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管切开ppt

气管切开ppt

1. 迅速取出套管,安上同号管芯,重新插入 套管。
2. 重新插管失败,应用止血钳直接插入气管 撑开,再重新插入套管。
3. 如上述方法失败,重新打开切口,寻找气 管切开口,然后插管。
经皮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的手术步骤
1. 体位与常规气管切开相同,消毒,铺单。 2. 选用2-3软骨环之间为穿刺点。 3. 穿刺点相应位置切一个1.5-2.0厘米的横切。 4. 空针抽2ml生理盐水,接穿刺针穿入气道,
回抽有气泡。置入外套管,拔出穿刺针。明 确外套管在气管内。 5. 经外套管送入导丝。
经皮气管切开的手术步骤
6. 拔出外套管,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扩开部分颈 前组织。
7. 沿导丝将扩张钳滑入气管前壁,扩开颈前组 织,在扩张钳打开的状态下移去扩张钳。
8. 重新放入扩张钳,扩开气管前壁,移去扩张 钳。
9. 沿导丝放入带内芯的气切套管,拔出内芯和 导丝。固定气管套管。
第一步:病人面朝上平卧,颈肩部下方垫物使头 后仰成过伸位
第二步:确认解剖标志和穿刺点,吸痰(如果必
要的话),当气管内有气管插管时,要调整麻醉套管 气囊位置到声带上方,以避免损伤气管插管。可以在 局部行局麻。一般选用2-3软骨环之间为穿刺点。
第三步:在选择的穿刺点切一个1.5-2.0厘米的横切口。
保持气管套管通畅:应随时吸出气管内分 泌物及痰液;根据分泌物多少定期冲洗消 毒内管,一般6小时一次。
气管切开术后的处理
手术后呼吸困难: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⑴ 气管套管内有分泌物或结痂堵塞;⑵ 套管脱离气管切口;⑶ 气管支气管有分 泌物假膜形成或有结痂;⑷ 合并纵隔气 肿或气胸;⑸ 心肺功能衰弱。
常规气管切开术—切开气管
确定气管后,一般于第2~4气管环 处,用尖刀片(镰状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 个气管环(切开4-5环者为低位气管切开 术),刀尖勿插入过深,以免刺伤气管 后壁和食管前壁,引起气管食管瘘。
也可呈倒“U”字形切开气管前壁。
插入、固定气管套管
以弯钳或气管切口扩张器,撑开气管 切口,插入大小适合,带有管芯的气管套 管(8号、6.5号带气囊的一次性硅胶气管 套管),插入外管后,立即取出管芯,放 入内管,吸净分泌物,并检查有无出血。
第四步:空针抽2ml生理盐水,接穿刺针穿入 气道,回抽有气泡。置入外套管,拔出穿刺针。
第五步:经外套管送入导丝。
第六步:拔出外套管,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扩 开部分颈前组织。
特别注意:在扩张前应该上下拉动导丝,使导丝 顺直,避免导丝曲折,扩张到不应该扩张的组织。
第七步:沿导丝将扩张钳滑入气管前壁,扩开颈 前组织,在扩张钳打开的状态下移去扩张钳。
常规气管切开术—切口
有纵切口和横切口两种。多采用 纵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 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和皮 下组织,切口上方以环状软骨下1cm 为界,下方以胸骨上窝上一横指为限。
分离气管前组织
用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 骨甲状肌或其筋膜,暴露甲状腺峡部,若 峡部过宽,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用小钩 将峡部向上牵引,必要时也可将峡部夹持 切断缝扎,以便暴露气管。分离过程中, 两个拉钩用力应均匀,使手术野始终保持 在中线,并经常以手指探查环状软骨及气 管,是否保持在正中位置。
第八步:重新放入扩张钳,将扩张钳手柄向病人
头部推移,保持扩张钳纵轴与病人身体纵轴平行,使 扩张钳尖端进一步进入气管内,打开扩张钳扩张气管, 移去扩张钳。
第九步:沿导丝放入带内芯的气切套管,拔出 内芯和导丝。固定气管套管。
经皮气管切开术
优点:微创、简单;快速;并发症少、 安全。
缺点及并发症: A.术中气管位置偏差,手术失败,需常 规气管切开可能。 B.甲状腺、气管、食道损伤可能。 C.术中一旦出血过多,止血困难。
驱手术。 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功能障碍。 特殊气管异物。
呼吸困难的程度
Ⅰ度呼吸困难: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 时有轻度呼吸困难,如鼻翼扇动、胸骨上 窝及锁骨上窝轻度内陷。
Ⅱ度呼吸困难:安静时有轻度吸入性呼吸 困难,活动时加剧,但无躁动不安表现。
Ⅲ度呼吸困难:安静时即有明显的吸入性 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出汗、轻度发绀。
气囊充气,气管套管以带子系于颈 部,打成死结以牢固固定。(套管固定前 需一直用手固定)。
常规气管切开术—创口处理
切口一般不予缝合(切口过长可缝合 一针),以免引起皮下气肿。皮下可填塞 碘仿沙条一条止血,最后用一块开口纱 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
注意事项
术前检查硅胶气管套管气囊是否漏气。 气管切开前最好请麻醉科先予插管。 体位:仰卧位,肩垫高。 切口:在颈前正中线上方以环状软骨下1cm为
Ⅳ度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最后阶段,呼 吸苦难严重、面色青灰、口唇发绀、窒息、 昏迷、呼吸心跳停止。
术前准备
详细了解病情。 检查颈部、了解气管位置及颈部情况。
准确判定病变部位,而且在气管切开前 必须了解下呼吸道情况。
术前必须由手术医师直接向患者家属讲 明手术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 他问题(签字)。
更换气管套管:术后3天之内发生脱管或 因其他原因必须重新插入或更换套管时, 因窦道尚未形成,有很大危险性,应作 与气管相同准备。
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
1.出血:常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2.皮下气肿:常见,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3.纵隔气肿及气胸:必要时抽气或闭式引流 4.气管套管脱出:需及时重新插管 5.呼吸骤停:急救、心肺复苏 6.气管食管瘘:术中切开气管时避免损伤 7.伤口感染:无菌操作;术后抗生素使用 8.拔管困难:原因及处理
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出血
3.继发性大血管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1. 伤口感染。 2. 解剖畸形。 3. 切开位置过低。 4. 气管套管的长度或弯曲度不合适。 5. 使用非低压气囊套管时,未定时排出气囊内
气体,或套管活动反复摩擦气管壁。 6. 处理:加强抗感染,手术止血。
气切的并发症-套管脱出
脱管的处理
气管切开术
tracheotomy
江聪
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系切开 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 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下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或防止误吸的一种常 见手术。
外科气管切开术主要介Fra bibliotek外科气管切开术的应用 解剖、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手术 方法、术后护理和手术的并发症。
界,下方以胸骨上窝上一横指为限。 分离组织:拉钩两侧用力均匀,气管前筋膜及
肌肉需钝性分离。 气管内麻醉:确定气管同时注入1%利多卡因
1ml,可减少患者咳嗽。
气管切开术后的处理
室内保温及保湿:室温应保持在21℃, 湿度应超过50%。
专人护理:同时,应教其家属学会简单的 护理知识。
床边设备:应备有氧气、吸引器、气管切 开器械、导尿管及急救药品,以及另一付 同号气管套管 。
器械准备(包括气管切开包、气管套管、 照明用站灯等)。
常规气管切开术
体位 麻醉 切口 分离气管前组织 切开气管 插入、固定气管套管 创口处理
常规气管切开术—体位
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枕头(垫 肩),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 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立)于头侧, 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
外科气管切开术分类
(常规)气管切开术 紧急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 环甲膜穿刺术
以下主要介绍常规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的应用解剖
气管切开术的应用解剖
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
各种原因的喉梗阻(Ⅲ~Ⅳ度喉梗阻) 和颈段气管阻塞。
各种原因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口腔、颌面、咽、喉、颈部手术的前
操作方法:
第一步:病人面朝上平卧,颈肩部下方垫物使头后仰成过伸 位,使下颏、喉结、胸骨切迹在同一直线上,气管向前突出、
暴露。
常规气管切开术—麻醉
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对于昏 迷,危重或窒息病人,若病人已无知 觉也可不予麻醉。
耳鼻咽喉科通常采用1%利多卡因 10ml+肾上腺素3滴作为局麻用药,同 时起止血作用。
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出血
1.出血分类:
A.原发性出血:指在术中或术后24小时内的 伤口出血,比较多件,多为静脉出血。
B.继发性出血:以动脉性出血多件,其中包括 致死性大动脉出血。
2.原发性出血原因及处理:
多由手术中止血部彻底、已结扎的血管结扎 线脱落、术后剧烈咳嗽引起。多不需打开伤口止 血。伤口局部可用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加压压 迫、减少咳嗽即可止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