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管理办法(试行)
1. 职责划分
1.1测试组长
1.参与软件需求设计的评审及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预估,测试资源的申请;
2.编制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用例,定期进行维护更新;
3.根据测试组的冒烟测试结果判定是否接受该测试版本;如果达到测试标准则进入测试;
4.实施软件测试并对测试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对软件质量进行控制;
5.参与搭建测试环境;
6.编写测试脚本;
7.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合作。
1.2软件测试工程师
1.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用例的执行,维护;
2.测试记录的整理,提交、验证、关闭缺陷;
3.跟踪缺陷退回的问题,必须有详细的原因分析我们才可以进行缺陷退回缺陷的否决;
4.完成性能与压力测试。
1.3质量保证QA组
1.对测试过程进行质量监督;
2.保证项目按照正常的计划执行;
3.并进行阶段性的质量评估。
2. 作业流程
详细规定了测试组在整个项目中各个阶段的职责及相关测试输出文档:
3. 测试类型和策略
按照目前的产品类型和规模,需要执行的测试类型及策略如下:
4. 缺陷级别定义
5. 缺陷管理流程
1.缺陷描述中要包括详细、准确的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测试环境。
2.缺陷提交时在“实际结果”栏目中填写测试数据、执行结果内容,尽量将缺陷的界面截图作为附件上传至
对应的记录。
3.“否决缺陷”、“暂缓处理”此两类缺陷要求在缺陷“注释”中注明否决原因或后续处理方案。
4.对“紧急”级别的缺陷,测试人员应进行随时地检查并验证,及时修改对应缺陷的状态。
5.缺陷跟踪遵循:谁发现谁跟踪;开发管理组进行确认、分配缺陷;开发人员及时修改缺陷或反馈意见。
6.开发管理组人员在自己无法及时分配缺陷的情况下要提前找到代理人员完成该工作,避免缺陷在此环节滞
留。
7.开发人员必须对缺陷进行及时修改,缺陷提交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处理。
如果开发人员没有及时修改缺
陷,则将缺陷严重程度的等级升级(低级->中级,中级->高级,高级->紧急)。
8.如果缺陷经开发人员多次修改(修改次数>2次),测试验证后仍存在问题,则将缺陷的严重程度的等级升
级(低级->中级,中级->高级,高级->紧急)。
9.开发人员必须随时查看QC中的缺陷状态变化信息,每天最低查看次数不得少于5次。
缺陷管理跟踪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