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教育学统考311真题

2018年教育学统考311真题

2018 年教育学统考311 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

1、下列主张用“理解与解释”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就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元教育学2、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力与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 决定亲自给孩子上课。

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A、正面显性功能B、负面显性功能C、正面隐性功能D、负面隐性功能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就是用来区别不同人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 )A、冲突论B、文凭理论C、结构理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4、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就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就是( )A、差异性与阶段性B、差异性与顺序性C、不均衡性与差异性D、阶段性与顺序性5、农耕时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与体力者的培养,信息时代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的目的受限制于( )A、文化传统B、生产方式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6、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A、终身教育就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要求
B、终身教育的原则就是连续性、整体性
C、终身教育就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7、泰勒原理由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组成,一条就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就是( )A、课程实施原理B、课程设计原理C、课程评价的原理D、课程组织原理8、近代以来,人们设计出一些力图克服班级授课制局限性,同时保持其优越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 )A、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队教学B、个别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小队教学、个别教学
D、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小队教学9、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她好不好,她都要对妻子负责。

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

如果她不这样做,别人会骂她的。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就是( )A、以人际与谐或“好孩子”为定向B、以工具理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C、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D、以法律的秩序为定向10、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瞧我?”“她们喜欢我不?”“校长就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诸如此类的问题。

根据富勒的教师专业成长理论,傅老师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11、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一些农村小学就读的适龄学童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校难以维持的状况。

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 )A、人口结构B、人口波动C、人口流动D、人口质量12、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就是指( )
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
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
13、夸美纽斯1632 年发表的《大教学论》,就是教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但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原因就是此书( )A、宣扬教育为现世生活作准备
B、只谈教育实务,不谈教育理论C、并非教育理论著作,而就是教学理论著作D、以自然类比教育,理论论证尚未达到学科成熟的水平14、“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这一观点出自( )A、《墨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15、朱熹的“朱子读书法”中有“居敬持志”一条,其中“居敬”的确切涵义就是指( )A、对书中的观点要敬畏B、保持读书场所安静、肃穆的气氛C、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D、读书时保持恭敬的姿态与表情16、中国近代早期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就是为了( )A、满足在校士大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便于学生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立足17、1912 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超越政治的教育为( )A、实利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B、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C、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D、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
18、20 世纪20 年代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有一派认为,“工读”就就是用自己的劳动延续求学经费而已,不必去理会什么主义,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 )A、周予同B、胡适C、李大钊D、王光圻
19、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戊辰学制”的指导原则,对1922 年新学制标准进行了调整,特别提出( )A、“多留各地伸缩余地”B、“使教育利于普及”C、“根据本国国情”D、“谋个性之发展”
20、1929 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规定大学的办学目标就是( )A、研究高深学问,培养专门人才B、教授应用科学,培养专门人才C、教授应用科学,培养技术人才D、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技术人才21、下列选项符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的( )A、直接的知识要优于书本知识,故书本知识应予以摒弃B、打破学科组织体系,采取活动中心与活动单元的形式C、儿童经验固然就是重要的,但学科课程体系也不可破坏D、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按照儿童的兴趣组织课程内容22、20 世纪30 年代初期,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菏泽两县设立乡农学校,开展乡村教育实验,这种乡农学校性质上属于( )A、农业职校B、农民夜校C、教育与行政合一的机构D、教育与军事合一的机构2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核心,其最广泛、最普遍的教育形式就是( )A、工读校B、半日校C、列宁学校D、冬学6624、创设文法、修辞、辩证法科目,为后来七艺成型奠定基础的就是( ) A、智者派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德哥拉斯学派25、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主张,在雄辩家培养中居于首要位置的就是( ) A、高尚品质的培养B、雄辩技巧的练习C、优雅举止的训练D、文雅风度的练习26、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就是( ) A、家庭教育B、礼文教育C、侍从教育D、社会教育27、17 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 ) (教育学必胜习题库——中世纪大学)A、大学自治B、教授治校C、科学教育D、古典教育28、为十八世纪后期德国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兴起提供直接的思想启蒙与理论指导的就是()A、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B、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C、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D、裴斯泰洛奇要素教育理论29、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科目设置与教学内容组织的两项基本原理就是( )A、相关与集中B、平行与分配C、均衡与差异D、连续与顺序30、20 世纪30 年代联共(布)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小学与中学的决定》,确定该时期苏联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 )A、实施综合教学大纲B、恢复班级授课制度C、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D、加强教学与生产劳动的联系31、运用心理胚胎期与敏感期概念表述儿童发展过程阶段性特征的教育家就是( )A、福禄贝尔B、赫尔巴特C、第斯多惠D、蒙台梭利32、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办学原则的教育法案就是( )A、《大学令》B、《帝国大学令》C、《高等教育法》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33、20 世纪70 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就是( )
A、返回基础B、普及科学C、天才教育D、大众教育34、在小莉眼里所有物体都有生命,她常常会对玩具、小草说话,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莉处于(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5、根据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经过4 次复述刚好可记住某个英语单词,那么她学习该词最适宜的复述次数应该就是( )A、5次B、6次C、7次D、8次36、有的学生愿意为她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而面对不喜欢的老师则不愿意努力学习。

此时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就是( )A、成就动机B、认知动机C、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37、“曹冲称象”反映了曹冲的( )A、抽象思维B、聚合思维C、动作思维D、发散思维38、将电话号码8585885 编成“帮我帮我帮帮我”以帮助记忆,这种方法可称之为( )A、语义复述B、精加工C、组织策略D、情景性复述39、某本科生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中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及其规避策略的行动研究”。

这一选题最容易受到质疑的方面就是( )A、创新性B、价值型C、具体性D、可行性40、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这种研究设计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41、某研究者欲全面了解并研读近五年来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教师教学自主权” 的研究成果,应检索( )A、人大报刊复印资料B、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D、CNKI 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42、某校“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小组成员依据“小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观察记录表”, 互相观摩课堂教学,开展课堂观察研究。

这属于( )A、半参与性、结构式观察B、半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C、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D、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43、某幼儿园教师欲对班上每个孩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参与情况(如滑滑梯、玩积木、做手工、瞧图书等)进行观察研究。

她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就是( )A、事件取样记录法B、行为核查记录法C、时间取样记录法D、轶事描述记录法44、在选拔性考试中,某试题得分的标准差极小,表明该题存在的问题就是( )A、难度低B、效度低C、信度低D、区分度低45、下列相关系数值中,表明两个变量相关程度最高的数值就是( )A、—0、90B、—0、10C、0D、0、50二、辨析题:46~48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45 分。

46、核心课程即主要课程。


47、1958 年美国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旨在通过学校加强全民的国防意识。

48、发现学习属于主动学习,接受学习就就是被动学习。

三、简答题:49~53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75 分。

49、简述我国现行学制。

5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51、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

52、简述操作技能学习中练习进程的一般规律。

53、简述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四、分析论述题:54~56 小题,每小题30 分,共90 分。

5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最近,三(2)班品德与社会课的话题就是“维护公共秩序”。

倪老师先让学生们说一说去过哪些公共场所,在那里干什么,进而指导她们根据功能的不同概括出七类公共场所。

最后从每种类型中挑选出一个方便调查的场所,每个学习小组都要从这其中场所的调查中概括出公共场所的一般生活规则,作为集体作业提交,并在班级里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