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发表时间:2014-08-08T10:10:55.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2期供稿作者:黄玮[导读]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加,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已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黄玮(福建福州市晋安区医院妇产科 350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个人能力欠缺、管理不善以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其比例分别为36.7%、23.3%、20.0%、13.3%;其中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编制类型等不同
因素引发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大,机率分别为63.3%、53.3%、56.6%、46.7%。
结论: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原因分析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91-02 产科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患者诊疗结果受到影响、使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明显增加以及引起医护纠纷或护理事故等不良事件[1]。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加,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已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不仅将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还将严重损害医院的形象和荣誉[2]。
因此,及时、仔细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能明显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院形象。
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我院产科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现将内容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整理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
1.2 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制度落实、护理人员能力、科室管理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由科室护士长及相关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探讨,查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改进方案,同时报告给医院护理部。
另外,医院护理部依据不良护理事件上报的内容采取专题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查找出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针对其诱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并加以及时的改进,同时将改进结果和意见进行公布,以便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评价方法分类并比较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不同类型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个人能力欠缺、管理不善以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其比例分别为36.7%、2
3.3%、20.0%、13.3%,见表1。
表1 产科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n(%)]
3 讨论
3.1 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虽然我院对不同科室都制定有相关的规章制度,然而护理人员在对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方面不到位、不严谨,未按要求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等制度;执行医嘱时不认真、不细致、漏执行医嘱以及依据印象执行医嘱。
②护理人员能力欠缺:产科护理人员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操作技能不熟练,临床经验缺乏,同时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无法做出确定的判断。
③管理不善:科室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对规章制度没有根据实际进行及时修改。
④沟通技巧缺乏:由于产科护理工作较多,如产妇和新生儿需要精心护理,使得护理人员身心疲惫,当遇到患者询问时,说话语气较生硬、缺乏耐心或敷衍了事,导致患者及家属认为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缺乏同情心等[3]。
3.2 防范措施
3.2.1 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产科科室应该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并成立相关小组对其进行监督,以提高护理制度的执行力。
医院护理部及相关科室应加强新进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其学习护理规章制度,并进行随机抽考,使护理人员能自觉和严格的执行护理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3.2.2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科室应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巧进行综合培训,增加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护理能力及综合素质。
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排班,做到新老搭配,以老带新,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操作经验。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习和深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2.3 加强科室管理:科室管理人员也应加强学习和管理,对规章制度根据实际进行及时修改;所有已报告的风险报告和接近过错的情形都应根据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进行常规分析,以便制定防范措施并实施。
3.2.4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要耐心、细致、主动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做到态度真诚、用语得当,以便提高医护关系和患者满意度。
所有人员都应该熟知本院应对纠纷的基本程序,具备处理萌芽状态纠纷的能力。
本文通过对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制度落实、护理人员能力、管理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归纳和分析。
结果显示,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个人能力欠缺、管理不善以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其比例分别为36.7%、23.3%、20.0%、13.3%;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编制类型等不同因素引发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大,机率分别为63.3%、53.3%、56.6%、46.7%。
综上所述,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文芳,周翠英.产科护理工作中易发生的差错事故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4):443.
[2]苏娜.56起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83-85.
[3]李红霞.产科护理不良事件32例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 13,11(12):333-334.
[4]阿米娜?哈斯木汗,李晓丽.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