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

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


3、母树林的经营管理
(1)疏伐 (2)松土锄草 (3)肥水管理 (4)病虫害防治 (5)子代测定 (6)母树林技术档案
二、种子园
种子园是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 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 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 根据繁殖方式不同,可分为无形系种子 园和实生种子园。无形系种子园是以优树或 优良无形系个体的营养器官为繁殖材料,通 过嫁接苗或扦插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实生 种子园是用优树的种子进行繁殖而建立起来 的种子园。 • 适用于无形繁殖困难及开花结实早的树种。
三 干燥
经过脱粒和净种后的种子,在调运或 储藏前还必须进行适当的干燥。干燥的程 度以种子的安全含水量为准。方法有: 晒干法:种皮坚硬、安全含水量低的 种子如大部分针叶树种和豆科树种种子。 阴干法:种粒小、种皮薄、安全含水 量高
四 种粒分级
• 将同一批种子按大小轻重加以分 • 类。同批种子中,种粒大而重,充实 • 饱满者,育苗造林的质量好。分级方 • 法:大粒种子用粒选;中小粒种子用筛 • 选、风选。
三、无种子区划的树种种源的确定
• (1)本地种源最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 条件,应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 地育苗造林; • (2)缺种地区在调进外地种子时,要尽 量选用与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或相似 地区生产的种子; • (3)林木种子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 范围可比相反的方向大。 • (4)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垂直调拨 种子,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m。
3、种子的净度 4、种子的含水量
三、影响种子生命力的环境因素
• 1、温度 2~5℃
• 2、空气的相对湿度 安全含水量低的45%~ 65% • 3、通风条件 含水量高的通气良好 • 4、生物因子
四、最佳的种子贮藏条件
• 1、温度:多数林木种子以0~5℃最适宜。 • 2、相对湿度: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贮藏于 干燥的环境,相对湿度不超过45%~65%; 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贮藏于湿润的环境, 空气的相对湿度可较大,但要注意防止种子 发霉。 • 3、通气状况:含水量高的种子,贮藏环境 必须通气良好,含水量低的种子,通气条件 对其生命力影响不大。
五、种子的贮藏方法
• 1、干藏法: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适于
• 干藏。是将经过适当干燥的种子贮藏在一 • 定干燥和低温的环境中。 • 2、湿藏法:是将种子贮藏在湿润、低 • 温、通风的环境中。湿藏要注意防止种子 • 干燥、发热、发霉和发芽。
第四章 种子品质检验 抽样 测定一批种子的质量,一般不可能 把整个种批都进行检验,而是从中抽取

3、含水量 是种子中所含水分重量占
• 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 低恒温烘干法 105±2℃

含水量=测定样品烘干前重-测定样
• 品烘干后重/测定样品烘干后重 • 4、发芽能力 种子发芽能力的有无 • 是种子播种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
• 5、种子生活力 是种子播种品质中最 重要的指标。四唑染色法 三苯基四 氮唑
第二节
• • • • • •
林木良种生产基地
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 良的种子。优良的遗传品质主要表现在用 此种子造林形成的林分具有速生、丰产、 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而播种品质优良 则体现在种子物理特性和发芽能力等指标 达到或超过有关国家标准。
一、母树林
• • • • • • • • 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 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营建标 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 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母 树林是目前提供造林用种的重要途径之 一,在保存遗传资源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利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改建母树林, 技术简单,成本低,见效快。
二、种实成熟特征:
• 1、球果类:果鳞干燥、硬化、微裂、 变色。如杉木、落叶松由青绿色变为黄绿 色或黄褐色,果鳞微裂;马尾松、油松、 侧柏等变为黄褐色。 • 2、干果类:果皮由绿转为黄、褐乃至 紫黑色,果皮干燥紧缩、硬化。其中蒴果、 荚果的果皮开裂;坚果类如栎属,壳斗变 灰褐色、黄褐色,果皮淡褐色至棕褐色, 有光泽。
一部分种子作为样品,用样品检验分析
结果代表该种批的质量。
第一节
样品的选取
一、 抽样的基本概念和抽样程序
1、种子批 2、初次样品 3、混合样品 4、送检样品
5、测定样品
二、种子品质指标测定 • 1、净度 是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 样品各成分总重量的百分率。 • 净度=纯净种子/纯净种子重+废种 子重+夹杂物 • 2、千粒重 是指1000粒纯净种子 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以克表示。百 粒法 •


3、肉质果脱粒:肉质果果皮含有 较多的果胶、糖类及大量水分,容易 发酵腐烂,采集后须及时处理。处理 方法是先堆或浸果实,使果皮软化, 然后捣烂或揉搓果肉,漂洗去皮,取 出种子阴干
二 净种
净种又叫种子精选,是清除种子 中的各类夹杂物。方法有风选、筛选和 水选。水选时要注意:种皮薄、种粒特 小或油脂含量高的如马尾松、桉树、泡 桐等不宜用水选;浸水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上浮的夹杂物吸水后下沉;经水选 后的种子不能暴晒,只能阴干。此外, 还可根据种子体积质量的大小选用食盐、 黄泥、硫酸铜、硫酸铵等配制成不同密 度的溶液进行选种。
1、母树林的选择
(1)气候条件 :选择相同或相似地区 (3)林分起源、林龄和组成: 实生、同龄
(4)林分生长发育状况 :林分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5)郁闭度 :0.6以上 (6)其他条件: 面积〉7h㎡
(2)土壤条件: 选择土壤肥力高、土壤类型近似。
2、母树林的营建技术
(1)踏查 (2)实测 标准地法 3%~4% (3)选定 (4)区划 隔离带 (5)改造 郁闭度0.5~0.6 树冠间距1.0~ 1.5m。

三、采种期的确定
多数树种的果实成熟后,逐渐从 树上脱落,有些树种的种实则可挂在 树上较长时间,必须根据树种的果实 特性确定采种期。在确定采种时间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 1、小而轻,成熟后立即脱落飞散 的种子,如杨树、柳树、泡桐、杉木、 木荷、木麻黄等,应在成熟后脱落前 立即采种。

2、成熟后易脱落的大粒种实, 如栎类、板栗、核桃、油桐、槠栲 类,一般应在种实落地后及时收集。
第二章 种实的采集
• • • •
• • • 第一节 林木的结实 1、林木结实的年龄 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采种重要时期:成年期 2、林木结实的间隔期 两个结实大年 之间相隔的年限 大年: 小年:
• • • • • • •
3、促进林木结实的途径和措施
改善光照条件 加强土壤管理 创造授粉条件 采用营养繁殖 保护母树
第一篇
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
第一章 造林用种的种源 林木种子是指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植物学上真正意义的种子,果实,果实的一 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等。这些材料是林木繁殖及造林的物质基础,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工林质量。
毛竹种子


• •
• 第一节 造林用种的种源 一、 种源:是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 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二、林木种子区划:为避免因种源不 明和种子盲目调拨使用而造成的重大损失, 林业发达国家对种源实施法律控制,并进 行种子区划工作。 种子区:是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征 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也是造林用种地域 单位。 种子亚区:种子亚区:是在一个种子 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
4、林木种子产量预测
1、平均标准木法 2、标准地法 3、标准枝法 4、目测估产法 5、可见半面树冠种实估测法 6、球果切开法
第二节 种实采集
• 一、种实的成熟过程 • 1、生理成熟:当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 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时。 • 特点:易溶、种皮不致密、种子不饱满、 抗性弱 • 2、形态成熟:当种子完成胚的生长发育过 程,而且种实外部显示出成熟特征时。 • 特点:营养物质难溶、含水量低、呼吸作 用弱、种皮致密、坚实,
3、肉质果类:果皮软化,其颜色 随树种不同而有较多的变化,如樟树、 楠木、檫树、女贞等由绿色变为紫黑色; 圆柏呈紫色;银杏呈黄色 • 因此,可以根据果实成熟时的外部 特征来确定是否成熟,但对有些树种并 部完全准确,还要结合种子的成熟特征 来判断。一般已成熟的种子,种仁饱满、 坚韧,种皮有一定色泽,种子有一定重 量。
• 原理:无色四唑水溶液——被脱 氢酶还原成稳定的、不溶于水的红色 物质 • • 注意:主要依据是染色的部位, 而不是染色的深浅
•Leabharlann 6、种子优良度 是采用感官方法,根
据种子外观和内部状况,判断种子优劣程
度的指标。解剖法
• 除千粒重外,如以上指标不属于同一 级时,以单项指标低的等级定。
计算题
• 1、 采用百粒法测出某种种子100粒的 重量分别为1.8、2.9、3.2、1.0、2.7、3.5、 1.9、2.4g,计算该批种子的千粒重。 • 2、一位同学在作种子发芽实验时,得 出的4组数据是85%、92%、79%、86%, 问:这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可靠吗?

3、成熟后较长时间不脱落,但色泽 鲜艳,易招引鸟类啄食的果实,如樟树、 楠木、女贞、乌桕等,应在形态成熟时 及时采集。

4、成熟后较长时间不脱落的种 实,如樟子松、马尾松、槐树、苦 楝等,采种期可适当延长,但仍应 及时采集。 5、种实期不一致的树种,如八 角、桉树、木麻黄等应分批采种。

6、过熟会进入深休眠的种子,如 山楂、枫杨、椴树等,可在生理成熟 后形态成熟前采集,采后立即播种或 层积处理。
第三章
种子的贮运
• 第一节 种子的贮藏 • 一、种子的休眠:有生活力的种子, 由于某些内在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影响, 使种子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自 然现象。 • 1、短期休眠 由外界条件引起 • 2、长期休眠 由种子本身特性引起
二、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内在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