测其功能4)安装调整触点开关5)安装外侧端面盖板6)安装内侧端面盖板四、整机安装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梯级、踏板、胶带的楞齿板应整齐、光滑2)在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入口处应设置使用须知的标牌3)内盖板、外盖板、围裙板、扶手支架、扶手导轨、护壁板接缝应平整。
接缝处的凸台不应大于0.5MM4)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不应小于6MM5)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齿槽的间隙不应小于4MM6)围裙板与梯级、踏板或胶带任何一侧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4MM,两边的间隙不应大于7MM。
当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胶带之上时,踏板表面与围裙下端之间的垂直间隙大于4MM。
当踏板或胶带有横向摆动时,踏板或胶带的侧边与围裙板垂直投影之间不得产生间隙。
7)梯级间或踏板间的间隙在工作区段内的任何位置,从踏面测得的两个相邻梯级或两个相踏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MM。
在自动人行道过度曲线区段,踏板的前缘和相邻踏板的后缘啮合,其间隙不应大于8MM8)护壁板之间的空隙不应大于4MM。
六、性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梯级、踏板或胶带沿运行方向空载时的速度与额定速度之间的允许偏差为土5%2)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梯级、踏板式胶带的速度允许偏差为0~2%3)空载向下运行,自动扶梯的制动距离为0.2~0.4M。
七、电气装置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电源开关不应切断电源插座、检修和维护所必需的照明电源。
2)配线应符合GB50310-2002规范4.10.4、4.10.6条的规定。
八、观感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行和下行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梯级、踏板或胶带与围裙板之间应无刮碰现象(梯级、踏板或胶带上的导向部分与围裙板间接触除外)扶手带表面应无刮痕。
2)对梯级(踏板或胶带)、梳齿板、扶手带、护壁板、围裙板、内外盖板、前沿板及活动盖板等部位的外表面应进行清理。
8验收依据和检验活动8.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扶梯安装后报验、验收、质量评定、合格证发放的基本要求,以保证验收后扶梯符合国家有关产品安装主质量和安全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服务梯(杂物梯)以外的各型扶梯及自动扶梯的安装验收。
8.2引用标准GB 1688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8.3术语、符号、代号8.3.1质量验收: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人员按标准进行检查、鉴别处置。
8.3.2主管工程师:是指部门中分管此项技术工作的具有助理工程以上资格的技术人员。
8.4目的和原则经安装质量检验合格的扶梯、自动扶梯必须达到技术标准图及技术文件的允许范围,满足用户在合同中提出的要求。
安装质量验收中让步、返修必须符合产品适用性要求,遵照一切为用户着想的原则,维护产品质量信誉。
8.5凡是本公司签订的安装合同,在扶梯安装完毕,向当地安全监察部门、质量监察部门申报安全认可、质量核定前,均必须经本公司安装验收检验8.5.1.1由安装单位负责人,根据本单位安装任务施工进度,填写“扶梯验收预报单”,每月5日前,交安装验收组,作为当月验收工作计划安排的依据。
8.5.1.2正式报验扶梯安装结束,在做好自验、互验及返验及反修工作同时,由该扶梯安装工程负责人,根据返修整改工作量大小,参照上海地区提前5天,外省市7天的提前量,提前预定本公司安装验收时间后,填写“扶梯安装报验单”寄到本公司验收组。
8.5.1.2.1若安装队因故不能按报验日期接受本公司验收,则须提前三天书面或电话报告验收组,并确定更改后的验收组长对验收计划作调整。
8.5.1.2.2若验收组因故不能按期前往验收,则须提前三天书面或电话通知安装工程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