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管切开术ppt课件

气管切开术ppt课件


6.固定套管,缝合 切口
气管切开术
术后护理
刀口护理 保持清洁 抗感染
气管套管护理 (内管)保持通畅、定时清理 (气囊)定时充放气
下呼吸道护理 气道湿化、稀释痰液 抗感染
.
气管切开术
换管、拔管
更换气管套管 术后一周内不宜换管 持续带管达2~3月应考虑更换套 管
拔除气管套管指证 连续堵管24~48小时无呼吸困难 经口咯痰顺畅 气管切开适应证消除
.
小儿气管切开
小儿气管切开术在操做程序上与成人 气管切开术基本相同。
由于其生理、病理上的不同特点,气 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约 为成人2倍。
.
小儿气管切开
特殊性
颈部环状软骨标志不清楚。 小儿的气管细小、柔软、易塌陷,术
中定位难。 胸腺、甲状腺相对较大,容易损伤。 颈部较短,无名动脉和胸膜顶的位置
相对较高,容易并发大出血及气胸。
.
小儿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有利于气管定位,迅速准确 找到气管,缩短手术时间。
气管插管能立即缓解呼吸困难,及时 吸氧及清除气道分泌物,有效地避免 术中窒息,减少气胸和纵隔气肿等胸 内并发症。
只要没有禁忌证,小儿气管切开都应 在气管插管下施行。
.
小儿气管切开 注意事项
tissue depression) 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四凹征(三凹征+剑突下窝)
缺氧症状(Hypoxia symptoms)
.
喉阻塞
分度
分度 一度 二度 三度 四度
缺氧症状 安静时无,活动时出现 安静时有,活动时加重 安静时明显,活动显著受限 严重呼吸困难、濒死表现
.
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
.
气管切开术
适应证
治疗性 三度或四度喉阻塞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长期人工辅助呼吸
预防性 咽喉、颌面手术术前或术后
.
喉阻塞
临床表现
吸气期呼吸困难(Inspiratory dyspnea) 吸气期喉喘鸣(Inspiratory stridor) 吸气期软组织凹陷(Inspiratory soft适大小套管。 术时不要过度后仰头部,以免压迫气管
切开气管时伤及后壁和食管。 确定重要的体表标志,如甲状软骨和环
状软骨、胸骨上切迹及拟定的皮肤切口。
.
小儿气管切开
注意事项
准备较小的拉钩,以减轻术中刺激。 小儿喉软骨较软,触摸会不太清楚,术中
两侧拉钩位置及用力要一致,以保持气 管在正中。 小儿胸膜顶位置较高,切口处可见胸膜 顶随呼吸上下浮动,挑切气管应在患儿 吸气胸膜顶下降时进行,以免刺破引发 气胸。
.
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气胸 伤口出血 拔管困难
.
气管切开术
.
气管套管
组成 外管、内管、管芯
材质 金属、硅胶、塑料等
型号大小 内管管径大小(mm)
气管切开术
带气囊气管套管
应用 人工机械辅助通气 防止误咽、食管返流 或出血情况下流入下 呼吸道而影响肺功能 利用气囊进行局部支 撑或压迫
应用解剖
皮肤 皮下组织(浅筋膜) 颈前带状肌(白线) 气管前筋膜(甲状腺峡部) 颈段气管
.
气管切开术
手术步骤
1. 皮肤切口
.
2. 切开皮下组织及白线
气管切开术
手术步骤
3. 向上拉甲状腺峡 部,显露气管
.
4. 自下向上挑开气管 第3~4软骨环
气管切开术
手术步骤
5. 扩开气管切口, 插入气管套管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