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信息化主要指标调查问卷

企业信息化主要指标调查问卷

如无适合选项请在其他栏中补充
智能制

37、企业开展智能制造,预计能创造的价值包括(可多选)
□带来更多订单□效率提升及柔性化生产
□大幅减少人工,成本降低□赢得名声,扩大知名度,吸引政府更多支持
38、企业开展智能制造,面临哪些挑战或问题(可多选)
□企业管理体系的变化□企业资金的可持续性投入□员工素质的提升
2017年研发收入占年度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估算)_______%
近3年研发收入占年度销售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估算)_______%
13、是否建立企业的信息化标准规范
□是,建立有_______种,
请列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数据
应用
28、企业部署大数据应用情况
□已经部署□未部署□有计划
29、企业数据资源总量
□50TB以下□50至100TB□100至500TB□500TB以上
30、企业数据的来源(可多选)
□企业内部生产数据□客户/用户数据□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数据□互联网公开数据□从外部购买的数据□政府免费开放的数据□社交平台数据□其它______
9、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普及(可多选)
□使用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软件进行管理□有举办信息技术服务管理循环改进培训或活动
□其他___________
如无合适选项请在其他栏中补充。
基础建设
10、2017年信息化总投入占年度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估算);近3年信息化总投入占年度销售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估算)
2017年信息化投入占年度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估算)_______%
如无适合选项请在其他栏中补充
35、“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可多选)
□增加竞争力□增加销售□降低成本□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率□提高利润□提高产品质量□无法确定
36、影响企业“互联网+”应用的主要因素(可多选)
□技术人才不足□设施配套不齐全□技术人才成本较高□资金紧张
□其他_________
□企业新旧生产体系的过渡□安全和保障问题□其他_________
如无合适选项请在其他栏中补充
39、制约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多选)
□政策环境不足□行业管理部门、母公司规划不明确,推进力度不足
□配套基础设置投资成本大,资金筹措难,□缺乏相关人才、员工整体IT素质不足
□过去、现有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效果不明显,信心不足
近3年信息化总投入占年度销售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估算)_______%
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灾备中心,□异地备份
填表人:填表时间:
附件
2017年企业信息化主要指标调查问卷
填报企业名称:(盖章)
指标项目
填表说明
组织与规划
1、企业信息化部门
部门名称:
企业员工数:
部门人数:
2、企业信息化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姓名:
职务:
电话:
传真:
Email:
地址:
3、是否正式设置首席信息官(CIO)
□是□否
4、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角色
□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部门主管
□无过程控制系统或车间级生产制造执行信息系统(或调度系统)
□自动上传工序进展信息,□自动上传设备状态信息,□自动上传物料使用状态
□自动上传能源消耗信息,□自动上传生产环境参数
25、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向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自动下达指令包含的内容
□无法自动下达指令,□自动下达排产计划,□自动下达生产指令,□自动下达物料清单
如无合适选项请在其他栏中补充
互联网应用情况
33、企业各个环节应用互联网情况(可多选)
□人员招聘□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售后服务□消费者需求收集□库存情况□生产制造□产品设计□研发测试□其他
如无适合选项请在其他栏中补充
34、企业门户互联网服务有(可多选)
□信息发布□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客户网上自助服务□员工入口□移动商务□消息自动传送,□业务报警功能□其他_________
□自动下达生产优化运行参数
26、数据整合应用水平
□已实现企业集中资源数据库
□部分业务系统实现集中数据存储
□各业务系统分散数据存储
27、决策信息化水平
□采用商业智能系统,进入管理决策智能化
□能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为企业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支持,□基本没有支持
18、企业各环节间信息化集成应用的程度(可多选)
□数据共享,□功能互通
□业务协同,□无具体集成整合
19、产业链企业之间信息交互和共享情况
□建立了产业链企业业务系统之间信息交换接,□产业链企业建设或采用了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产业链企业之间关联信息实现共享和实时交互,□以上均未实现
20、通过信息化实现与产业链企业间业务协同情况
□0至20%以内□在20%和50%(含)之间□在50%和80%(含)之间□大于80%
指掌握专业IT技术的员工占全部正式员工的比例*100%。
8、管理层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
□0至20%以内□在20%和50%(含)之间□在50%和80%(含)之间□大于80%
管理层非专业IT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人数占管理层总人数比例*100%(接受过2小时以上的正式培训,方可进入统计范围。)
如无合适选项请在其他栏中补充
31、企业非结构化数据比例
□10%以下□10%至30%□30%至50%□50%至70%□70%至90%□90%以上
32、企业各类数据的利用情况
□数据库(如Oracle,DB2,SQL Server);□各类格式的文档、邮件数据或日志文件;□图像/视频;□语音/音频;□社交媒体数据;□其他_____
41、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率%
□小于5%(含)□在5%和20%(含)之间
□在20%和50%(含)之间□大于50%□尚未开展
全年电子商务生产的销售额/全年总销售额*100%




42、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可多选)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应急预案
43、数据管理和灾难备份情况(可多选)
□有无灾备,□双机热备份
16、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情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综合集成情况
17、企业各环节间信息化集成情况(可多选)
□实现研发与生产之间的集成,□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实现生产与供应链之间的集成,□实现生产与和客户链之间集成
□实现生产与业务管理之间的集成,□实现研发、生产与业务管理之间的全面集成
□自动上传生产能力信息,□自动上传排产计划信息
□自动上传订单状态信息,□自动上传资源分配与消耗(人力、设备、物料、环境等)信息
23、经营管理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自动下达指令
□无法自动下达指令
□自动下达生产任务
24、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自动上传信息覆盖范围
□上下游产业链、相关配套的商业信息化环境不足□其他___________
配套的商业信息化环境包括:支付、物流、信用、网路等;如无合适选项请在其他栏中补充




40、通过哪种平台(方式)开展商务活动(多选)
□自建企业商务网站□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上下游龙头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其他___________
□在用户订单与产能不匹配时实现在有限产能约束下优化排产
□在发生改判、降级、判废以及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动态调度,□以上均为实现
22、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向经营管理系统自动上传信息范围及时效性
□无车间级生产制造执行信息系统(调度系统)或经营管理系统
□车间级制造执行信息能够通过手工转录方式上传至经营管理系统
□实现生产计划协同,□实现物料协同,□实现订货业务协同
□实现物流仓储协同,□实现加工配送协同,□实现财务结算协同
□实现产业链企业间订单全程可追溯,□实现产业链企业间质量全程可控,□以上均未实现
21、按照用户订单自动排产和动态调度能力
□按照用户订单自动排产
□根据用户订单制定排产计划的同时自动形成物料供应计划
□否
14、生产设备情况
总生产设备数量______________
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______________
1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_______%
关键工序指:
(1)对成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品等直接影响的工序;
(2)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3)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工人技艺要求高或总是发生问题较多的工序。
11、2017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估算);近3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平均比例(估算)
2017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估算)_______%
近3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平均比例(估算)_______%
12、2017年研发收入占年度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估算);近3年研发收入占年度销售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估算)
5、信息化规划制订和执行情况
□无规划□分散在业务规划中□有企业级专项规划
□有企业级专项规划,且年度信息化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
6、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多选)
□负责信息化规划□负责信息化资金落实□负责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