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联合国制定的17个全球发展目标,在千年发展目标到期之后继续指导2015-2030年的全球发展工作。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总部召开,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将在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概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系列新的发展目标,将在千年发展目标到期之后继续指导2015-2030年的全球发展工作。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即将在纽约总部召开,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将在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指导2015年至2030年的全球发展政策和资金使用。
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历史性的承诺:首要目标是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永远消除贫困。
千年目标2015年是千年发展目标的收官之年。
2000年9月,世界各国通过为期15年的千年发展目标,团结协作,应对贫困问题。
自那以来,联合国发展集团一直致力于落实八大千年发展目标。
千年发展目标设立了明确的具体目标,促使人们关注贫困问题并调动资金用于减贫。
在2000年到2015年中,超过6亿人摆脱了贫困。
千年发展目标还动员了政治意愿,提高公众意识,关注发展问题,支持落实以人类发展为重点的议程,规模空前。
千年发展目标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在实现减贫目标等多项千年发展目标上发挥了了重要作用。
随着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最后期限益临近, 国际社会正处于建立2015年后开发框架的关键时刻。
自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公布千年发展目标以来,尽管发展成绩斐然,但区域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并且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仍然阻碍着发展工作的进程。
可持续发展2015年是关键的转折点——千年发展目标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启动之年。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将在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旨在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
中国高度重视此次峰会,并将从各方面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质进展。
2014年6月3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外交部合作主办了2015年后发展进程研讨会。
研讨会讨论了千年发展目标的实施状况及正在进行中的新议程设定过程。
2015年7月24日,中国政府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合作撰写的《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 2015年)》正式发布。
同日,开发署驻华代表处和外交部共同主办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国际会议,讨论了新议程的议题,并着重探讨中国将在2015年后发展峰会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中发挥的作用。
对于数百万人来说,发展目标仍未实现——在消除饥饿、取得全面性别平等、改善医疗服务和基础教育上,我们要完成最后的攻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必须让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承接千年发展目标,不把任何人排除在发展之外。
具体内容消除贫困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1990年以来,极端贫困率下降了一半。
成绩虽然显著,但在发展中地区有五分之一的人仍旧生活在每天1.25美元贫困线以下,千百万人每日收入勉强高于这个水平,还有许多人有返贫的风险。
贫困不仅是缺乏收入和资源导致难以维持生计,还表现为饥饿和营养不良、无法充分获得教育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受社会歧视和排斥以及无法参与决策。
经济增长必须具有包容性,才能提供可持续的就业并促进公平。
人类在彻底消除贫困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1. 有12亿人仍处于极端贫困状态2. 在发展中地区有五分之一的人仍旧生活在每天1.25美元以下3. 每日生活标准在1.25美元以下的人绝大多数生活在两个地区: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4. 高贫困率常见于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的小国5. 世界上五岁以下的儿童中,有四分之一的身高低于其年龄段的正常值6. 2013年,每天有3200名儿童由于战乱要逃离家园寻求庇护消除饥饿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现在是重新思考我们如何种植、共享和消费粮食的时候了。
如果方法得当,农业、林业和渔业可以为所有人提供营养的食物,并创造体面收入,同时支持以人为本的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
目前,土壤、淡水、海洋、森林和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退化。
气候变化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增加干旱和洪水一类的灾害风险。
许多农村妇女和男人单靠自己的土地已经入不敷出,迫使他们迁移到城市寻找机会。
如果要为今天9.25亿饥饿人口和预计到2050年新增加的20亿人口提供营养,全球粮食和农业系统必须作出深刻的改变。
粮食和农业部门提供了发展中的关键解决方案,这也是消除饥饿和贫困的重点。
全球饥饿人口现状:·世界上有8.05亿人,即地球人口的九分之一食不果腹,无法享受健康、活跃的生活·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饥饿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那里有13.5%的人营养不足·亚洲是饥饿人口最多的大洲,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二。
近年来南亚所占比重已经下降,但西亚的比重略有上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饥饿现象(占人口比重)最普遍的地区,有四分之一的人营养不足·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近一半(45%),达每年310万人·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儿童发育不良。
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可升至三分之一·在发展中世界,有6600万的小学学龄儿童饿着肚子去上学,仅非洲就有2300万食品安全现状:·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雇主,为目前全球40%的人口提供生计。
农业是农村贫困家庭的收入和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
· 全球约有5亿个小农场,大部分实行旱作,提供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食品消费的80%。
投资于小农妇女和男人是增加对最贫穷国家粮食安全和营养,以及为本地和全球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
· 自1990年以来,约75%的农作物多样性已从农田里消失。
更好地利用农作物多样性可以促进更多的营养膳食,增强农业社区的生计和更有抗灾能力及可持续的农业系统。
·全球有13亿人没有电用,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
能源贫困在许多地区是对减少饥饿和确保世界可以生产足够的粮食来满足未来需求的根本性障碍。
良好健康与福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所有人的福祉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各国在增加预期寿命和减少导致母婴死亡的常见病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加强提供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消除疟疾、肺结核、骨髓灰质炎和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传播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
但是,还需要加倍努力,以根除一系列疾病,解决多种顽固和新出现的健康问题。
儿童健康现状:·虽然人口增长了,但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270万下降到2013年的630万,每天儿童死亡人数减少了17000 ·2000年以来,麻疹疫苗已经挽救了1400多万人的生命·尽管全球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步,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在儿童死亡方面所占比例正在上升。
每5个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就有4个发生在这两个地区·出生在贫穷家庭的儿童5岁之前死亡的机率几乎是出身在富裕家庭儿童的两倍·如果母亲接受过教育——即使是仅接受过初等教育,其孩子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母亲的孩子更容易存活下来产妇保健现状:·1990年至2013年间,产妇死亡率下降了45%·在东亚、北非和南亚,产妇死亡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二·在发展中地区,产妇死亡率仍是发达地区的14倍·更多女性接受产前护理。
在发展中地区,产前护理覆盖率从1990年的65%上升到2012年的83%·发展中地区只有半数的孕妇获得了推荐的护理次数·青少年生育率在大多数发展中地区出现下降,但进展速度有所放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避孕药具使用量大幅增加,2000年代增加更多·越来越多妇女的计划生育需求正在被慢慢满足,但是需求增长的速度很快与艾滋病毒/艾滋病和其他疾病作斗争:·2012年970万人接受了挽救生命的艾滋病毒/艾滋病药物治疗·大部分地区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正在下降·2001年至2012年每100名成年人(15至49岁)中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下降了44%·每小时有50位年轻女性感染HIV病毒·年轻人对于艾滋病毒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安全套使用率仍然较低·2000年至2012年间,由于大幅扩大的疟疾干预措施,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了42%·自2000年以来的十年中,避免了330万因疟疾导致的死亡,挽救了300万婴幼儿的生命·得益于更多资金协助,越来越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儿童能够在驱虫蚊帐内睡觉·1995年至2012年间,肺结核治疗挽救了约2200万人的生命。
优质教育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
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各国在增加各级教育机会、提高入学率尤其是女童入学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大幅提高,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步伐,来实现普及教育的目标。
比如,世界在初级教育阶段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但在所有教育阶段都实现这个目标的国家很少。
优质教育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地区的小学入学率,小学教育适龄儿童失学人数为5800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一半以上的儿童还没有上学·在小学阶段辍学的儿童中,有50%生活在受冲突影响的地区·世界上有7.81亿成年人和1.26亿青少年缺乏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其中60%为女性性别平等实现性别平等,为所有妇女、女童赋权。
虽然各国依据千年发展目标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包括初级教育中的男女平等),但世界各地的妇女和女童依然在遭受歧视和暴力。
性别平等不仅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世界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让妇女和女童获得教育、保健、体面工作并参与政治经济决策,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整个社会和人类。
性别平等工作现状:·在南亚,1990年小学阶段男女生入学比例为100:74。
2012年,男女生入学比例实现平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和西亚,女童进入中小学依然面临诸多障碍·在北非,非农业部门的有偿就业中,妇女占五分之一以下·在46个国家,目前妇女在议会中至少一院的席位占到30%以上[7]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人人享有清洁饮水及用水是我们所希望生活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