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仲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毕业论文4 工程任务与规模4.1 工程存在问题1. 下游坡的抗滑稳定不能满足规要求。
2. 大坝坝坡太陡,坝体不能按照设计要求挡水。
大坝心墙高度严重不足,坝基清基不彻底,特别是岸坡削坡或清基不符合要求,导致坝体坝基渗漏,部分地段坝体与坝基的接触渗漏及坝体与岸坡的接触渗漏。
大坝存在坝基渗漏和大坝中部转折处山体两侧坝肩绕坝渗透问题。
3. 溢洪道施工质量较差,且大部分未衬砌,由于浆砌石衬砌的基础处理不好,普遍存在不均匀沉降,砌体质量差,所以出现了边墙破损严重,底板老化,已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一旦宣泄较大洪水时,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4. 高剅为隧洞形式,边墙衬砌出现局部脱落,混凝土强度低,老化严重。
低管与与坝体土料接触处的密实度达不到要求,一直存在沿管壁的接触渗漏问题,止水已老化和局部破坏。
5.输水建筑物闸门锈蚀,漏水严重,运行已超过使用折旧年限;启闭设施旧、老化,附件难以更换,属淘汰产品,不能满足正常运用。
6.大坝无安全监测设施。
7.水库无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无洪水调度系统。
通讯及管理设施落后。
4.2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丹冲水库位于红安县上新集镇丹冲村,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水库建成以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水库建设过程中诸多不规因素,纯属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水库兴建时既没有作地基岩体性质调查,也没有作筑坝土料的物理学性质试验。
该工程已运行了37年,目前,该水库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
丹冲水库的设计灌溉面积8000亩,实际灌溉面积为2500亩。
1975年、1982年两次对工程进行整险加固,计划采取对大坝进行加高,翻接心墙,加高溢洪道导流墙,对过坝渠防渗等措施,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整险加固工程并没有按照原设计计划实施,水库安全隐患一直存在,水库一直限制蓄水。
因此,对丹冲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是十分必要的。
4.3工程任务丹冲水库建库以来,在灌溉、防洪、养殖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益,但工程质量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三类病险水库,影响了灌溉、防洪与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
为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使水库效益得到正常的发挥,针对工程的存在主要问题,需对主要工程进行以下的加固措施。
①加固大坝。
由于坝体、坝基渗透稳定性差,部分心墙欠高,在大坝坝体心墙进行20cm厚的劈裂灌浆,对坝基、坝肩进行帷幕灌浆,心墙欠高处用冲抓套井接高;根据交通需要,对坝顶路面进行拓宽、整平、硬化处理;由于大坝下游坝坡稳定性不满足规要求,下游排水破损,因此,在对大坝下游坡整形加厚,修整排水沟。
②溢洪道整修。
重建溢洪道进口边墙、泄槽段边墙、底板;重建消力池,;对尾水渠进行整修,浆砌石护坡护底。
③更换高剅闸门及启闭设备;封堵低剅。
④完善与改建管理设施。
4.4 水库洪水调节4.4.1 水库特性曲线丹冲水库水位库容曲线见表4-1和图4-1。
表4-1 丹冲水库水位库容Z~V曲线82.79 130104 63 95.93 434120 47284.63 175000 96 96.43 447080 49287.13 225000 152 96.93 463280 512图4-1 丹冲水库水位库容Z-V曲线丹冲水库溢洪道为明渠式,大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溢洪道设计堰顶高程94.0m,溢流净宽25m。
溢洪道泄流曲线根据如下堰流公式计算:2/3Qε=mbg2H式中:ε—侧收缩系数;m—流量系数;H—堰上水头,m。
经计算得溢洪道水位~泄流关系曲线如表4-2和图4-2。
表4-2 丹冲水库溢洪道水位~泄流关系曲线水位(m)94.0 94.4 94.8 95.0 95.4 95.6 95.8 96.0 泄流量(m3/s)图4-2 丹冲水库溢洪道水位~泄流量关系曲线4.4.2 水库调洪规则水库防洪调度的规则是:(1) 局部服从总体,兴利服从防洪。
在调度运用中,整体要照顾局部,防洪要兼顾兴利,统一领导,全面安排,把灾害降低到最小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2) 5月1日至5月31日为初汛期,6月1日至7月31日为主汛期,8月1日至10月15日为后汛期。
(3)设计情况,溢洪道堰顶高程94.0m,当库水位上升到94.0m时,溢洪道自由溢流。
设计情况下,当设计洪水来临时,设计洪水起调水位为94.0m。
(4) 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各用水部门必须服从灌溉用水的需要。
4.4.3 调洪计算成果丹冲水库设计洪水起调水位为94.0m,相应库容393.7万m3。
依据上述防洪调度规则对两种历时(6h和24h)各频率洪水进行调洪计算,主要成果分别列于表4-2和表4-3。
两种历时(6h和24h)各频率洪水的调洪结果比较接近。
由于丹冲来水面积小,库容较大,洪水位是由洪水总量与调洪库容的大小关系决定的。
虽6h暴雨洪水的洪峰较相应频率24h暴雨洪水的洪峰大,但洪量较小,因此库水位高低是由24h暴雨所形成的洪水决定的,故取24h暴雨设计洪水成果为设计依据。
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的调洪过程见图4-3和图4-4。
由调洪计算结果可知,丹冲水库设计洪水位95.0m,校核洪水位95.66m,总库容461.3万m3,调洪库容67.6万m3。
表4-2 丹冲水库各频率洪水的调洪成果(6h暴雨洪水)图4-3 设计(P=3.3%)洪水调洪计算成果图图4-4 校核(P=0.33%)洪水调洪计算成果图4.5 坝顶高程根据现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SL274-2001),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按下式确定:A e R y ++= 式中:y —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m )。
R —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 )。
e —坝前静水位因风浪引起的涌高(m )。
A —安全超高,按坝的等级及运用情况选定。
平均波浪爬高λh mk k R w 21+=∆式中 ∆k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大坝迎水坡护面类型确定;w k —经验系数,与gHV的大小有关,V 为风速,H 为坝前平均水深;h —平均波高(m );λ—平均波长(m ); m —斜坡的坡度系数。
按试验站公式计算波高和平均波长,即:⎪⎪⎭⎪⎪⎬⎫⎪⎪⎩⎪⎪⎨⎧⎥⎥⎦⎤⎢⎢⎣⎡⎪⎭⎫ ⎝⎛⎪⎭⎫ ⎝⎛⎥⎥⎦⎤⎢⎢⎣⎡⎪⎭⎫ ⎝⎛=7.0245.027.0227.013.00018.07.013.0W gH th W gD th W gH th W gh m m m 5.0438.4m m h T =π22mm gT L = 丹冲水库迎水坝坡为抛石护面,糙率渗透性系数∆k =0.65;坝坡坡度系数m=2.0;取风向与坝轴线法线方向的夹角030=β。
库区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W m =18m/s ,设计情况下取W=1.5W m =27m/s ;校核情况下取W=18m/s 。
主坝风区长度,设计条件下D=1000m 。
坝前水深,设计情况H=22.9m ,校核情况H=22.56m 。
根据规,4级土石坝设计情况下的安全超高A=0.5m ,校核情况下A=0.3m 。
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为:设计情况1.85m ;校核情况1.12m 。
丹冲水库大坝设计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4-4。
表4-4 丹冲水库大坝坝顶高程复核计算成果丹冲水库大坝设计坝顶高程____m ,现有大坝坝顶高程96.90m ,设计坝顶高程满足防洪规要求。
4.6 施工期设计洪水的调节计算大坝安全加固施工期间,用输水建筑物作为导流设施。
输水建筑物结构形式为隧洞,长56m,进口底部高程82.8m ,断面尺寸为1.44×1.72m,设计输水流量1.5m 3/s 。
经对12月施工期24h 暴雨进行频率计算,频率计算成果为x =9.7mm ,V C =0.68,S C =2.5V C 。
5年一遇24h 设计暴雨为14.1mm 。
按照简算法,先计算出24h 暴雨产生的洪水总量,减去产流历时的泄洪总量,即为水库滞洪总量,可由库容曲线查算得库水位。
参考流域附近有实测资料的水文站分析成果,取径流系数为0.48,可求得丹冲水库5年一遇12月施工期24h 入库洪水总量为3.28万m 3。
扣除导流涵管产流期4h 下泄洪量2.16万m 3,水库拦蓄洪水1.12万m 3。
水库拦蓄洪水加上导流涵管进口顶部高程84.56m 以下库容,查水位库容曲线得施工期最高洪水位84.62m ,以此水位进行施工围堰设计。
5 除险加固设计5.1设计依据与工程现状(1)采用的主要技术规①《防洪标准》(GB50201-94);②《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③《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④《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SL/T191-96);⑤《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DL5077-1997);⑥《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SL274-2001);⑦《溢洪道设计规》(SL253-2000);⑨《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SL60-94)(2)相关文件①《红安县丹冲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②《红安县丹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③省水利勘测《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④省水利局、气象局《省可能最大暴雨图集》(3)工程等级枢纽由大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等建筑物组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丹冲水库为小(1)型水库,枢纽工程为Ⅳ等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和输水建筑物等)级别为4级,次要建造物级别为5级。
(4)主要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及特征参数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
水库设计洪水位为95.0m,校核洪水位为95.66m,20年一遇的最大泄流量为31.9m3/s。
(5)地震设防烈度根据《省红安县丹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丹冲水库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不需进行抗震设计。
5.2主要建筑物现状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坝基河床高程71.2m,坝顶高程96.9m,最大坝高25.7m,坝顶宽3.0m,长275m;上游采用块石护坡,无垫层料,自上至下两级坡比分别为1:2.0和1:2.5,下游坝坡采用草皮护坡,自上而下为1:1.75,1:2.0,最下一级反滤坝坡比为 1:1.5,反滤坝被动埋在坝坡最下一级坝体。
溢洪道位于大坝的左侧的山体马鞍地形处,为一开敞式宽顶堰,宽度为19.5m,堰顶高程94.0m,设计最大下泄流量75.0m3/s。
高剅位于坝左侧,进口底高程为82.8 m,长度56.0m,断面尺寸1.44×1.72 m,边墙和底板为浆砌石衬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