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和血液循环

呼吸和血液循环

《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学校:李家堡小学
授课人:余军学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中的第三课。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心脏的位置、大小、构成、运动方式与作用。

2、了解血液循环的路线,了解血管的分类。

3、了解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4、意识到健康生活习惯对于心脏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认识心脏的作用以及血液循环的路线。

四、教学难点: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及其作用。

五、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相关文字资料、图片和视频
学生:1、知道心脏的大致位置,会测量心跳。

2、能在自身找到脉搏,会测量脉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活动:请学生先找出身上的一处血管,紧接着找两处、三处、更多处。

2、提问:血管里有什么?
3、提问:血液在血管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
4、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又提出了几个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人体的奥妙。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心脏
(1)感受心脏的跳动。

(2)利用图片认识心脏。

猜想:心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各抒己见)
(3)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
A、实验:反复的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请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

(学生分组实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B、看看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C、脱离鲢鱼身体的心脏还在跳动。

2、认识心脏不停跳动的原因
(1)模拟心脏跳动的实验。

(2)测一分钟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推测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吗?(同桌讨论、汇报)
(2)学生阅读教材54页内容。

(3),想一想:为什么人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
(4)教师讲解。

4、讨论:心脏对人体这样重要,我们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呢?
(1)学生交流。

(2)出示保护心脏的方法。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