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习题集锦:三创

2019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习题集锦:三创

2019年时政热点好题集萃(9)三创1、《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_____,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

A.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B.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C.科学精神和诚信建设D.科考成绩和道德建设2、2018年5月科沃斯集团以“服务机器人第一股”成功登陆上交所。

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是科沃斯机器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科沃斯创始人表示,创新就是技术和人性的完美结合,就是尽可能的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这表明(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互联网+”行动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互联网+”给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带来很多机会。

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

其中关键就是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这表明( )①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的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③创新就是否定过去肯定现在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科技改变生活。

只需将一个小小的电子传感卡片带在身上,无论你身在何方,远在诊室的医生就能通过实时传送过来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一旦身体健康指数出现异常即可自动报警,医生会根据数据作出响应,采取相应的治疗监控手段,这就是未来物联网时代的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在给人们提供医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产业价值。

这表明(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投入多元、动态调整、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体系。

国家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有利于经济发展②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③文化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经过研究,我国成功实现了等离子体危废处理技术的突破。

该技术利用等离子体瞬间产生的上万度高温,将二噁英等有机污染物快速裂解为无害化的小分子,将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固化在玻璃体中,玻璃体可用作路基、建材等材料。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实践活动能实现矛盾双方转化②创新能为生产开辟新的劳动对象③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基本素质④事物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科幻小说《回到未来2》中幻想的“磁悬滑板”灵感来自于磁悬浮列车。

某科技公司把“磁悬滑板”变成了现实,该项技术还将应用于建筑物,避免建筑物在地震中损坏或倒塌。

“磁悬滑板”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应以科学幻想为前提B.幻想和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偶然性C.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了实践的发展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9、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洋山港区在12月10日迎来第四期工程开港。

在上海市提出“科技立市”政策的推动下,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偌大的四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呈现几乎无人在场的奇观,原本只有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出现在真实的码头操作流程中,无人驾驶、自动导航、路径优化、主动避障,AGV堪称配有智能控制系统的快递小哥。

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②人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把主观理念变为现实存在③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受社会发展规律与条件的制约④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0、北斗地图APP于2018年5月1日上线,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实时的定位和导航以及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国产卫星导航的发展迈人新阶段。

今后更多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都将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技术的领先推动中国主导世界导航市场的发展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精准扶贫,需要创新扶贫方式,面对缺资金无技能的贫困户,某村村两委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采取自愿入股的办法,组织贫困户用争取到的资金投资蘑菇厂,建设蘑菇大棚。

大棚由蘑菇厂管理,入股的贫困户年底分红,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蘑菇厂打工,这样把“死钱”变为了“活钱”,既使贫困户能够持续获得收入,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把“死钱”变为“活钱”的扶贫模式,体现了( )①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③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和外部相互作用的否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近来由于加强顶层设计,中国“智造”光芒难挡,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中国联想超级本、锤子手机等6个品牌的产品获得有“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设计金奖。

同时,阿里巴巴的“刷脸”购物,大唐电信的“车联网”,海尔实现家电无线互联的“空气盒子”也得到广泛认可。

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需要( )①政府持续扶持创新政策②坚持“走出去”为主“引进来”为辅的战略③企业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经营目的④企业日益增强自主研发能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设立“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启动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和技改工程。

设立“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是因为( )①借力互联网,转变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向智能制造升级②依靠投资驱动、大规模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③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④缓解广大制造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却寥寥无几。

品牌发展严重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

不少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是由于有效供给不足。

可以说,品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推进品牌建设,有利于( )①实现消费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②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快“引进来”向“走出去”战略的转变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提高供给品质,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随着品牌意识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中国制造”正在积极摆脱“廉价和山寨”的标签,用质量赢得了赞美。

如: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手机品牌早已逐鹿全球市场;中国电商建设了全球平台,移动支付技术更是令人称奇……这说明( )①我国“走出去”战略取得重大成就②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③生产全球化促进了资源的国际流动④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6、零工经济是指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职业者构成的经济领域,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方,主要包括群体工作和经应用程序接洽的按需工作两种形式,零工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有志者自主创业的主基调。

零工经济( )①降低了就业成本,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②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③进一步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给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④解放了人的时间和创造力,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17、长期以来,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质量竞争力薄弱使我国一些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但近年来,载人航天、量子通信、天文观测、深海潜水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B.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发展C.实施多元化开放战略,优化对外开放格局D.增加对外投资,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18、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直到2025年,这对在芯片上过度依赖美国的中兴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这对“中国制造”的启示有( )①积极推动兼并重组,发挥规模效应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掌握核心技术提供优质产品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④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掌握核心技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19、2025年实现四川“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天府新区的建设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复。

天府新区的建设将给劳动者就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面对这种机遇,劳动者应该( )①改善就业创业环境,鼓励自主择业创业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抓住新区建设机遇④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农业1.0时代对应传统农业社会,特征是耕作依靠人力和畜力;农业2.0时代对应工业社会,特征是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农业 3.0时代则发端于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其特征是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农业从1.0到3.0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农业发展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创新为笫一要义②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④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支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复兴号"CR400动车组的成功投入运营,表明我国已全面掌据高铁核心技术。

我国将根据其他国家实际需要,量身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动车组成套技术和产品,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

这表明我国( )①有效了避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②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③依靠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④面向国际市场打造中国品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创客”是指出于兴趣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

这对劳动者的启示是( )①提高自身创业创新能力②根据兴趣专长自主择业③要落实鼓励创业的方针④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3、2018年春晚,由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组成的全球首个“海陆空”无人系统在港珠澳大桥震撼上演,人们在为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欢呼的同时,也不得不担忧自己的就业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