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相框》
教学设计及反思
渤海小学孙丽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相框的相关知识,如材料、造型、色彩、装饰、支架,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新颖、漂亮的小相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和了解相框的材料、造型、色彩、装饰及支架中包含的设计。
三、教学难点:相框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四、教学具准备:
1.教具:示范用作品、课件等。
2.学具:卡纸、手工材料、课件、相框实物绘画剪贴工具纸盒等废旧材料。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美化相片的就是相框,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为自己的照片制作一个精美的相框?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并板贴课题:(二)观察欣赏、初步探究
1.欣赏课件中的相框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学生回答
2.相框有哪几部分组成?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回忆一下,(外框,背板,支撑)
3.分析材质、造型、色彩(木材、绒布、玻璃、树脂、金属)
相框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或者你在生活中看到过什么形状的相框。
(基本形、水果形、卡通形)
(三)辨析感知、教师示范
1.提出问题:
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利用废旧的材料制作相框,既环保又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2.教师示范并展示装饰方法:
师: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材料可以制作相框(石头、树枝、树叶)用纸绳来装饰外框
师:我们看看还可以利用哪些废旧物品制作小相框(废彩笔、笔帽、水瓶盖、包装盒、瓦楞纸)
5.课件出示多个自制小相框
6.支架和背板,问题
(1)怎样固定支架和背板?
(2)你还有更巧妙的支撑方法吗?
(3)你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支架吗?
7.创作:
用卡纸和搜集到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8.评价
哪个设计给你的印象最深;哪件作品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教师小结: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的创艺却是无限的!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
对于《自制小相框》这节课,我做的比较合理的方面是: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充分创造了愉悦宽松的课堂教
学氛围。
2.课前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3.教学用具准备充分,学生能够较直观的欣赏。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感知探究相框教学环节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没有为学生后面的创作思路开拓更大空间。
虽然使用了基本形、卡通形、水果形等教学课件,但这些都得由学生自己去亲自发现、感受和探究,那怕是错误的。
其实在动手制作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个亮点。
2.我在让学生帮助老师来完成小相框的示范制作过程中,没有起到互动环节,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主要是我一个人的单边教学;
3.在教学展评过程中,我做的还不够理想,在这一环节,我剥夺了孩子的发言权,这以后应非常注意了。
虽只有两名同学完成作品,更多的是半成品,我也应该让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哪怕是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
4.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历练和提升;
这些问题,或许是因为自己还存有旧的教学方式,需继续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