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实施细则静压预制管桩编制:审批:咨询监理公司半岛项目监理部2011年210月3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设计要求 (2)四、质量目标分解 (2)五、工序监理要点 (2)六、监理人员配置 (3)七、预控要点 (3)八、施工过程控制 (9)九、施工安全措施 (13)十一、验收 (13)十二、涉及的规程、规和标准 (14)静压预制管桩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滇池路(金牛小区),群体工程由框剪结构车库一层,32层四栋,11~15层3栋的商住楼。
建筑总面积一、三期约200000㎡,抗震设防8度,管桩量2001颗。
二、编制依据:1、监理大纲。
2、监理合同、施工合同。
3、公司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体系文件。
4、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5、工程地堪报告。
三、设计要求: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外径为500m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5#、6#、7#楼为2700KN;2#、3#、4#楼、地下车库为2300KN,桩端持力层为地质报告所述○6粉土层有1#、2#、3#、4#楼、地下车库;○7粉土层有5#、6#、7#楼。
工程桩桩顶嵌入承台100mm,桩顶与承台的连接见国标(03SG409)。
工程桩严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抽取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并进行桩身质量检测。
四、质量目标分解:一次验收合格。
五、工序监理要点:六、监理人员配置:本桩基工程监理人员由专职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理人员数量将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从而满足监理工作要求。
七、预控要点:1.施工前准备阶段1.1审查准备工作:(1)掌握建筑物场地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水文地质资料。
(2)熟悉工程图纸及会审纪要,领会设计意图。
(3)查清场地围地下管网及地下构筑物走向分布情况。
(4)了解相邻原有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埋深等详细情况,施工中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时,应会同业主、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采取有效预防或处理措施。
(5)审查施工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施工许可证,其生产规模、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6)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提出书面意见。
(7)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提出书面意见。
(8)要求施工单位在桩基平面布置图上对每棵桩进行编号。
(9)要求施工单位设专职测量人员,按桩基平面布置图测放轴线及桩位,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轴线测放允许偏差10mm。
②沿轴线方向测放桩位允许偏差30mm。
③垂直轴线方向测放桩位允许偏差20mm。
(10)建筑物四大角轴线必须引测到建筑物外并设置龙门桩或采取其他固定措施,压桩前应复核测量轴线、桩位及水准点,确保无误,且须经签验收证后方可压桩。
(11)要求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技术交底资料,出具预应力砼管桩的配合比、钢筋、水泥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提供现场相关操作人员上岗证资料供监理审查,并留复印件备案,各种操作人员均须持证上岗。
(12)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便于桩机行走,掌握场地实际标高,便于准确控制桩顶标高,在送桩器上作出控制深度标记,以便控制及检查桩长。
(13)管桩数量及位置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施工单位应详细记录试桩施工过程中沉降速度及最后压桩力等重要数据,作为工程桩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并借此校验压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控制:(1)预应力钢筋砼管桩应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制作,砼强度达到100%时,方可使用。
(2)预应力管桩制作时,原材料必须满足GB13476-1999《先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规定。
(3)管桩进场须附相关的合格证明文件。
(4).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预制管桩的外观质量○5.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预制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1.砼抗压强度:砼拌合物应在搅拌站或喂料工序中随机抽取,并有生产厂家技术负责人签字。
制作标准试件,并与预制桩同条件养护,砼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见GBJ81;○2.外观质量和尺寸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见下表:外观质量和尺寸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标志①.永久标志应采用制造厂的厂名或产品注册商标,标在预制桩表面距端头1000~1500mm处。
②.临时标志为预制桩标记(不包括标准编号),制造日期或预制桩编号,其位置略低于永久标志。
产品合格证包括下列容:合格证编号、产品等级;本标准编号;预制桩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及管桩壁厚;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弯性能;预制桩编号;制造厂厂名、制造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或盖章(可用检验员代号表示)。
(6)贮存、运输:贮存①预制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
②.预制桩堆放时,距两端0.21L处两支点位置放在垫木上,垫木支承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注:若堆场地基经过特殊处理,也可采用着地平放③.预制桩应按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分别堆放,堆放层数不宜超过表6规定。
运输①预制桩吊装宜采用两支点法或两头勾吊法,装卸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②预制桩在运输过程中的支承要求应符合2.8.1.2规定,且应绑固。
预制桩堆放层数(500*500堆放层数为7层)。
(7).通病预防:通病名称:桩身断裂。
现象:沉桩过程中,发现桩身突然倾斜错位,贯入度增大,一般定为断桩。
原因:1、桩的细长比过大和桩质量不好本身就弯曲;2、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挤向一边;3、下桩时不垂直,打入后发现不垂直重新调整,使桩身产生弯曲;4、接桩时错位。
预防:1、进场检查预制桩是否符合标准图集合设计规,不合格不用;2、填方时现场监理,桩位下不准填入大块坚硬物,必要时可钎探;3、检查垂直后才能下桩;4、接桩时按照规检查合格后方能沉桩。
八施工过程控制:1、跟踪监理:关键工序(比如沉桩、动静测)必须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理,即从准备-开工-过程-结束,都要有手段和措施监控。
一般工序的跟踪实行巡视检查。
每天现场监理人员用各种监理措施手段检查质量,并作出记录,对照是否与各种现行规标准和下面的质量控制条文相符合,如果不符合则要采取纠偏措施,或整改或返工。
以下是本细则的措施、手段。
旁站:主要工序必须实施旁站监理:检查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在场跟班监督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以及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检查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并可在现场监督施工企业进行检验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第三方进行复检;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巡视:一般工序实行巡视检查:每天都要对所有的现场质量进行巡视,有怀疑时进行随机抽查,做好记录。
材料检测:督促施工单位对进场的材料按规进行见证取样试验,当对上述材料检查如有怀疑时,监理人员可要求重新取样试验。
指令及通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工作往来,应提前以书面报告报甲方,监理工程师通过书面指令及通知指出施工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提请施工单位改正或重视。
会议:所有含糊不清的质量认识问题和协调配合问题都可以在会议上解决。
一些质量问题在会上适当暴光,效果显著。
利用验收手段:当中间验收(含隐蔽)、最终验收时,对照以往的跟踪资料,对比验收时的现场情况,如不合格,就利用签字权迫使施工方处理合格后才签字。
质量跟踪的组织措施:组织专人控制质量,平常由监理员旁站和巡查,有问题时由总监组织专家顾问和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讨论解决。
技术措施:1用高精度仪器检测产品质量;2利用公司先进的技术资料库(含技术人)指导现场施工和监理;3统计技术的利用,用电脑动态跟踪现场的质量,从跟踪材料中分析出不合格工序的成因和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直观快速地指导不合格工序整改。
2、控制容:(1)沉桩要点沉桩质量控制是本工程的控制要点,针对本工程地质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每栋工程桩进行编号,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压桩顺序压桩。
②沉桩前必须处理高空和地面的障碍物,场地平整,排水畅通;③桩就位时要对准桩位、垂直、桩机稳定。
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应在距桩15m围的与桩身成“十”字方向设置经纬仪两台或其他措施,以校准桩身垂直度,要求桩身和桩幅顶中心必须在同一条轴线上。
○4稳桩和压桩过程中a) 静力压桩时,压桩力可根据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结合已有工程经验,通过分析,静力触探孔,阻力平均值,估算并评估沉桩的可能性,以便选用相应的压桩机械。
b) 压桩的顺序可按设计标高先深后浅,压桩入土速率均匀,并注意压桩过程中,桩身是否发生位移和倾斜,若有不正常应及时纠正。
c) 根据设计及现场地质情况,控制制贯入度的同时应测量控制桩顶标高。
○5.接桩一般在距地面1米处,且桩端尖不能处在较硬土层中,(或穿过较硬土层或未进入较硬土层,先满足此要求,再调整接桩位置),软土地区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材料应符合要求,按规程操作,焊接时应调整桩身垂直度,并对齐,遇有空隙应用薄钢板垫实后方可焊接。
焊接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的要求进行,待冷却8分钟后可以继续沉桩。
压桩完毕,测量管涌土高度。
○6.当设计有送桩要求时,对桩头平面位置应进行中间验收,送桩时要选用合适的工具,并使送桩工具中心线与桩身中心线保持一致。
○7.特殊情况的处理,施工中如遇到下列情况,应暂停施工,并报业主、施工及监理人员,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a.贯入度剧变,前后压桩力差异剧大。
b.桩顶或桩身砼剥落或破碎。
c.桩身出现裂缝。
d.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反弹。
e.当地面发生较大隆起或临桩发生较大位移。
○8.做好旁站监理记录a. 压桩记录按现行统一表格记录,要求当班监理工程师记录该工作班新压桩的桩号、桩长并对沉桩速率、焊接质量、桩身垂直度,以及最大压桩力和最终压桩力进行检查和记录。
b.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现场应设总负责人,机械维修员,并有专职人员对压桩全过程进行记录,并让监理签认;c.场地有部分为高压缩性软土,压桩完毕后的基坑开挖工作应制定严格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措施,防止桩位产生位移和倾斜。
d.压止桩完毕后:a).协助桩检测单位对工程桩进行动测或静载试验,以检查桩身质量及承载力。
b).进行桩位验收、督促和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竣工资料。
(2)桩基规要求: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群桩 20毫米单排桩 10毫米桩基工程度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度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层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作最终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