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桩监理实施细则

方桩监理实施细则

A.0.4蓝湾雅居1#-3#、5#-10#楼及非人防地下车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方桩实施细则)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日期:第六版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方桩监理实施细则一、专业工程特点:工程名称:蓝湾雅居小区建设单位:宿迁市天润置业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政泰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江苏政泰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江苏华信勘测技术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0.000 相当于 85 国家高程 20.9m,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采用400*400,450*450,500*500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桩选用(320582-R094-2018)《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图集。

沉桩采用静压法施工,压桩以桩顶标高控制。

桩端入持力层深度由设计桩端标高控制,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 4400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 2200kN。

,桩型规格分别为:二、施工地质条件、周边环境1、工程地质条件1.1 气候条件宿迁地处江苏省北部,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盛行,秋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较长,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年平均日照 2200 小时,年平均气温 14.3℃左右。

无霜期较长,平均为 211 天,初霜期一般在 10 月下旬,降雪初日一般在 12 月中旬初,活动积温 5189℃,全年作物生长期为 310.5 天。

年降水量在 1000 mm 上下,由于受季风影响,年际间变化不大,但降水分布不均,6 到 8 月雨量占年降水量近六成,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燥天气。

宿迁市宿城区项里学校—桩基专项施工方案2、地质条件地形上据调查及现场勘察可知,场地主要位于开发区黄泛冲积平原,整体北侧有大面积堆土,整个地势较北高南低,高差约 2.1米左右。

本场地属于徐准黄泛滥冲积平原地貌区,地貌单元属于泛濫冲积平原。

本次勘察最大孔深为 60.0m,区域构造为隐状构造。

②-1 砂质粉土:稍密,中等压缩性,强度一般,可为液化土,工程地质条件差。

②-2 粉质黏土:软塑为主,高压缩性,强度低,工程地质条件差。

②-3 砂质粉土:稍密-中密,中等压缩性,强度一般,可为液化土,工程地质条件差。

②-4黏土:软塑,局部流塑,高压缩性强度低,工程地质条件差。

②-5 黏土:软塑-可塑,强度稍低,工程地质条件差。

②-6黏土:可塑,强度稍低,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可考虑作为本小区低层建筑,地下车库桩基持力层使用。

②-6A 中砂:中-密实,中等偏低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层薄,不宜作为高层桩基持力层。

②-7粉质黏土:可塑强度一般,层薄,不建议作为桩基持力层。

③黏土:硬塑,强度高,中等偏低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可作为高层建筑桩基持力层及下卧层。

三、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1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 JGJ46-2012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16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10.《预应力混凝土方桩》 320582-R094-201811.桩基工程施工图纸 /12.蓝湾雅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HXY2019-077四、监理工作流程(用框图表示)1.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流程1.3隐蔽工程检验流程四、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一)监理工作控制目标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应从质量、进度、安全三个方面进行监理。

在确保桩基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有效施工方案缩减工期,满足进度计划的要求,同时加强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护和保障的监督检查。

①、质量目标:确保桩材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顺利施工,满足现行有关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标准对施工允许偏差(垂直度、桩芯偏移量)的限值。

②、进度目标: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合同工期的实现。

③、安全目标:安全文明施工,杜绝安全事故。

同时达到总体的安全控制目标“六无”。

按照优质工程项目的要求做好安全教育、安全设施二)监理工作控制要点1.事前监理工作控制要点1.1审查准备工作(1)掌握建筑物场地内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水文地质资料。

(2)熟悉工程图纸及会审纪要,领会设计意图。

(3)查清场地范围内地下管网及地下构筑物走向分布情况。

(4)了解相邻原有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埋深等详细情况,施工中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时,应会同业主、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采取有效预防或处理措施。

(5)审查施工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施工许可证,其生产规模、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等)和技术工人(电焊工、机长等)具备资质证书或上岗证书。

(6)审查总包单位所报《成品、半成品供应单位资质报审表》,核查供货厂家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有必要时对供货厂家进行考察。

(7)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提出书面意见。

(8)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提出书面意见。

(9)要求施工单位在桩基平面布置图上对每棵桩进行编号。

(10)要求施工单位设专职测量人员,按桩基平面布置图测放轴线及桩位,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轴线测放允许偏差10mm。

②沿轴线方向测放桩位允许偏差30mm。

③垂直轴线方向测放桩位允许偏差20mm。

(11)建筑物四大角轴线必须引测到建筑物外并设置龙门桩或采取其他固定措施,压桩前应复核测量轴线、桩位及水准点,确保无误,且须经签验收证后方可压桩。

(12)要求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技术交底资料,出具预应力砼方桩的配合比、钢筋、水泥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提供现场相关操作人员上岗证资料供监理审查,并留复印件备案,各种操作人员均须持证上岗。

(13)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便于桩机行走,掌握场地实际标高,便于准确控制桩顶标高,在送桩器上作出控制深度标记,以便控制及检查桩长。

(14)方桩数量及位置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施工单位应详细记录试桩施工过程中沉降速度及最后压桩力等重要数据,作为工程桩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并借此校验压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方桩质量控制(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方桩应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制作,砼强度达到100%时,方可使用。

(2)预应力管桩桩制作时,原材料必须满足《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管桩桩》(苏G/T17-2012)的规定。

(3)方桩进场须附相关的合格证明文件。

(4)外观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5)试验方法①.砼抗压强度:砼拌合物应在搅拌站或喂料工序中随机抽取,并有生产厂家技术负责人签字。

制作标准试件,并与预制桩同条件养护,砼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见GBJ81;②.外观质量和尺寸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见下表标志①.永久标志应采用制造厂的厂名或产品注册商标,标在预制桩表面距端头1000~1500mm处。

②.临时标志为预制桩标记(不包括标准编号),制造日期或预制桩编号,其位置略低于永久标志。

产品合格证包括下列内容:合格证编号、产品等级;本标准编号;预制桩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及方桩壁厚;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弯性能;预制桩编号;制造厂厂名、制造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或盖章(可用检验员代号表示)。

(7)贮存、运输贮存①预制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

②.预制桩堆放时,距两端0.21L处两支点位置放在垫木上,垫木支承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注:若堆场地基经过特殊处理,也可采用着地平放③.预制桩应按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分别堆放,堆放层数不宜超过规范要求。

运输①预制桩吊装宜采用两支点法或两头勾吊法,装卸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②预制桩在运输过程中的支承要求应符合要求,且应绑固,预制桩堆放层数为2层。

(8)通病预防1、挤土效应和振动影响原因分析: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沉桩时使桩四周的土体结构受到扰动,改变了土体的应力状态,产生挤土效应;桩机施工过程中焊接时间过长;桩的接头较多而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歇在硬夹层;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不当,每天成桩数量太多、压桩速率太快、布桩过多过密,加剧了挤土效应。

防治方法:①控制布桩密度,对桩距较密部分的方桩可采用预钻孔沉桩方法,孔径约比桩径小50-100MM,深度宜为桩长的1/3-1/2,施工时应随钻随打;或采用间隔跳打法,但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形成封闭桩;②控制沉桩速率,一般控制在1m/min左右;并制定有效的沉桩流水路线,并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宜先高后低,若桩较密集,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筑物时,宜从相邻建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向远进行;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的桩,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有围护结构的深基坑中的桩,宜先压桩后再做基坑的围护结构,这样的施工顺序可以避免由于基坑四周的围护结构使压桩的土体无法扩散,造成先施工的方桩被后施工的方桩挤上来,使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又避免了在基坑的压桩过程中土体扩散而挤坏四周的围护结构及降低基坑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同时应对日成桩量进行必要的控制;③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消除部分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现象;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开挖地面排土沟,消除挤土效应;④沉桩过程中应加强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观测、监护,对靠近特别重要的管线及建筑物处可改其它桩型;⑤控制施工过程中停歇时间,避免由于停歇时间过程,摩阻力增大影响桩机施工,造成沉桩困难。

同时,应避免在砂质粉土、砂土等硬土层中焊接,制定合理的桩长组合。

桩机施工时应注意同一承台内的群桩,需接桩的接头不宜在同一截面内,应相互错开,避免产生土压力以及水压力效应较大时,对整体桩身产生剪切破坏;同时应认真查看地质报告,了解土层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桩体组合长度,避免接头处于土层分界处及土层活动较多处,以防土层活动时对桩身的破坏。

2.沉桩时遇到浅层障碍无法继续沉桩原因分析:由于地质勘察报告中未能特别强调浅层障碍物及局部的土层分布深度和性质,导致沉桩时遇到浅部(3-4M)的老基础、大孤石,较深部(20M左右)的硬塑老粘土和非常密实砂层、沙砾石层等情况无法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