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别姓名考号评分1.“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2.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城乡发展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6%。
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必须( )A.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C.大力发展第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4.[2011·潍坊模拟] 2011年10月9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外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这一意见的实施有利于( )①统筹城乡发展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5.[2012·东城模拟] 我国主导完成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TD-LTE,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成为耀眼明星,印度、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都宣布将采用TD-LTE技术建设4G商用网络。
4G技术的发展,有利于( )①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④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6.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7.辽宁省加大沿海经济开发,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重点开发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等沿黄海、渤海的5个区域,包括6个沿海城市。
辽宁省的做法体现了( )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C.优化经济结构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8.[2012·福州模拟] 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筹城乡发展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④9.[2012·长沙模拟] 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
在我国,图中的拐点出现,必须(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③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④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2012·福州模拟]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列措施中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较快增长③创新发展理念④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建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漫画《增长方式》启示我们,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 )A.正确处理好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B.处理好增长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C.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产总值D.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总量12.[2012·宁波模拟] 《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2011年10月1日在北京发布。
这份研究报告,对我国30个省(区、市)和34个大中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和排名。
绿色发展指数的公布有利于( )①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③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④推动城乡的协调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和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使得8月8日全球股市面临崩盘的危险。
这说明( )A.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B.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C.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D.世界经济仍然没有走出美国金融危机的阴影14.(2012•湖北八市调研)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许多国家发出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
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是( )①它违背了非歧视原则和自由贸易原则②它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③它是损人利己和侵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行为④它不利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2012•杭州高中月考)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使世界各国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全球股市暴跌。
2011年8月5日美国股市更是创下自2008年10月份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这说明美国主权债务危机( )A.会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B.会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减缓C.促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D.殃及全球,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16.(2012•温州八校一次联考)为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我国某钢铁集团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投资8个铁矿石资源项目,争取2015年实现铁矿石的自给自足,并使之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材料说明,我国扩大海外投资( )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②使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层次③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④有利于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7.(2012•天津十二校联考)实现包容性增长,要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下列做法体现包容性增长的是( )①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②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③根除贫富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和英国的工业生产出现了较大下降,对制造业出口依赖性更强的国家和地区,如东欧、巴西、马来西亚和土耳其,情况更为严重。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没有好处B.阻碍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C.是通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来实现的D.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19.美国记者萨拉带领全家经历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历险”,为此写了《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感叹道:在美国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
这表明( )A.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B.中美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完全一致的C.中国的产品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D.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统观当今世界经济,美国人掌握标准,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术,站在中间;中国人靠力气,只好在底端干苦力。
改变这一格局的关键在于( )A.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B.大量引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C.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1.材料一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两败俱伤的行为,既不利于本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更不利于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当前部分经济体以满足国内利益为由,借反倾销、”特保”之名,针对中国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恶劣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二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0周年纪念日。
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大出口国。
与中国进出口快速增长不同的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并不如意,这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泛滥。
如今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态日益增多,贸易壁垒形式多样。
统计数据显示,在加入WTO的10年里,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02起,合计金额389.8亿美元。
其中,反倾销调查510起,反补贴调查43起,保障措施106起,特保措施33起。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年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已完成的案件都主要针对中国。
(1)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
(2)根据材料,请你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反倾销调查。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参考答案1.A [解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A正确。
2.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社会建设,A正确,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
3.A [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降低能耗,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故答案为A。
降低能耗要促进高能耗产业的转变,而不是禁止发展,排除B。
优化产业结构在于调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而不是限制第二产业,排除C。
节能减排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排除D。
4.C [解析] 支持中原地区发展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体现,排除①,②正确。
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故③④正确。
5.A [解析] 4G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故①②③正确。
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并不一定能够降低恩格尔系数,故排除④。
6.B [解析] 漫画表明我国目前的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是落后的。
这是不全面的体现,故选B。
7.B [解析] 此题考查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以大连沿海工业区为重点,带动周围地市的发展,平衡了区域差距,故选B。
8.C [解析] 此题考查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贫困地区为了发展而引入污染企业,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没有兼顾长远利益,从而导致对环境的破坏,故答案为C。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故①材料无体现。
单纯市场调节无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故②不合题意。
9.C [解析] 材料强调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所以必须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故①③正确。
降低能耗,并不一定要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排除②。
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与能耗高低无关,排除④。
10.D [解析] ②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有误,混淆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B [解析]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故正确选项为B。